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渝人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渝人文
File:巴渝文化.jpg
[ 原圖鏈接]

中文名: 巴渝文化

省 份: 中國重慶

地 區: 長江上游地區

起 源: 巴文化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地區最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於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間,大自然的薰陶、險惡的環境,煉就一種頑強、堅韌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戰而稱。巴人的軍隊參加周武王討伐商(殷)紂王戰爭,總是一邊唱着進軍的歌謠,一邊跳着衝鋒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之「武王伐紂,前歌后舞」。[1]

基本簡介

重慶的簡稱「渝」,別稱巴渝、山城、渝都、霧都、橋都。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

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1997年,重慶設為直轄市。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巴渝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早在殷周時期,生活在長江上游巴山渝水的先民便以勇猛強悍和歌舞著稱,就是在參戰時,也「歌舞以凌殷人」。近年來的三峽庫區考古發現,更雄辯地證明: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巴渝文化歷史悠久、絢麗多彩,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暫且不說聞名中外的三峽一帶的古蹟勝地,也不說抗戰時期陪都文人工薈萃將巴渝文化推到一個高峰,僅以解放後尤其近幾年的文化為例,足以證明這一點。大足石刻在巴渝文化上聳起一座豐碑,從它每一刀、每一鑿的痕跡里,我們似乎可以窺視到巴渝文化在千百年來發展的脈絡?  那銅梁龍舞,那黔江擺手舞,那小河鑼鼓,那川江號子,那巴渝吹打(接龍吹打、金橋吹打),那秀山花燈,那九龍楹聯,那廣場故事,那梁平三絕(梁山燈戲、梁平竹簾、梁平年畫),又似乎在大足石刻里找到其蹤影?

民間藝術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民間藝人。1999年,重慶評選出了當今活躍於世的「巴渝十大民間藝術家」,他們又是從大足石刻中領悟到些什麼?

大足石刻的影響,最直接的也許算雕塑吧!雕石獅的遍布全市,巴渝簡直成了石獅的生產王國。雖然,我們不能斷言巴渝的文學、藝術都淵源於大足石刻,但可以說,今天文學藝術的豐收能沒有隨大足石刻根須的滋養嗎?有了大足石刻的巴渝大地,歷史發展至今,當有了小說《紅岩》、油畫《父親》、攝影《主人》、話劇《40年的願望》、《沙洲坪》、川劇《喬老爺上轎》、《金子》,歌劇《火把節》、《巫山神女》,舞劇《三峽情祭》、《小蘿蔔頭》,電視劇《山城棒棒軍》、雜技《水流星》等,才與大足石刻交相輝映,形成巴渝文藝的輝煌。

從有確切記年史料判定年代出發,只能以武丁時期甲骨文中的「巴方」,作為巴人有文字以來的歷史的上限。而且,目前真正有史料記載其活動的巴人始祖,只有《世本》所載的巴氏之子務相,即《路史》說的「後火召生顧相,降處於巴,是生巴人。」有關務相與另外四姓結盟、被推為君長之事,《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引《世本》說:

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目覃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余姓悉沉,惟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君」。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暝。積十餘日廩君(思)[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於是君乎夷城。

這段關於廩君得名、巴人起源的傳說,頗有一點英雄史詩的味道,其故事情節的真實性無須一一去考證。這裡,只需從中歸納出幾點:巴氏出於赤穴、四姓出於黑穴,無非表明巴氏出自一個較為久遠的世系,這一點前面已經提到;幾次競技比賽,應看作巴氏與其他四姓之間的多次較量,最後務相取得了勝利,作了五姓的君主,稱廩君;廩君與鹽水神女的故事,只不過是巴氏通過征服不斷擴大地域、充實族眾的歷史縮影。不過也應當指出:在五姓結盟之前,僅以巴氏而論,還不能將其視為是一個部族或民族,而只有在五姓結盟、建立政權,並控制了一定的地域和民眾之後,以巴氏為首的聯盟才開始跨入部族或稱古代民族的門檻;只有從這時起,其他民族、地域的人才會把以巴氏為首的族團稱為「巴」或「巴人」。

