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忠義俠》,古裝戲,該劇1942年由陳苗仙、龐天紅首演。
劇目介紹
越劇《忠義俠》根據傳奇《忠義烈》改編。寫明代嘉靖時嚴嵩當權,朝臣杜憲被害身死。其子杜文學之友風承東見杜家勢敗,遂往嚴府告密,謂文學將不利於嚴嵩。嚴嵩派校尉往逮文學,文學倉促間將妻托與其義弟周仁。受刑訊後,被發配雲南:嚴府總管嚴年,垂涎杜妻貌美,設計喚周仁入府,許以富貴,並以杜文學之生死為要挾,逼迫周仁獻出杜妻。周仁夫妻不肯趨炎附勢,周妻毅然代替杜妻懷刃上轎,洞房之夜,謀刺嚴年未遂,自刎而死,人皆以為周仁獻嫂求榮,漁夫王四公仗義質詢,周仁始吐真情。杜文學發配雲南,因助海瑞徵蠻有功,奏凱還朝,乃將嚴年、鳳承東問斬,並痛毆周仁。杜妻及王四公趕至,說明前情,杜文學向周仁求恕。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忠義俠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儺戲是什麼?儺戲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網,2015-07-18
- ↑ 歷史知識 > 參軍戲,國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