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克之 |
中文名;吳克之 外文名;Wu Kezhi 別名;吳鍾華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11年9月1日 逝世日期;1985年9月1日 |
吳克之(1911~1985)海南瓊山人。1931年人廣東燕塘軍校學習。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瓊崖抗日獨立隊第三中隊長、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後縱隊)第二大隊長、第一支隊長兼瓊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抗戰時期,吳克之出生入死,身經百戰,在頑軍和日寇的雙重夾擊中,指揮部隊英勇頑強作戰,屢戰屢勝,使敵人聞風喪膽,部隊被譽為"常勝支隊"。解放戰爭時期,他在瓊崖縱隊的領導崗位上,獨當一面,成功指揮了"秋季攻勢""春季攻勢""夏季攻勢"等多次重要戰役。解放海南戰役期間,他指揮瓊崖縱隊,為接應和配合十五兵團解放全島作出貢獻。
1955年被授於大校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61年晉升為少將。1985年9月在北京病逝。著有《吳克之回憶錄》。
人物生平
1911年9月,吳克之誕生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全家只有一間半瓦房,五畝田地。父親吳明良曾參加陳繼虞領導的民軍反軍閥的鬥爭。母親是個勤勞善良的家庭婦女。童年的吳克之個性剛直,聰明好學,他五歲入私塾念書,十二歲高小畢業。在校時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深受老師喜愛。後因父親病故,不能繼續升學,只得回家幫助母親耕種。
1925年初,年僅十三歲的吳克之跟隨外祖父到南洋去謀生。不料剛到新加坡,外祖父卻不幸逝世。他被迫流落街頭,幸而得到同鄉的幫助,才在一個橡膠園裡當僱工。因年齡小,常受到工頭肆意辱罵。由於不堪忍受工頭的奴役,一年後離開了橡膠園,轉到一間雜貨店當店員,但也同樣遭到店主的百般虐待。這段經歷使他飽嘗了階級壓迫之苦,對黑暗的殖民地社會感到十分憎惡。
他積極參加工人夜校學習中學課程,閱讀一些古典文學作品,與華僑工人在一起開座談會,議論國內重要時事,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1927年"四·一二"政變,一些共產黨員和革命青年被迫來到馬來亞,在華僑中揭露國民黨叛變革命,鎮壓群眾的罪惡行為,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和共產主義思想。吳克之從中得到啟迪,與那些革命青年交往,閱讀各種傳播革命思想的書刊。在母親多次催促下,吳克之回到了家鄉結了婚。婚後不滿三個月,吳克之又重返馬來亞當店員。1929年夏,因家庭處境困難,母親離開家庭,弟妹年小無人照顧,吳克之結束了海外三年遊子生活毅然回到家鄉。他在馬來亞三年,飽受資本家剝削壓迫之苦,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開始萌發了革命的志向。
1929年秋,他考進瓊山縣師範學校。他在學校里一面讀書,一面參加一些進步活動,結果被學校當局以"赤化分子"開除出校。為了逃避國民黨當局的追查,在一位親戚的幫助下,離家到廣州謀求出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迫於生計,投入國民黨第十九路軍服役。1931年,被選調到國民黨陳濟棠部所屬的廣東燕塘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又分配到國民黨第十九路軍擔任少尉排長和中尉連附。在軍校學習期間,他結識了一些進步同學,參加由共產黨員符哥洛、陳彭治等組織的"匯眾社"的抗日愛國運動,閱讀了不少進步書刊。1935年冬,他因和一些思想進步的班長揭發一名連長的貪污罪行,遭到打擊報復,被免職。他於是回到廣州尋找職業。
解放後任職情況
1952年秋,吳克之到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同年冬,他畢業後留校擔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部副部長等職。1953年南京軍事學院派兩個高級指揮系學員分隊去北京參加"十、一"國慶閱兵式,經院長劉伯承批准,吳克之擔任訓練教官。在4個月的緊張的隊列訓練中,他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圓滿地完成了訓練任務。
1955年,國防部授予他大校軍銜,獨立自由二級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61年他晉升少將軍銜。 1964年春,吳克之被任命為人民解放軍防化學兵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1964年,中國研製第一顆原子彈,防化研究院承擔了核輻射效應測試儀器的研製及人員安全防護器材的任務。
1967年"一月風暴"中,一些造反派起來"奪權",並責令吳克之交出防化院的"大印",他拒不交印,立即把保險柜貼上封條,不准任何人隨便使用。1968年夏,吳克之也被打成"走資派"、"假共產黨員","真國民黨",關進牛棚隔離審查、批鬥。
1976年"四人幫"垮台後,黨組織恢復他的工作,不久又被任命為總參謀部防化部副部長。1979年,給以徹底平反。
1982年離休,中央軍委給他享受副兵團級待遇。離休後,參與《瓊崖縱隊史》的編寫工作。帶病撰寫了長達十幾萬字的回憶錄《不倒紅旗》,為海南人民留下了翔實的革命史料與寶貴的精神財富。1985年9月18日,他與世長辭。 [1]
訃告
沉痛悼念海南人民的優秀兒子
我黨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
我軍優秀的指揮員吳克之同志
吳克之同志生平
(中共總參防化部委員會)
(1985年9月25日)