由於就目前所見的史料,巴、樊、目覃、鄭、相等五姓的活動軌跡,大多只能追述到殷代,加之甲骨文有「巴方」的記載,因而我們說務相活動的年代在殷商時期,巴人的形成和得名亦在同一時代。

通過以上考證,巴人傳說中的始祖,最早可追溯至大白皋;大白皋之後,其部族有分化、繁衍,其中一支以鳳鳥為圖騰的部族,與殷人和巴人的先世均有關係;巴人首領後照出於乘厘,乘厘就是「常儀」,仍屬於傳說時代的人物;而後照雖為巴人始祖,但有確切史料記載的卻是其後的務相;務相在位的年代,如用甲骨文中的「巴方」作參照,約為商代中前期,故可以說巴人部族的形成在商代。

遷徙與發展

巴氏等五姓結盟、形成部族聯盟時的武落鍾離山,位於今湖北省長陽縣境,地處鄂西山區。總的說來,巴氏等五姓結盟、形成部族聯盟的地點定在湖北的西南部,可能是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的。

廩君被擁戴為君長後,率領巴族沿清江擴展疆土,在鹽陽戰勝了鹽水女神部落。即今天的恩施縣。現在縣城在清江西岸,在隋唐以前,縣治在清江北岸,按水北為「陽」,故亦可稱為鹽陽。

廩君在鹽陽與鹽水神女的交往,意味着先進的社會制度戰勝落後的社會制度。同時,廩君及族人占據了這片「地廣大、魚鹽所出」的地域,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湖北恩施西北到今重慶雲陽,自古至今就是一個產鹽的中心,從漢代起,即設有鹽場鹽官,就清代末年而論,年產的鹽量,足供川東鄂西十五個州縣的消費。這一富源,也就是巴人初期發展的部分張本。在重慶忠縣的?井溝,附近就有現在仍在開採的鹽井,而在?井溝遺址中,出土數量巨大的陶製尖底器,時代為漢代以後,這些器物不是運出供其他地區使用,從而排除了此地為陶器工場的可能,大量的尖底器在本地集中使用,有學者推測,應為當時的製鹽工場使用的製鹽工具。

廩君占據夷域,夷城成為巴人早期的中心。所謂夷域,尋其原意,應為 夷水主城,夷水則清江,前面說過,鹽陽就是今恩施,根據廩君與鹽水女神的傳說,可以推定,夷城鹽陽。也就是今天的恩施。巴族最後在夷城定居,成為清江流域最強的部落。在其後的漫長歷史歲月里,巴族在清江流域不斷繁衍,後向鄂西、川東擴展。

早期的巴人活動於鄂西,以恩施為中心。隨着努力的增強,也受興起的楚人勢力的壓迫,不斷向川東即今重慶境內遷移發展。其都城即中心區域也漸次遷到「枳」即今天的涪陵,再遷到重慶,勢力達到四川南充的閬中。巴人勢力發展到川東,其路線是沿清江上溯,古代的清江水量比現在要大,具備通航條件。當時的巴人善於乘舟,溯江而上是不困難的。巴人到達鄂西後,再沿現在的大溪北上,即可到達川東今重慶的巫山境。從大溪勾通清江,就成為漢代以前往來川鄂之間的主要通道。古代三峽江流湍急,險阻難通,不是遠古人們利用獨木舟之類的交通工具能逾越的。川鄂的水路交通,多由大溪――清江一線,避開三峽,再在宜都進入長江。

關於巴族、巴人的活動範圍,從目前見到的史料看,是很不完整的。考古材料方面的證據,也相對較缺乏。應該指出的是,由於當時戰爭的頻繁,巴族本身勢力的消長,民族的遷徙,下面將提到的巴族的勢力範圍,僅能說明是古代巴族活動的區域,而不能作為固定的邊界,有些地方可能是巴族長期居住的中心,有些地方可能是他們勢力曾到過的範圍。

