箇舊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箇舊市是文山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市。位於雲南省南部,雲貴高原的南端,西臨元江,地理坐標為東經102°54′-103°25′、北緯23°01′-23°36′。東西最大距離40.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6.5千米,總面積1597平方千米。總人口39萬人(2012年末)。全市轄1個街道、7個鎮、2個鄉:城區街道、錫城鎮、沙甸鎮、雞街鎮、大屯鎮、老廠鎮、卡房鎮、蔓耗鎮、賈沙鄉、保和鄉。市政府駐城區街道。
地處滇東高原地區的滇東南岩溶盆地區東緣。山嶺連綿,石灰岩分布廣泛,喀斯特地貌發良好。北部地勢較平坦,有倘甸、雞街、大屯等壩子;南部受紅河及其支流的切割,地表破碎。地勢東西高、南北低。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0米,市區海拔1688米。河流分屬珠江水系和紅河水系,臨安河、沙甸河、乍甸河向北匯入南盤江;龍岔河、賈沙河、普酒河、綠水河等往南注入紅河。湖泊有大屯海、金湖。礦藏有錫、鉛、鋅、銅、鎢、鋁土等。錫儲量居全國首位,是中國最大的錫業基地,有「錫都」稱譽[1]。
歷史沿革
個舊曾稱古臼,傳說從前蒙自有一村,古時安裝着大石臼。人們稱此村為古臼村。一說「個舊」系彝語地名,原稱「個糾」,意為「礦石眾多」。一說「個舊」系「果覺」或「果作」的諧音,系個舊土著姆機族和倮族(均為彝族支系)語,「蕎」為「果」,蕎做成的食物為「作」或「覺」,蕎飯連稱「果作」或「果覺」,意思是種蕎子、吃蕎飯的地方。
西漢屬益州郡賁古縣。東漢屬益州益州郡賁古縣。三國蜀漢屬益州興古郡賁古縣。西晉屬寧州興古郡賁古縣。東晉至南朝梁屬寧州梁水郡賁古縣。北朝周屬南寧州。隋隸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劍南道黎州,唐南昭國屬通海都督,宋大理國隸秀山郡。元至元十三年(1276),設蒙自縣,屬臨安路,個舊是蒙自縣屬五鄉中的一鄉,同時也是蒙自十二里中的上六里之一,稱個舊里。明朝為一林莊,歸臨安府蒙自縣所轄。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個舊設廠稱「個舊廠」,專收錫、銀課稅。光緒十一年(1885),設個舊廳,建立衙署,專管礦務。民國二年(1913)4月,個舊廳改為個舊縣,隸蒙自道。民國18年(1929),廢道後直屬雲南省。民國31年(1942)屬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民國37年(1948)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民國38年(1949)第五區駐地遷個舊縣。
1950年屬蒙自專區。1950年1月27日,個舊縣在紅河兩岸的和鄰鄉劃歸新設立的新民縣(1951年3月24日政務院批准時改為元陽縣)。1951年1月10日,政務院批准:撤銷個舊縣,設立箇舊市,屬雲南省轄。其轄區以礦區為主,並將原個舊縣的寶華區、天錫區及上方區之一部劃歸礦區,蒙自縣屬的大屯區之一部劃入,個舊縣舊屬的雲河區併入蒙自縣。1958年9月16日,國務院批准:箇舊市原屬省直轄,現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地由蒙自縣遷至箇舊市。
1958年10月2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1次會議決定:撤銷蒙自縣,將原蒙自縣全部地區劃歸箇舊市。撤銷開遠縣,將原開遠縣的六區全部和七區的4個鄉、五區的1個鄉劃歸文山縣,其餘地區劃歸箇舊市。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3次會議通過:恢復原併入箇舊市並撤銷的開遠、蒙自2縣建制,其行政區域仍照原撤併前不變,開遠、蒙自2縣由箇舊市領導。1961年2月14日,國務院批覆:將原由個舊領導的開遠、蒙自2縣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領導。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個舊為雲南省計劃單列市,行使地州級經濟管理權。2003年1月29日,國務院(國函[2003]12號)批覆同意將紅河州政府駐地由箇舊市遷移至蒙自縣。
1996年,箇舊市面積1587平方千米,人口約38萬人。轄1個街道、8個鎮、4個鄉:城區街道、沙甸鎮、錫城鎮、雞街鎮、大屯鎮、乍甸鎮、老廠鎮、卡房鎮、蔓耗鎮、賈沙鄉、保和鄉、倘甸鄉、黃草壩鄉。市政府駐五一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箇舊市常住總人口453311人,其中:城區街道158996人,錫城鎮20165人,雞街鎮25631人,大屯鎮81680人,乍甸鎮18796人,老廠鎮38055人,卡房鎮43084人,沙甸鎮17104人,蔓耗鎮3464人,倘甸鄉12745人,賈沙鄉19063人,保和鄉10900人,黃草壩鄉362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箇舊市常住總人口459781人,其中:城區街道174329人,錫城鎮29744人,沙甸鎮18952人,雞街鎮56789人,大屯鎮77901人,老廠鎮21508人,卡房鎮44202人,蔓耗鎮8527人,賈沙鄉17661人,保和鄉10168人。
2014年,雞街鎮、大屯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
視頻
箇舊市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雲南這座城市以產錫而出名,有「世界錫都」之稱,你知道是哪嗎 ,搜狐,2019-11-15
- ↑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出來了 !,搜狐,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