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梅江區三角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梅江區三角鎮,隸屬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位於梅城南郊,東倚黃沙嶂高觀音與西陽鎮交界,南鄰長沙鎮接壤,西臨梅江與梅縣區程江鎮隔江相望,北與江南辦事處毗鄰。總面積3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三角鎮總人口43479人。

截至2019年,三角鎮轄5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折桂窩。

三角鎮過去稱水南堡、白土堡,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稱水南鄉、白土鄉。1988年春,組建梅州市轄七縣一區成立梅江區時﹐將梅江鎮改稱三角鎮,屬梅州市梅江區。鎮政府位於三角圩鎮(三角地)。三角地以老茶亭為中心,一條街至墓背,石路通京背嶺;一條路到培蘭書(地名)開成三角狀,故名。三角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均氣溫21.2℃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

2019年,三角鎮固定資產累計實現投入比去年同期下跌16.6%,按增速排名全區第三。 [1]

中文名: 三角鎮

別 名: 三角地,三角塘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

面 積: 39平方千米(2017年)

電話區號: 075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34 萬

著名景點: 半坑旅遊度假村

火車站: 梅州站

車牌代碼: 粵M

歷史沿革

三角鎮過去稱水南堡、白土堡,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清雍正十一年(1733)時,嘉應州(今梅縣)水南堡屬下7約,白土堡設4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稱水南鄉、白土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至1950年6月,屬水白區、附城區。

1950年6月至1956年10月,屬城南區。撤區並鄉後為水白鄉。

1958年,屬衛星人民公社(後改稱梅城人民公社)。

1961年,從梅城人民公社分出後改稱梅江人民公社。

1983年冬,撤社建梅江區。

1987年,撤區建梅江鎮。

1988年春,組建梅州市轄七縣一區成立梅江區時﹐將梅江鎮改稱三角鎮,屬梅州市梅江區。鎮政府位於三角圩鎮(三角地)。三角地以老茶亭為中心,一條街至墓背,石路通京背嶺;一條路到培蘭書(地名)開成三角狀,故名。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三角鎮轄5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折桂窩。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角鎮位於梅城南郊,東倚黃沙嶂高觀音與西陽鎮交界,南鄰長沙鎮接壤,西臨梅江與梅縣區程江鎮隔江相望,北與江南辦事處毗鄰。 總面積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角鎮境內多盆地與丘陵,山地交錯,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面多高山,以黃炒嶂高觀音為最高點,海拔770米,西北部為梅江沖積平原,海拔100米以下。

水文

三角鎮有小水庫7個(庫容量913萬立方米),大小山塘15口,電動排灌站11座,防洪堤1條,長12.1公里。

氣候

三角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均氣溫21.2℃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

人口

截至2018年末,三角鎮總人口43479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三角鎮固定資產累計實現投入比去年同期下跌16.6%,按增速排名全區第三。

第一產業

2019年,三角鎮糧食總產量2476噸,比去年同期產量2387噸增長3.73%。

第二產業

2019年,三角鎮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

第三產業

2019年,三角鎮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共14家,累計實現銷售額198474萬元,比去年同期累計銷售額205594萬元下跌3.5%,按增速排名全區第一;限額以上餐飲和住宿業企業共6家,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758萬元,對比去年同期累計營業收入6954萬元下跌2.8%,按增速排名全區第二。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2019年,三角鎮投資約831.3萬元,建設完成了楓林路、國安背—保利一號側、國道—矮陂隆、鄧屋村道—鄧屋、梅塘村村道維修工程、長岡小學至四六組村道等「四好農村路」項目,項目總里程達5.97公里。

文化事業

2019年,三角鎮深入挖掘各村在自然生態、紅色歷史、人文古韻等資源,打造五星級的泮坑村古民居鈞質樓宣傳、推介「千年嘉應、詩畫梅江」的文化創意名片。修繕宮前村葉浩秀烈士故居,布展完工葉浩秀烈士生平事跡展館。壢明村喬琳公祠榮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三角鎮綜合文化站完成升級改造,總投資300多萬元,可同時容納150多人休閒活動。

生態環境

2019年,三角鎮組織機關幹部職工、人大代表、親子志願者和市民群眾共1000多人到泮坑村「楓林灣」森林公園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種植樹木共計2000多棵。

社會保障

2019年,三角鎮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85人,比2018年增加50%。

2019年,三角鎮納入低保保障有105戶家庭201人,發放低保金102158元。按照250元/人標準購買2020年度城鄉居民醫保,為全鎮五保戶、低保戶、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重病人員、未成年人、重殘人員共254人投保63500元。為1142名80-99周歲老人發放高齡津貼342600元。

交通

三角鎮境內的梅州機場坐位於長崗岌,距梅州市政府所在地6公里,航班直通廣州、深圳,香港。廣梅汕鐵路梅州車站所在地,也是梅龍鐵路始發點。206國道梅州至汕頭線,梅州至大埔線及市環路貫穿境內。

歷史文化

泮坑公王廟的傳說

泮坑公王廟,又稱三山國王廟,始建於明代,位於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距梅州市區梅城4公里。

關於泮坑公王廟的建立有個有趣的傳說:話說有個久居潮州(實為今揭西霖田)的梅州泮坑村人熊氏,一日夢見一位左握帥印、右執寶劍的金甲神人,自稱是助政明肅寧國王,受命皇上,鎮守梅州,庇佑百姓。一覺醒來,想到日前在潮州明貺廟進香時,見到廟中的巾山國王與夢中見到的神人相似。便於次晨一面派人回到泮坑建造廟宇,一面請雕神像師傅,仿明貺廟三山國王的面貌,精製三尊神像貼上真金。半個月後神像雕成,熊氏請來八人抬大轎將「三山神」抬到河邊,運上彩船,載回梅州頭塘上岸,再抬進泮坑,供奉在新建的廟宇中,稱為「泮坑公王」。從此以後,熊氏在外,財丁興旺,大展鴻圖。因為熊氏是泮坑外鄉人,於是就有了「泮坑公王保外鄉」之說。

泮坑公王廟供奉的三山國王是發源於廣東潮州府之信仰,同時也是遷徙到粵東的客家先民的保護神。在古代,客家人經常遷徙,居住無常,經常變換的環境使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神明,因而一經出現某一神明就可能長久地奉祀下去,並將它帶往異地他鄉。因此三山國王成為了粵東客家人的守護神,當他們向台灣移民時,也隨身攜去,建廟祭祀。於是有人說,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必有粵籍客家人。

風景名勝

綜述

三角鎮境內有名勝風景旅遊勝地:泮坑旅遊度假區和劍英公園。

泮坑旅遊風景區位於梅城南郊三角鎮,距梅城4公里,距梅州火車站2公里,素有「梅南勝境」的美譽。景區面積9平方公里,有匯聚黃沙嶂、清涼山、高觀音等高山流水,容水160萬立方米的泮坑明湖。

泮坑有始建於明代的「三山國王廟」,鄉人通稱為「泮坑公王廟泮坑公王保外鄉」聲名遠播,吸引了不少海內外善男信女前來燒香祈福。

視頻

梅江區三角鎮居民注意!緊急通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