民族特點

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內容主要是從「戰舞」發展演變而成的巴渝舞,後來逐步成為一種專供表演的宮庭舞蹈。巴渝舞是集體舞蹈,它剛勁有力,富有氣勢,到了漢代,巴渝舞被列為宮廷宴樂,在宮廷慶典時進行演示。以後,巴渝舞不斷演變,其分支為僚人的「羽人舞」、江南的「盾牌舞」、土家族的「擺手舞」,以及川東的「踢踏舞」。

春秋戰國時代,巴族的民歌也相當有名,它不但流行於巴境,而且在楚國也勝炙人口。《昭明文選》就有關於巴山調廣為民間傳唱的記載:「客有歌於郡中者,其下始於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這時說的郡,指的就是楚國的都城,即現在湖北江陵。巴山調在楚國尚有千人和唱的壯觀景象,在巴國本地就更不用說了。作為山歌的巴山調,亦稱竹枝詞,經民眾創作和傳唱,文人受其影響而紛紛效仿。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就曾仿民歌作《竹枝詞》九首,其中,「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以天氣的晴、雨巧妙隱喻男女戀情而為廣大民眾所喜愛。自劉禹錫之後,竹枝詞開始成為一種富有民歌味的詩體形式,保存在我國歷代詩詞集中,足見巴山調對我國文學創作的重大影響。

文化景點

坐落於渝北區兩路鎮。占地面積5公頃。村內主要景點有一館、四院、一廟、一牌坊。巴渝民俗博物館內藏有中國民間工藝品、服飾和其他生活用品實物1000餘件,其中重點陳列了巴渝地區清末民初的家神龕、掛匾、雕花木床、桌、椅、案台等頗具民俗工藝特色的木雕精品250餘件。「四院」是指四個風格不同、結構各異的民居大院,分別展出古代巴人「人生禮儀」系列中的「誕生禮」、「婚禮」、「壽禮」、「喪禮」、「節俗」以及農耕機具、手工作坊的生產工藝程序等。觀音古廟展示了古代巴人的祈神活動與宗教觀念。村內還可見到一塊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節孝牌坊。此外,村內還有索橋、廣場、湖泊、農舍、曲廊茶園與民俗風情街等景點及設施。

龍潭鴨子龍

日前,渝東南邊陲的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潭鎮巴羅寨玩起的一條別具一格的鴨子龍,吸引着不少外地遊客。觀看者無不嘖嘖稱好,讚美它是巴渝一絕,舉世無雙。

龍潭巴羅寨的鴨子龍,造型奇特,絢麗多姿,是龍族中的佼佼者。鴨子龍的頭部是扁形的鴨子頭,口內含寶,靈活多變。龍身有9至11洞,每洞都編成矩形竹篼,龍尾是魚尾形。龍頭、龍身、龍尾是用若干竹篾製成的竹圈連接而成,全身用彩色鱗片裝飾。一條五顏六色的鴨子龍舞起來耀眼奪目,煞是好看。鴨子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龍頭大和重,一般都有40至60公斤。因此,在玩龍時,很費力,速度很慢,一般要準備三四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替換着玩。舞時,龍頭只能左右搖擺,上下抖動,這叫做「鴨子打拜拜」。

文化特色

大山大川鑄就了重慶男兒熱情似火而又堅韌豪邁,女兒柔情似水而又英氣勃勃。

長江像一條碧綠的飄帶,彎彎曲曲穿行在巴山叢中。自古至今的重慶人,在歌吟愛情生活時,往往離不開對水的詠嘆。比如,江邊的漁夫追情妹,就借水起興來傳情:「小河漲水大河清,打漁船兒向上拼;打不到魚兒不收網,纏不上妹兒不收心。」山里小伙想試探情妹對自己是否忠誠,也不忘隨時向江水發出深情的叩問:「隔山喊妹山在應,隔河喊妹水應聲。為啥山應你不應,流水有聲你無聲?」這些民謠都真實而深刻地沉歌了長江兩岸民眾純樸清新的勞動和愛情生活。

