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紫外探測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極紫外探測器 (EUVE) 是於1992年6月7日發射,使用於紫外線天文學的太空望遠鏡。EUVE是第一架有能力偵測波長範圍在7至76奈米短波紫外線輻射的儀器。這顆衛星在2001年1月31日 停止觀測之前,對全天空所做的巡天觀測總共編錄了801個天體。它於2002年1月30日重返大氣層[1]。
簡介
EUV探測器是為研究地球等離子層的冷等離子體而設計的。在地球等離子層中,He+離子的含量是最豐富的,典型的密度最大值是1000/cm³,占到了等離子體粒子數的20%。30.4nm的極紫外光是由於地球磁體中He+粒子的諧振散射所形成的,它是孤立於其他譜線且是其中最亮的一條譜線。1992年6月發射的天文衛星。1993年已完成極紫外波段的巡天計劃,轉而從事指定天體的觀測。
分類
用於極紫外探測的多陽極探測器種類很多,目前比較成熟的有MAMA探測器[2]、WSZ探測器、時間延遲探測器、交叉條紋探測器等。
=任務目標
任務目標包括使用幾個不同頻率範圍的極紫外線觀察:
- 在極紫外線的波段對整個天空進行巡天的觀測。
- 在兩個單獨的極紫線頻道上做深入的全面調查。
- 對其它任務中發現的天體進行光譜觀測。
- 觀察極紫外線的來源,像是熱的白矮星和冕星。
- 使用極紫外線的光譜研究星際介質的組成。
- 確定建造另一個更靈敏的極紫外線望遠鏡是否有利於進一步的觀測。
發展歷史
人類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通過發射人造衛星的方式觀測地球空間環境。1986年2月,歐洲空間局(ESA)確定了兩個發射項目作為迎接「2000地平線計劃」的第一塊「基石」,其中一個是SOHO,它主要研究太陽和太陽高能粒子流;另一個是Cluster,主要研究地球磁層隨太陽活動的快速變化,1995年12月2日,SOHO成功發射,並送回了關於太陽的大量數據。1992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年發射的EUVE衛星是通過探測6--76nm的極紫外光來探測地球等離子體圖像。2000年3月25日,美國IMAGE飛船在范定堡空軍基地升空,並成功拍攝到地球等離子體的圖像,這也是人類拍攝到的第一張全球等離子體的影像。
視頻
極紫外探測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8年探測功績顯赫,「宇宙天眼」碎片今日回歸地球,新浪,2002-2-31
- ↑ MAMA紫外探測器系統與高增益MCP(二),豆丁網,2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