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安静堂书事

增加 4,051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蔡襄ry.jpg|230px|缩略图|右|<big>蔡襄(画像)</big> [https://song.gushiwen.cn/authorImg/caixiang.jpg 原图链接] [https://so.gushiwen.cn/author…”
[[File:蔡襄ry.jpg|230px|缩略图|右|<big>蔡襄(画像)</big>
[https://song.gushiwen.cn/authorImg/caixiang.jpg 原图链接]
[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32e9fe6c862c.aspx 来自 古诗文网 的图片]]]

《'''安静堂书事'''》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的作品之一。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 ;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ref>[https://new.qq.com/omn/20210723/20210723A03BZ900.html 蔡襄 水墨绢本],腾讯网,2021-07-23</ref>。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蔡襄的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集》等传世。

<center>安静堂书事</center>
{{Cquote|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

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

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北宋]蔡襄}}

==作者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仙游县]])人 。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后数度外出,历知泉州、福州、开封府事。[[宋英宗]]即位后正授三司使,再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书法成就==

蔡襄精于书法,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为"宋四家"之一<ref>[http://www.shufaai.com/a/202006/36885.html 蔡襄名列“宋四家”的原因的故事],书法爱网,2020-06-25</ref>。传世碑刻有《[[万安桥记]]》,书迹有《书谢赐卿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

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主要作品==

蔡襄为官三十余年,不仅政绩显著,在[[科学]][[文化]]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曾撰《荔枝谱》一卷、《茶录》二卷(或作一卷),是世界上最早介绍[[荔枝]]的专著。他所创制"小龙团"茶,品质较"龙凤茶"更精。

十七世纪初,中国[[茶叶]]输入[[欧洲]]及其它地区,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并且有日渐风靡之势。蔡襄的《茶录》,对福建茶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前人评曰:"建茶所以名垂天下,由公(蔡襄)也。"

他著有诗词370首,诗文清妙;奏议64篇,杂文584篇,收入《蔡忠惠公文集》(共三十六卷,另有《别纪》十卷)。另有《龙寿丹记》(此书有五朝小说本)、《蔡忠惠奏议》十卷、《蔡襄治平会计录》六卷、《墨谱》一卷、《茶果》一卷、《荔枝故事》一卷、《讲〈春秋〉〈左传〉疏》一篇、《蔡莆阳诗》六卷、《蔡忠惠诗集全编》四卷、《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别纪补遗》二卷)、《蔡福州外纪》十卷、《蔡端明别纪》十二卷(也有十卷、一卷)、《蔡忠惠公别纪补遗》等不同版本,已佚失不少。

==视频==
===<center> 安静堂书事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蔡襄嘲讽朝政举措遭韩琦反驳</center>
<center>{{#iDisplay:b00332m2x0g|560|390|qq}}</center>

<center>蔡襄——中国历代书法100家</center>
<center>{{#iDisplay:s3111x3vy1n|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277,0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