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陽鎮,隸屬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東南部,東面與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大埔縣為鄰,西面毗鄰梅州市東升工業園區,東北部與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接攘,東南部與豐順縣交界。總面積27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西陽鎮轄3個社區和27個村,鎮政府駐梅江區西陽鎮文明路1號。截至2018年,西陽鎮有戶籍人口3.64萬人。西陽鎮因境內有稱作西陽山、西陽水的山和水而得名。清代以前,屬程鄉縣(今梅縣)萬安都。建制於清康熙年間,時稱西陽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西陽區。2003年,原白宮鎮併入西陽鎮。2012年9月,廣東省政府批覆同意將梅縣西陽鎮劃歸梅州市梅江區管轄。西陽鎮受東南沿海亞熱帶季風的影響,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土肥水美,四季宜耕。2018年1至9月份,西陽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0.57億元,同比增長6.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商品銷售額完成2.66億元,同比增長3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企業實現同比增長11家。[1]

中文名: 西陽鎮

行政區劃代碼: 441402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 廣東梅州梅江區

地理位置: 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東南部

面 積: 272.66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行政村27個,居民委員會3個

政府駐地: 梅江區西陽鎮文明路1號

電話區號: 0753

郵政區碼: 5140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5164人(2017年)

車牌代碼: 粵M

目錄

歷史沿革

西陽鎮因境內有稱作西陽山、西陽水的山和水而得名。

清代以前,屬程鄉縣(今梅縣)萬安都。建制於清康熙年間,時稱西陽堡。

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堡為區、鄉,設立西陽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西陽區。

1950年,復稱鄉,為縣直轄鄉。

1958年,與白宮合併成立西陽人民公社。

1983年1月,撤社建區。

1987年4月改稱鎮。

2003年,原白宮鎮併入西陽鎮。

2012年9月,廣東省政府批覆同意將梅縣西陽鎮劃歸梅州市梅江區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西陽鎮轄3個社區和27個村, 鎮政府駐梅江區西陽鎮文明路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陽鎮位於中國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東南部,東面與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及大埔縣為鄰,西面毗鄰梅州市東升工業園區,東北部與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接攘,東南部與豐順縣交界。總面積2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西陽鎮丘陵、山地與盆谷交錯,地勢南部高,中間低,北部多丘陵山地。

氣候

西陽鎮受東南沿海亞熱帶季風的影響,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土肥水美,四季宜耕。

水文

西陽鎮境內主幹流梅江自西向東橫貫鎮境腹地,將境域分成南北兩半。

人口

截至2018年,西陽鎮有戶籍人口3.64萬人。

經濟

2018年1至9月份,西陽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0.57億元,同比增長6.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商品銷售額完成2.66億元,同比增長3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企業實現同比增長11家。

交通

西陽鎮境內有省道S333線、S223線、梅龍高速穿境而過,梅龍高速在西陽鎮設有高速公路出入口。

著名人物

西陽人才輩出。這裡是世界級畫壇宗師、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林風眠的家鄉;也是明代進士丘俊、張文寶、張綱,清代武進士陳國寶、丘大彰、丘玉光的故鄉;民國梅州第一任州長、廣東省參議員盧耕甫,粵軍第一集團軍第四軍軍長、陸軍中將黃任寰,抗戰時第七戰區中將趙一肩、中國遠征軍少將丘易色等都出生在這裡。

社會事業

2019年,西陽鎮統籌1.5億多元在10條省定貧困村落地實施130多個項目。實施了70多條135公里農村道路、30公里道路安防等工程,實現2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投資2000多萬元完成田心至石馬旅遊道路改造工程,新增並投入使用8個公交站亭。建成垃圾屋21個、垃圾收集點317個,配置保潔員104個,鋪設暗渠管道、雨污分流管道15公里,建設污水處理設施11座,鋪設集中供水管道8.3公里,完成危、舊住房及風貌整治建設1237戶,建成和升級改造一批村級衛生站,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完成率99.3%。

精準扶貧

2019年,西陽鎮落實貧困戶學生生活費補貼及免學雜費政策,低保戶、五保戶實現社會保障兜底穩定脫貧。全覆蓋購買基本醫療保險,打造村級「健康小屋」,解決村民看病就醫難問題。全面完成C、D級危房戶住房修繕工程。統籌扶貧資金入股分紅,建成20座村級分布式光伏電站,貧困戶人均每年增收600元,動工建設年發電量414千瓦光伏電站。推進「百企幫百村」扶貧行動,實施就業「以獎代補」,增設公益性就業崗位。10個省定貧困村、建檔立卡相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退出標準。

文物古蹟

聯芳樓

聯芳樓又名聯芳齋,坐落於梅縣區白宮富良美村,是清末民國初歸國華僑,仿外國洋樓,加入客家圍村特色而建的。聯芳樓長近百米,寬四五十米,屋的正面是三個凸起的鐘樓式大門,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戶頂端,都飾以動物和花草浮雕。鐘樓上端塑有獅子滾球、雙龍奪寶、雄鷹展翅、天使臨門等雕像。大屋內部設計帶有客家圍屋風格,包括有許多個天井,整座樓糅合了中西方建築的特點,是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築典範。

牛角屋

牛角屋位於西陽鎮白宮仙花村,距白宮圩約3公里。牛角屋又名丘氏大夫第。這座房屋由丘開麟、丘湘麟兄弟興建,光緒元年開始建築,光緒十年(1884年)建成此屋。牛角屋與一般圍龍屋不同的地方還有:門前沒有水塘,沒有照牆,更沒有斗門,五個大門直接向外,加上圍龍沒有聚攏,整座房子便是一個敞開的房子,門前視野開闊,田園連片。這也印證了農諺「牛臥田面不愁吃」的風水講究。由此也可見當地民風之淳樸,治安之良好。

視頻

西陽鎮東寨村黨支部書記周興哲:黨旗下的誓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