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興隆溶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興隆溶洞位於興隆縣北水泉鄉陶家台村,距縣城6公里,興隆溶洞已發現的溶洞面積5000多平方米,旅遊開發面積為2700平方米,同時還發現有支洞5處。興隆溶洞為一大型石灰岩溶洞,發育年齡達10億至14億年,而且目前仍在生長發育,屬典型的滲流帶洞穴和典型的緩慢擴散流碳酸鈣沉積,洞內的碳酸鈣沉積物,類型齊全,景觀形態美,體量大。是我國最古老的溶洞之一。因其洞內景觀以原色原貌、晶瑩剔透、精緻薈萃、罕世珍藏為特色的次生洞穴化學沉積景觀,如花似玉,因此名為燕山水晶宮。

2018年10月1日起,旺季門票價格由130元調整為115元。

發展歷史

2002年5月,該村的陶**與鄰村的張**一起投資探挖溶洞。

2003年3月,沉睡了億萬年的地下奇觀展現在了人們面前。據國內知名專家、中科院的宋林華研究員(已故)生前評價,該溶洞是典型的滲流帶洞穴、典型的緩慢擴散流碳酸鈣沉積。溶洞內擁有大量的世界級和國家級景觀。陶家台溶洞內的洞積石的類型多、景觀形態美、體積大,有各類景觀59種。其景觀的密集度與豐富度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另外,溶洞內還有多種至今尚不能解釋的景觀。

溶洞發現後,興隆縣政府採取了封存保護措施,按照先保護再開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投資100多萬元做了資源評估和景區詳細規劃,先後投入3000多萬元建設了溶洞主景區、通道微縮景觀和燕山博物館三項旅遊設施,計劃明年底前再投入4000萬元,完善其它功能區建設,使景區建設標準為國家4A級景區。

地理環境

興隆溶洞位於興隆縣北水泉鄉陶家台村,距縣城6公里,興隆溶洞已發現的溶洞面積5000多平方米,旅遊開發面積為2700平方米,同時還發現有支洞5處。興隆溶洞為一大型石灰岩溶洞[1],發育年齡達10億至14億年,而且目前仍在生長發育,屬典型的滲流帶洞穴和典型的緩慢擴散流碳酸鈣沉積,洞內的碳酸鈣沉積物,類型齊全,景觀形態美,體量大。是我國最古老的溶洞之一。因其洞內景觀以原色原貌、晶瑩剔透、精緻薈萃、罕世珍藏為特色的次生洞穴化學沉積景觀,如花似玉,因此名為燕山水晶宮。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如聞名於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於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而創造出來的傑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當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由於水分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澱。這些沉澱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鐘乳石、石筍等。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鐘乳石[2]、石幔、石花。洞頂的鐘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了,就會形成奇特的石柱。

主要景點

此洞是偶然發現,當地的三個村民在2003年打獵的時候追趕獵物誤入。

洞內發現大面積發育的紅玉和白玉色碳酸鈣沉積物形成的玉石景觀;有長4.35米的在世界上排第四的石吊管,也是我國至今發現的最長的石吊管;長5.53米,寬1至2.22米,石裙體高1.3米至1.55米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巨盾體;有亞洲第一鵝管,有世界之最的長達5.5米的聯體盾帳;有垂直、斜生、捲曲發育的管柱、曲石花;有直徑10厘米、吊管 還不到1厘米的石吊球;紅、白色的雙色瀑。還有8個奇特的國家級景觀:有長1米形如光芒神劍的石劍;直徑在1.5米左右的豎盾(人稱「石鏡」);高懸在半空直徑在2米左右的形如飛碟的石盾;煎雞蛋型石筍;直徑15厘米被清水衝擊而成的地眼石睛和日暈。還有月奶石、石筆、石刻等。有高1米左右淡黃色的雙盾柱;帶鈎、體量較大的捲曲石、蘿蔔型鐘乳石、筆桿型石筍、石葡萄、石幔等若干地方級景觀。

至今發現並確定的豐富、精美、奇特的碳酸鈣沉積形態景觀類型有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流石、石盾、石花、捲曲石等59種,同時還有一些石餅、天然石刻等溶蝕和蝕余景觀。此溶洞為含硅質燧石結核與條帶的白雲岩為主的碳酸鹽岩系,在華北地區實為罕見,這些碳酸鈣沉積形態景觀包括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流石、石盾、石花、捲曲石等59種,另外還有一些石餅、天然石刻等溶蝕景觀。該溶洞景觀有70多種,包括石鐘乳、石吊管、石筆、石筍等。這些由緩慢滴水生成的鐘乳石千姿百態,造型雄奇。與全國各地的着名溶洞相比,興隆溶洞屬於空間較小的一類,但其景觀的密度與豐富度在全國位居前列,世界上也是罕見的。

視頻

興隆溶洞 相關視頻

興隆溶洞宣傳720P
中國最古老的溶洞之一,河北省承德市興隆溶洞

參考文獻

  1. 興隆溶洞風景區,搜狐,2020-09-10
  2. 鐘乳石的功效與作用,黔農網,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