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黎和會 |
中文名稱: 1919年巴黎和平會議 發生時間: 1919年1-6月 發生地點: 法國巴黎凡爾賽宮 結果: 簽訂《凡爾賽和約》 |
巴黎和平會議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舉行的戰後條約會議。來自27個獲勝國家的10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其中包括70名全權代表。蘇聯沒有被邀請,戰敗國,如德國、土耳其、保加利亞和奧地利也被拒絕。
經過激烈競爭和相互妥協,6月28日,獲勝國家終於在巴黎郊區著名的凡爾賽宮鏡廳與德國簽署了《和約》,即《凡爾賽和約》。由於聯大將德國戰前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北洋政府的代表(即當時中國政府的代表)拒絕簽署《凡爾賽和約》。凡爾賽條約的這些規定是帝國主義的真實記錄。[1]
歷史背景
1914年奧地利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這件事情改變了全世界命運。當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隨即,這兩個國家背後的德意志帝國與沙皇俄國宣戰,至英德兩國宣戰後,意味歐洲戰區全面開打。"唐啟華介紹,就在百年前的8月7日,中國對所有交戰國宣布保持局外中立。
當時掌控政權的是袁世凱政府,而它選擇中立的原因是,那時候中國有各國租借地,駐紮各國軍隊,如果打起來怎麼辦?袁世凱政府頒布若干條規則,禁止一戰參戰國在中國領土領空有任何交戰行為。
不過,袁世凱政府的中立目的並沒有達到。就在一戰開始後不久,日本藉口與英國結盟,派軍隊進攻德國在中國租借地膠州灣,並且要在山東半島借道。因為種種原因,袁世凱政府在當地劃出一塊交戰區,中國就此被捲入一戰戰火。
參加國家
參加巴黎和會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古巴、厄瓜多爾、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希 臘、危地馬拉、中國、泰國、海地、沙特阿拉伯、洪都拉斯、利比里亞、捷克斯洛伐克、烏拉圭、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27個獨立國家,還有英國的 自治領南非、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戰敗國德國、奧匈帝國被排除在談判之外。俄國因於1917年和德國單獨媾和且布爾什維克取得國家政權也被排除在談判之外。
參加會議的正式代表雖然只有70人,但非正式代表、有關專家及各種工作人員卻多達7000餘人。
其中美國代表團的工作人員最多,共有1300餘人。這在當時來說,堪稱是一次規模空前的國際會議。
會議目的
早在巴黎和會之前,法國、英國和美國已經表明了對和會的不同目的。法國因深受戰爭傷害及對歷史上德國數次對法國的侵略主張嚴懲並儘可能的削弱德國;英國出於傳統的政策考慮希望能保持一個相對強大並在經濟上能夠自立的德國以保持歐陸均勢;美國則希望儘快建立一個能保證長久和平的體系並從該體系中獲益,同時主張德國進行戰爭賠償。
三個主要的協約國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最終達成了一致,但結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協但卻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個結果預示着無論是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以至於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是個不安定的因素。
法國
法國為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500餘萬軍民傷亡,而且西線戰場絕大部分在法國。因此法國希望能取得德國工業的控制權以補償自身損失。克列孟梭總理的觀點也代表了法國民意。
戰後法國軍隊迅速控制了魯爾工業區的重要城市如蓋爾森基興等,造成大批居民無家可歸,同時法國將該地出產的煤通過鐵路運至法國。德國鐵路工人組織了罷工以對抗法國占領者,其中約200人被法國當局處死。
克里孟梭的主張可以簡單歸為以下:德國對戰爭中法國的損失(包括人員、財產等)進行戰爭賠償,將其軍力削減至不再對法國構成威脅,象徵性的懲罰德國軍國主義以使德國再也不能恢復到1914年以前的政治格局,當眾處死德國皇帝(在戰爭結束前退位並流亡至荷蘭)。法國收回阿爾薩斯-洛林,建立萊茵非軍事區,由戰勝國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將德國軍力削減至較低水平。同時他還希望簽訂封鎖德國海岸線的秘密條約,以便法國能控制德國的進出口貿易。因為這些嚴苛的條件,克萊蒙梭也得到了"老虎"的綽號。
英國
儘管英國本土在戰爭中未遭戰火,但仍有許多英軍士兵在戰爭中喪生,因此英國國內廣泛的民意仍希望嚴懲德國。英國首相戴維·勞合·喬治支持懲罰德國,但在具體措施上較法國為輕。喬治認識到,一旦法國提出的條件全都得到滿足就會成為歐陸的超級強國並破壞歐陸均勢,這和英國意圖維持一個均衡的歐洲的傳統政策相悖。同時喬治對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政策感到憂慮,因為英國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贊同簽訂秘密條約封鎖德國海岸線。
一般認為喬治希望在威爾遜的理想主義主張和克萊蒙梭嚴懲德國的主張中找到一條中間路線,但其政治地位相當微妙。喬治本人在贏得1918年大選時為迎合英國民眾提出了德國需為發動戰爭負責的主張,同時聯合政府中的保守黨也要求嚴懲德國以保證其不再對英國構成威脅。在這種背景下,喬治竭力主張提高英國在戰爭賠款以及德國殖民地的份額。他和克萊蒙梭因英法兩國都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都不贊同"民族自決"政策。
同時喬治清醒的意識到過於苛刻的條件會激起德國強烈的復仇心理,這對爭取長期的和平局面不利。另外德國還是英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過分削弱德國的經濟同樣會使英國經濟受損,而他和克萊蒙梭都認識到此時的美國已經成為經濟強國,而且在未來也會成為一個軍事強國,所以"民族自決"主張在和會召開時被二者有意的忽略。
喬治的主張可歸為如下幾點:保證英國的海上霸權,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以加強英國;削弱德國軍力至較低水平;德國進行戰爭賠償但不可過分以免激起德國的復仇心理;幫助德國重建經濟。
美國
在1917年4月美國參戰前後,美國國內盛行孤立主義,民眾普遍認為應及早從歐洲事務中脫身。因美國在一戰中通過貿易受益並成為第一經濟強國,政府傾向於安撫德國並保證平等的貿易機會並順利收回戰爭債務。
在戰爭結束前,威爾遜總統就提出了十四點建議,該建議比英法兩國的條件都更寬鬆,更容易被德國民眾接受。
美國民眾普遍不希望再次發生世界大戰,基於此威爾遜總統感到過分苛刻的條款會造成德國的復仇心理,戰爭將無可避免。因此他提出建立國際聯盟以維持國際秩序,即國際社會提供保證以避免弱國遭到強國侵略。但歐洲強國普遍認為這種構想過於理想主義且不符合歐洲各國的實際。而且這種政策將會導致美國軍事力量過分捲入國際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