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闞疃金石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利辛縣闞疃金石中學系統、務實、科學的辦學理念和工作思路 學校引入「誘思探究」教學理論,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育的終極目標[1]」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為學生的終身幸福負責;「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品德;「教學的過程」是通過大量的基本事實,運用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誘導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體驗 知識的產生過程。「教師的(媒體)作用」是教師在教學中要不知不覺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教學的高度」是「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2]。
校園諮詢
利辛縣闞疃金石中學防震疏散演練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養訓練有素的應急組織,提高應急救援能力,預防學校在發生嚴重的突發危害事件時,學校能有組織、有秩序進行疏散,限度的保護全體師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習目的
確實提高全體師生緊急疏散應對能力,熟悉學校緊急疏散路線,檢查學校緊急疏散預案的可行性和全體師生協同情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緊急疏散領導小組
1、領導小組:
組長:程曉瓊
副組長:管平黃冠彪金磊
成員:徐廣翠袁峰張賀光張飛王宏侯永姜林熊立祥安宗峰侯志國侯余志張懷良張明超毛雪萍及各班主任
現場指揮:黃冠彪
信號:王宏(兼)
計時:徐廣翠
攝像:侯余志
醫療救護:毛雪萍
2、樓層疏散引導員:姜林、張賀光、袁峰、熊立祥、張飛、侯永、高健、安宗峰、侯志國、張懷良、張明超、姜宇、張博文、(具體分工臨時安排)。
3、教室室內指導組成員:隨堂任課教師
四、演習目標
要求全體師生接到緊急疏散指令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有序、鎮定、快速地到達疏散集合地(學校籃球場、操場、校門邊停車場、南教學樓前草坪)。在整個疏散過程中做到師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線清楚、組織有條不紊、人人各盡其責,確保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演習安排
(一)前期準備工作
1.開好緊急疏散領導小組會議。明確演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研究和確定疏散路線。
2.開好參與協助學生疏散的老師及班主任會議。明確各位老師在疏散時的分工及路線,分樓層落實負責人員。
3.活動前對各班主任告知學生演習的安排和疏散路線,目的是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時又保證緊急疏散演習實效。要求學生疏散下樓時要嚴肅、安靜、有序、快速,絕對不要打鬧、推搡(走樓梯,其他地點小跑步撤離,不要着急跑得過快,以防跌倒)。
(二)演習安排
1.上午早自習課後,黃冠彪校長在學校廣播中宣布演習開始,要求全體師生按照緊急疏散演習方案迅速到達學校東操場集中。警報鈴張林老師負責,同時要求參與協助學生疏散的老師迅速到位,各負其責。
2.各教室師生聽到第一聲警報後迅速雙手抱頭躲在課桌底下,第二聲警報後迅速打開教室前後門,前面三排走前門後面幾排走後門,離開教室到走廊。不按身高自覺的排成一路縱隊,放低身姿儘快向樓梯移動。聽從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師指揮,由體育委員組織迅速有序的按規定路線撤離教室,到達操場指定位置。撤離順序,在班級老師在前,班主任老師最後撤離。
3.全體學生按指揮快速通過。遇到樓梯下有學生正在通過時,不驚慌不擁擠,按「先到先通過;先二樓層,後三樓層」的順序撤離教學樓。
4.學生到達指定疏散集合地點後,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隊,迅速清點人數,向級部主任報告,應到人數和實到人數。
5.非班主任也必須準時隨班參加演習,聽到信號後,迅速到指定位置。協助學生疏散的老師在確認學生全部撤離後(完成任務)也要迅速到達大操場場指定位置。全體教職工(當天不要穿高跟鞋)按一至六年級組點名,各班向年級組負責人報告各班人數。
6.成立以安宗峰老師為臨時醫務組長,非班主任老師為組員的救護小組。救護小組接到有學生「受傷」的信息後,迅速趕到指定地點,把「受傷」學生抬着撒離現場,到達安全地帶。
7.張賀光老師匯總年級人數,迅速向演習領導小組組長__校長報告人員到位情況。
8.程曉瓊校長總結點評本次演習情況。
9.黃冠彪校長宣布演習結束,各班有秩序帶回。教職工回各辦公室,演習結束。
(三)學生疏散路線
(1)一、二樓的學生可在聽到報警後第一時間同時撤離教室,三樓學生待警報響器20秒後離開教室,四樓學生可在報警響聲40秒後撤出教室(也可根據現場情況而定)。學生必須從樓梯口出來直接走出走廊,經過樓前的開闊地走向集結地。
(2)、除一樓外,各樓層東西教室的班級學生要分別從東西兩個樓梯撤離,中間班級北部一半的學生從東樓梯走,南部一半的學生從西樓梯走。
(3)、班內有肢殘或行動不便的學生,班主任應提前安排好其他學生協助撤離。
(4)、各樓層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跟在最後一批學生後撤離。
(5)、集結地分配:所有班級到國旗廣場集結,先到的靠兩側集結,留出集結場地。
六、演練總結
請領導小組組長總結講話並宣布演練結束。
參考文獻
- ↑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搜狐,2021-10-15
- ↑ 淺談對中學生的成功教育,行知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