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593
次編輯
變更
放射虫软泥
,创建页面,内容为“ '''放射虫软泥'''是中国生态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ref>[https://www.…”
'''放射虫软泥'''是中国生态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ref>[https://www.sohu.com/na/455650946_100034039 日文是怎么来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汉文,改换成他们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ref>、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ref>[https://history.sohu.com/a/603679073_121174827 与汉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国人看它如天书,俄罗斯人却如数家珍],搜狐,2022-11-09</ref>、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放射虫软泥 ,是以浮游生物放射虫的遗骸为主要组成成分的硅质软泥。放射虫软泥是赤道地区的特征。
放射虫软泥,是指浮游放射虫死亡后的遗骸[[沉积]]海底而形成的软泥。这类软泥含有大量外形美观、[[构造]]复杂的放射虫骨针。放射虫软泥为暗灰或灰绿色的硅质软泥,含非晶质氧化硅及少量CaCO3,还常含有有孔虫等。
放射虫软泥基本形成于赤道大洋盆地,往往盖在洋壳的[[玄武]]岩层之上。现代海洋中的放射虫软泥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地区,也见于一些具有丰富营养和硅质生物生产率高的赤道附近的上升流区域。少数陆缘海盆也有。
形成原理
放射虫的遗骸等细粒沉积物从上覆水体中缓慢沉降形成。
形成条件
放射虫软泥的沉积环境相对单一,唯一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海洋表层的高生产力。
研究意义
放射虫软泥沉积于现代大洋盆地和消失于造山带的古代海盆,是连接现代远洋沉积与古代远洋沉积、现代海水化学与古代海水化学、现代高生产力带与古代高生产力带之间的桥梁,因此,研究放射虫软泥的形成条件、形成时间以及形成的构造环境,对于研究古特提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