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吏三别

增加 5,27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三吏三别'''》,中国古代组诗。杜甫作。共6首,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
《'''三吏三别'''》,[[中国]]古代组诗。杜甫作。共6首,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史称“三吏、三别”。收入《杜工部集》。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该组诗题下原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赋犹充斥。”其写作时间当在唐乾元二年(759)前后。757年冬,唐肃宗三子李俶、大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和洛阳,但[[河北]]未平。758年冬,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叛军所占邺郡(今河南安阳),指日可下。但至次年春,叛军援兵至,唐军全线溃败。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并四处抽丁以补充军力。这时杜甫从洛阳回华州任所,将途中所见写成这组新乐府诗。

《新安吏》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州府下令,征集不到应征年龄的“中男”去当兵,致使母哭儿号,“白水莫东流,青山犹哭声。”下半部分用宽慰的语气鼓励“中男”去为[[国家]]征战。《石壕吏》写作者夜宿客店遇抓兵的情景。为了逃丁,“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然而,“吏呼一何怒!”老妇只能向他们诉说自己家中的不幸:“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家中实在无人,吏只好将老妇带走。《潼关吏》描写了士卒筑城的劳苦,并表达了诗人希望守关的将领能守住关隘的心愿。《新婚别》写的是一对新婚夫妇,丈夫被征兵,妻子不愿与丈夫离别,要跟随丈夫去,军中又不许可。《垂老别》写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翁,也不得不“投杖”出征。老妻穿着单薄的衣服躺在路边啼哭,出征的老翁为老妻的寒冷悲伤。《无家别》写一个从战场上溃败回家的士兵,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他动手干活,准备重建家园,然而“县吏”又来招他到本州的军队去了。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王朝、安史叛军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复杂矛盾关系。诗人看到满目荒野、生灵涂炭的景象,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对被抓的[[士兵]]表示同情,对吏府的粗暴表示愤慨。但是,他又从儒家的正统思想出发为封建国家辩护,对吏府抓丁的行为表示理解。这一点正是诗人自身思想矛盾的体现。在艺术上,这一组诗的总体风格是写实。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各首又有所不同:“三吏”采用的是主客问答的形式,类似于“赋”的结构;“三别”则是由主人公一人叙述全部故事。由此而决定“三吏”写的是瞬间情景,“三别”则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在语言方面,这一组诗的最大特色是简炼和朴实,人物语言口语化,尽量省去不必要的介绍。对于杜甫的这组诗,历代诗人和批评家都极为推崇,誉之为“诗史”。作为新乐府诗的开路人,这一组诗“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元稹《元氏长庆集》卷23《乐府古题序》),为中唐的新乐府诗人提供了一种方便直接的[[诗歌]]形式,表现了极大的独创性。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唐初诗人杜审言(约645—约708)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10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唐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年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以诗著称于世,有《杜工部集》。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作品为一条词目;古籍<ref>[https://www.neac.gov.cn/seac/mzwh/201607/1078532.shtml 中国古籍和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16-07-26</ref>中个别篇章,习惯上认为有特殊意义的,也独立设目。一部著作<ref>[https://www.sohu.com/a/404903363_448629 专著和论文哪个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f>一般只在一卷出现。少数著作是几个学科不可缺少的,在有关各卷互见。互见[[条目]]用(参见第 页)注明。

==视频==
===<center> 三吏三别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杜甫写“三吏三别”,康震老师现场讲解其中故事</center>
<center>{{#iDisplay:b3263l212ss|560|390|qq}}</center>

<center>语文基础知识:“春秋三传”指什么?“三吏三别”指什么?</center>
<center>{{#iDisplay:t3268a6d3o5|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276,1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