總參謀部離休幹部、原總參防化部副部長吳克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85年9月18日7時28分在北京逝世,終年74歲。
吳克之同志是廣東省瓊山縣人,1911年9月出生在農民家庭。早年因生活所迫,曾兩次流落南洋做工,飽嘗了舊社會的苦難,並在與流亡的革命者接觸中接受了進步思想。1929年回國後,積極參加進步活動,尋求革命真理,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193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從事地下工作,曾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作掩護,積極設法保護和營救我黨海南主要領導人。身份暴露後,進人海南革命根據地參加我黨領導的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
吳克之同志參軍後,歷任獨立隊中隊長、瓊崖抗日游擊獨立總隊大隊長、支隊長兼瓊山縣縣長;瓊崖縱隊副司令員兼總隊長和政委;第一副司令員、攻勢前線總指揮和政委;海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南京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科學研究部副部長、訓練研究部副部長;防化學兵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總參防化部副部長等職。1961年晉為少將軍銜。
在革命戰爭年代,吳克之同志是我黨瓊崖縱隊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協助馮白駒同志長期堅持瓊崖的敵後鬥爭,指揮若定,機智靈活,治軍有方,具有豐富的戰鬥經驗,為"二十三年紅旗不倒"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瓊崖人民心目中享有很高威望。抗日戰爭時期,出生入死,身經百戰,他所領導的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總隊第一支隊英勇頑強,屢戰屢勝,使敵寇聞風喪膽,被譽為"常勝支隊"。解放戰爭時期,他在瓊崖縱隊的領導崗位上,獨當一面,成功地指揮了1948年和1949年"春季攻勢"等多次重要的戰役。在我軍解放海南島的作戰中,他協助馮白駒同志指揮瓊崖縱隊,為接應和配合十五兵團解放全島起了重大作用。
建國後,吳克之同志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和工作中,刻苦鑽研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軍事科學理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為培養我軍中高級幹部,加強部隊建設作出了顯著成績。在擔任防化研究院第一任院長期間,兢兢業業,不斷創新,堅持原則,團結同志;尊重和愛護知識分子,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為我軍防化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十年內亂中,吳克之同志遭到迫害,身心受到很大摧殘,在逆境中仍堅信黨,堅信人民,是非分明,實事求是,對林彪、"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和鬥爭。1976年重新工作後,他衷心擁護和堅決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參加撥亂反正,為開創防化建設的新局面,嘔心瀝血,勤奮工作。1982年離職休養後,他仍帶病堅持學習中央文件,積極參加整黨,並以頑強的毅力同疾病作鬥爭,撰寫了十幾萬字的革命回憶錄,為研究海南革命鬥爭留下寶貴的史料。
吳克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在近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中,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他襟懷坦白,光明磊落,作風正派,剛直不阿,堅持原則,嚴於律己,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同志,顧全大局,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是我黨的優秀黨員,我軍的優秀指揮員,深受廣大群眾尊敬。他的逝世是我黨我軍的一大損失,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老同志、老戰友。我們悼念吳克之同志,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精神,在中央軍委和總參黨委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精神,堅持改革,奮發進取,團結戰鬥,再展宏圖,加強防化建設,為把我軍建成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而努力奮鬥!
吳克之同志永垂不朽!
歷史評價
吳克之將軍在近半個世紀的戎馬生涯中,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在瓊崖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善戰,建立了赫赫戰功。建國後又對我軍的教育訓練和防化科研工作等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不愧為海南人民的優秀兒子,我黨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吳克之——「常勝將軍」戰績豐 革命精神勵後人 , 中國海口政府門戶網站 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