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民黨名人在台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民黨名人在台灣(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搜狗網 的圖片

國民黨名人在台灣》簡介:他們曾經是中國大地上呼風喚雨的人物,他們曾經風光無限,他們曾經主宰過我們這個大國的命運......當他們被正義的力量擊潰而只能偏安一隅的時候,等待他們的又將是怎樣的命運呢?

分集劇情

陳立夫在台灣的歲月

陳立夫與蔣介石的關係非同一般,一度成為國民黨特務機關的負責人,長期控制着國民黨的組織系統。蔣介石戰敗後來到台灣,不久陳立夫命運出現逆轉,突然被國民黨免職,並逼迫處境。(台灣萬象2009年第15期)

孫科在台灣的歲月

孫科早年追隨父親孫中山參加革命,曾在國民政府中擔任要職,他與蔣介石的關係非常微妙,1949年蔣介石去了台灣,而孫科卻選擇留在香港,以後又去了美國。上世紀60年代,台灣經濟恢復穩定,1965年孫科夫婦來到台灣,表示全力支持蔣介石,並擔任其為「資政」和考試主官機構負責人,這期間他對台灣的人事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起到重要作用。(台灣萬象2009年第25期)

何應欽在台灣的歲月

介紹了何應欽的生平,因為多次事件,何應欽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並介紹了何應欽隨蔣介石退守台灣後的生活情況。(台灣萬象2009年第21期)

紀錄片流派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1]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2]」,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3]

視頻

國民黨名人在台灣 相關視頻

第20講 《夏日紀事》之生產過程
維爾托夫與《帶攝影機的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