重慶至巫山這段千里川江上,航道彎曲狹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險灘無數。舊社會江上船隻多靠人力推撓或拉縴航行,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的江上集體勞動,只有用號子來統一指揮。因此,在滾滾川江上,產生了許多歌詠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謠——川江號子。

這位船工的江上號子把新時代船工的弄潮風采傳神地表達了出來,1987年7月,法國阿維尼翁藝術節組織「世界大河相會在塞羅納河」的民間藝術交流活動,會議主辦者通過我國文化部特邀蔡德元等人去會上演唱。當他們將萬千長江船工用血和汗凝成的呼亮歌聲灑向舞台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念和民歌手都驚呆了。他們個個都凝神屏息地用眼睛,用耳朵,用心靈去閱讀一個古老而年輕民族的歷史,閱讀長江曾經發生過的種種悲歡離合。國際友人用「江河音樂」的稱謂來讚美蔡德元等人演出的船工號子,說它完完全全「體現了中國對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視」。

重慶的山歌民謠中各種類型的勞動號子豐富多彩,打石頭有「石工號子」,抬滑竿的有「報路號子」。自古以來巴渝人民又喜歡「擺龍門陣」(講故事),民間口頭文學有着廣泛的群眾基礎,直至今日喜歡「擺龍門陣」依然是重慶民間文學的一大特色。

獨特的巴渝文化,鑄就了重慶這塊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英才不斷湧現,文化佳作業績輝煌,文化藝術空前活躍。

歷史名鎮

巴渝文化悠久綿長,巴渝歷史厚重獨特,時間的雲煙雖已散去,但先民活動的遺蹟卻凝固在一座座城鎮上。

在距今五千年前,巫咸部落就在巫溪縣寧廠鎮繁衍生息,他們利用自然的鹽泉煮製食鹽,然後北跨秦嶺,南走吳楚,販鹽牟利,他們溝通各地文明,創造了輝煌的文化。 巫山縣大昌鎮地處風光旖旎的小三峽大寧河,早在商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裡辛勤勞作,這裡出土了不少那時的歷史文物就是明證。

這就是《巴渝歷史名鎮》向我們展示的歷史畫卷。《巴渝歷史名鎮》向我們介紹了34個重慶名鎮的歷史文化,上自文明之始,下迄1949年前,舉凡歷史、文物、風俗、建築莫不極力囊括。細品名鎮的一磚一瓦,文化是如此具體,歷史是如此生動。

名鎮如同名城一樣,是凝固的樂章,它的每一個細節都散發着特定時代的氣息,記錄着先民生活的腳步。

麗江、平遙的故城,五嶽的廟宇,其現實作用絕不僅僅限於旅遊觀光;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津滬漢的租界洋房;江南的小橋流水以及散處各地的明清村落,更不是「最新最美」規劃的負擔。它們無論產生自何時,無論保存的現狀怎樣,都是歷史的、文化的、經濟的社會見證,是我們種種特徵的組成部分,是我們應該保護利用並傳承後代的寶貴遺產,是我們今天乃至未來的生活靈感不可替代的源泉。

重慶的歷史名鎮是我們旅遊觀光的資源,是培養我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最好教材,是我們進行現代建築規劃的獨到參照……重慶歷史名鎮是不可再生的歷史資源,它們的作用不是我們用幾句排比句式就能表達完的。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筆資源。這也許就是出版發行《巴渝歷史名鎮》的意義。

船棺墓在四川盆地也有較多發現,著名的廣元市寶輪院船棺葬墓群與冬筍壩墓群同時期的考古發現。在四川成都商業街發現的大批船棺墓群引起關於船棺葬的族屬的討論,有戰國巴人說、蜀人說二種說法。2000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來源

  1. [ ], , --

[[Cat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