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合倉活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塔爾寺 |
---|
|
智合倉活佛,俗稱涼州佛或朗嘎哇,是中國青海省海東地區樂都縣瞿曇寺的三個活佛系統之一(其餘兩個為卓倉居巴倉活佛、卓倉曼巴倉活佛),屬藏傳佛教格魯派。[1]
沿革
瞿曇寺是明朝初年由海喇嘛的侄子三羅喇嘛創建。「智合」 意為石岩,因為當年海喇嘛曾經在樂都縣南山的官隆岩洞修煉,故名「智合倉」,又稱「智合木洛」。由於不計追認的第二、第三世智合倉活佛生於涼州,故當地人以其出生地稱智合倉活佛為「涼州佛」。又因為該活佛系統追認的第一世活佛三羅喇嘛據傳說乘一頭白牛,人稱「朗嘎哇」,故又稱智合倉活佛為「朗嘎哇」。
海喇嘛來自今西藏自治區洛扎縣卓壟地區,「卓倉」一名便因地名「卓壟」而來,與「智合倉」合稱「卓倉智合倉」。卓倉(又稱「覺倉」)成為樂都縣南山一帶的地名。又由於藏文中「卓」意為小麥,卓倉家族便以漢語諧音「麥」改為「梅」,以梅為姓,卓倉家族遂變成梅氏家族。[2]
智合倉活佛系統追認三羅喇嘛為第一世活佛。如不計追認,則智合倉活佛的轉世系統開始於班覺丹增。班覺丹增,又名「官卻圖多央增」,清朝康熙年間生於梅氏家族,獲清朝封為「灌頂淨覺弘濟大國師」。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事件,瞿曇寺高層僧人遭牽連,班覺丹增的侄子阿旺宗哲在蘭州遭囚禁7年,明清時期所賜的印信及敕書都被收回,瞿曇寺遂衰落。智合倉活佛系統的活動中心由瞿曇寺轉往塔爾寺,在塔爾寺興建了自己的府邸,智合倉活佛成為塔爾寺的活佛。
第二世智合倉活佛羅桑丹貝尼瑪(1744年-1807年)是涼州乃亥央人,1793年任塔爾寺第三十六任法台。第三世智合倉活佛噶桑丹增嘉措(1810年-1873年,又作「羅桑旺秀噶桑嘉措」)是涼州達壠溝人,1851年任塔爾寺第五十六任法台。第四世智合倉活佛羅桑噶桑嘉措,1876年生於樂都縣南山,1899年任塔爾寺第七十六任法台。1958年之前,瞿曇寺存有海喇嘛以及自班覺丹增到羅桑噶桑嘉措的歷世智合倉活佛的靈塔。
歷世智合倉活佛是瞿曇寺的寺主。第五世智合倉活佛仍為瞿曇寺寺主,名叫倉成善,曾任平安縣政協委員。[3]
參考文獻
- ↑ 青海瞿曇寺,佛學寶藏,於2013-02-09查閱. [201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8).
- ↑ 塔爾寺的活佛:採用活佛轉世制度的方法尋訪認定和繼承,中廣網青海分網,2003-11-06. [201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4).
- ↑ 樂都山瞿曇寺,中國佛學網,2007-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