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埃塞俄比亞國旗 |
中文名稱:埃塞俄比亞國旗 外文名稱: 所屬國家: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產生: 長寬之比:2:1 正式形成時間:1996年 |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旗面自上而下由綠、黃、紅三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中央為國徽圖案。[1]
國旗簡介
埃塞俄比亞國旗呈長與寬之比為2:1。自上而下由綠、黃、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旗面中間有國徽圖案。從19世紀末期起,埃塞俄比亞就開始採用綠、黃、紅橫紋三色國旗。在現代史上,埃塞俄比亞是第一個躋身於自由民族之林的非洲國家。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眾多非洲國家相繼獨立,並紛紛採用綠、黃、紅作為國旗色彩,於是被稱作「泛非洲色彩」。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古國之一,賦予綠、黃、紅三種色彩在這片大地上更深的淵源。歷史上,它們與科普提克教堂的禮拜儀式息息相關,被供奉成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象徵,體現人類自由所崇尚的忠誠、希望、仁慈三種美德。這三種色彩還分別代表埃塞俄比亞的三個地區:提克列(紅)、阿姆哈拉(黃)、西奧亞(綠)。現在綠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溫和的氣候和豐富的植物資源,還象徵對未來的希望;黃色象徵和平與博愛,也代表人民建設國家的決心;紅色象徵人民為保衛祖國隨時準備流血犧牲。原國旗上無國徽圖案。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成立,1996年,新國旗中央增加國徽圖案。[2]
國徽
埃塞俄比亞國徽呈圓形。藍色圓面上一顆放射光芒的金黃色五角星。藍色象徵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樣與統一,光芒象徵繁榮、昌盛。整體象徵國家的希望和民族性,各宗教族群的平等和團結,和諧相處。
國花
馬蹄蓮。在雨量與氣溫適應的地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有旱季的地方是落葉植物。可長到1~2.5米高。地下具有根狀莖,心狀卵形葉子基生;初夏抽肉穗花序,外面有漏斗狀白色或乳色的佛焰苞,形狀似花冠。
埃塞俄比亞簡介
埃塞俄比亞全名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舊稱"阿比西尼亞",Abyssinia)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的國家。
與一般非洲國家不同,埃塞俄比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意大利入侵(1936-1941年)之前,一直維持其古老的君主制度,並未受到殖民主義浪潮的吞噬。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以來一直統治埃塞俄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推翻以後,埃塞俄比亞改為奉行社會主義,直至1991年放棄社會主義。
埃塞俄比亞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2015年10月28日,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3]
2018年4月2日,阿比就任聯邦政府總理。[4]
自然資源
已探明的礦藏有黃金、鉑、鎳、銅、鐵、煤、鉭、硅、鉀鹽、磷酸鹽、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氣。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英國、蘇丹、約旦等國公司在埃塞俄比亞進行油氣勘探開發。水資源豐富,號稱「東非水塔」。
民間習俗
埃塞人相互問候,在多數情況下要鞠躬行禮。如身披「沙馬」把頭裹住的,要把它摘下來,甚至撩起,露出肩膀以表誠意。問候的時間可長達一二分鐘,甚至還長。問候的內容無所不有,如問候彼此的健康、家庭成員、家畜、農田收成等。如果有事情要談,也要等相互從容問候之後才能談實質性的問題。在接受禮物時,表示高興接受要伸出雙手接禮。表示勉強接受時伸出一隻手。有客人登門,女主人拿出最好的咖啡進行招待。客人接過咖啡,首先要有幾句讚美話,否則會被主人視為無禮,不受歡迎。埃塞俄比亞的男女青年,在初次接吻時,如相互把鹽粒吐在對方的口中,表示倆人真誠相愛,情投意合。
禁忌
埃塞人喜愛鮮艷明亮的顏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徵圖案。埃塞人哀悼死者時,穿淡黃色服裝,但出門做客是絕對不能穿黃色服裝的。
旅遊景點
東非大裂谷北起西亞的死海約旦河谷地,南出亞喀巴灣經紅海,由東北向西南縱貫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抵達埃塞俄比亞南端的阿巴亞湖後,大裂谷分成東西兩支繼續向南延伸。東支裂谷為主裂谷,它經肯尼亞北端的圖爾卡納湖向南縱貫肯尼亞高地,過馬尼亞拉湖向西南延伸至坦桑尼亞南端的馬拉維湖。
東非裂谷帶地形複雜,千姿百態。有時高峰矗立,層巒疊嶂;有時峽谷含幽,湖光秀美。裂谷帶火山林立,多姿多彩。在眾多的火山中有數百年不曾活動的死火山,也有本世紀還曾爆發過的活火山。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乞力馬扎羅山和位於肯尼亞境內的肯尼亞火山。坦桑尼亞境內的梅魯火山是一座活火山,曾於1953年爆發過。這裡最為壯觀的活火山應數位於基伍湖以北的尼臘貢戈火山。這座火山海拔只有3700米,但火山上空終年籠罩着濃煙,方圓幾十里都可聞刺鼻的硫磺氣味,火山口裡有一個充滿高溫熔岩的岩漿湖,湖中岩漿紅如鋼水,時而熱浪翻滾,火光沖天,時而轟鳴大作,響徹雲霄,真可謂為世上少有的奇觀。[5]
東非大裂谷幾乎跨越了東部非洲所有的國家,其中以在埃塞俄比亞境內為最長。其實東非大裂谷不只局限於東非範圍之內,它實際上是地跨中東與東非的一條巨大斷裂帶,所以人們將其稱為地球最大的傷疤。
在埃塞俄比亞的北部,隱藏在綠色橄欖樹林中的11座拉利貝拉教堂突然顯現。人們通常是仰視教堂,而在這裡則變成了俯視。這些教堂坐落在岩石的巨大深坑中。精雕細琢的教堂像龐大的雕塑,與埃洛拉的廟宇一樣從堅硬的岩石中開鑿而成。它們建於公元12世紀後期拉利貝國王統治時期。由於該城鎮名聲日增,最終以國王拉利貝的名字重新命名(原名為「哈」)。聖喬治教堂是拉利貝唯一被鑿成十字架形的教堂。
這些教堂的建成使拉利貝拉城成了一個宗教中心。它也許可以與埃塞俄比亞最重要的城市阿克薩姆,或者甚至與耶路撒冷相匹敵。從前人們只能乘坐騾車抵達這裡。21世紀初,從公路或空中都很容易到達拉利貝拉。
這座硫磺溫泉位於非洲埃塞俄比亞,溫泉的水面低于海平面,水中鹽分極高。受鹽及其他礦物的影響,溫泉呈現鮮亮的顏色。[6]
同中國的關係
1970年11月24日兩國建交。海爾·塞拉西皇帝、門格斯圖總統、梅萊斯總理等曾訪華。埃革陣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立場,重視對華關係,願學習和借鑑我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經驗。兩國簽有貿易、經濟技術合作、文化合作等協定。
2005年是中埃建交35周年,兩國總理和外長互致賀電,雙方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並以此為契機推動兩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向前發展。11月27-30日,埃塞俄比亞外交部長塞尤姆·梅斯芬(Seyoum Mesfin,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曾慶紅副主席予以會見,李肇星外長主持會談。雙方簽署了中埃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2007年4月,埃塞俄比亞人劫持16名中國人質,7人遇害,9人獲救,他們於5月都回到國內,儘管如此,兩國的關係仍然是友好的。
此外,外交部部長助理呂國增兩次訪埃。中國政府還應埃政府邀請派遣觀察員對埃議會選舉進行了觀察。南京軍區司令員朱文泉中將、教育部援非工作組訪埃。中方派出12名青年志願者赴埃開展支援服務工作。埃議會聯邦院議長穆拉圖·特肖梅來華參加世界漢語大會。埃教育部長辛塔耶胡·沃爾德·米切爾來華出席首屆中非教育部長論壇。埃最高法院副院長曼比爾·謝哈耶、埃新聞團訪華。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5年中國同埃塞俄比亞貿易總額為3.69億美元,同比增長77.4%。其中中方出口額為2.84億美元,進口額為8571萬美元。2006年1-6月雙邊貿易額為2.78億美元,同比增長77.3%,中方出口額為1.73億美元,進口額為1.05億美元。
參考資料
- ↑ 埃塞俄比亞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2345實用查詢
- ↑ 埃塞俄比亞國旗,
- ↑ 18個國家成功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新浪新聞,2015年10月29日
- ↑ 埃塞俄比亞國家概況,外交部,2019年8月
- ↑ 中國在東非承建首條輕軌正式開通運營,新浪軍事,2015年09月21日
- ↑ 埃塞俄比亞現「黃金」溫泉,網易新聞,201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