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54
次編輯
變更
武夷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被誉为“武夷茶王”。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为[[千年古树]],[[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6株,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
[[File:武夷大红袍1.jpg|缩略图|武夷大红袍[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中文学名''':武夷大红袍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山茶目
*'''科''':[[山茶科]]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
=='''简介'''==
==='''名称由来'''===
[[File:武夷大红袍2.jpg|缩略图|左|武夷大红袍[http://img001.hc360.cn/y4/M07/2C/1D/wKhQiFWlySqEK-KNAAAAAMwraYE809.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因此得名。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
大红袍,茶之王者也。生于武夷峭崖悬壁之间。自然纯粹,品高自显,向谓“岩茶之首”。大红袍臻武夷山川灵秀之所钟,蕴岩骨花香至味为涵,口碑极佳,备受茶友青睐。而今大红袍品牌声誉与日俱增,“大红袍、红天下”,名不虚传。
大红袍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其条形壮结、 匀整,色泽深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 ,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独处岩骨花香之胜地,品饮时有妙不可言的“岩韵”。
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系植于山腰石筑的坝栏内,有岩缝沁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15日高架云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File:武夷大红袍3.jpg|缩略图|武夷大红袍[http://www.teauo.com/d/file/tea/RockTea/RockTeanews/20110726/d1704e0af1d75363478dcd782887b127.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
==='''中之王'''===
[[File:武夷大红袍4.jpg|缩略图|武夷大红袍[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06/fb4c549256bf4999a9bd0fe24075a9ee.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大红袍的春茶四月底五月初开采,每级又有细分,根据品质分为三级,以特级为上。除了等级,根据茶青产地不同,还分为:正岩,即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品质最好;半岩,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洲茶,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乡、镇。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乌龙茶中的极品,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的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大红袍的母树仅有数株,堪称茶中瑰宝。从2006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对母树大红袍停止采摘进行留养,最后一次采制的产品已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茶叶工作者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大红袍茶树取得胜利,其品质保持了原母树优异、独特的风格。
==='''茶产地'''===
武夷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峰)下天心庵(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个朱红字。该处海拔600余米,年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左右,四季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18.5℃。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全系酸性岩石风化而成。
大红袍产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茶树特征'''===
[[File:武夷大红袍5.jpg|缩略图|左|武夷大红袍[http://img2.99114.com/group10/M00/4B/63/rBADsloUZtOAQlzqAASv-gALjBo628.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这也就是大红袍的由来。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稍稍展开,分枝比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的椭圆形,尖端稍钝向下垂着,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深绿带紫,露出毛茸茸的叶毫来。
大红袍的树龄已有千年,是稀世珍宝。九龙窠绝壁上仅仅有4株,它们由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润,不用施肥,而生长茂盛。人们每年五月的十三到十五日高高地架起云梯采摘,产量极少,大约只有11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File:武夷大红袍6.jpg|缩略图|左|[http://image1.quanmama.com/QMMImg/2017/12/1/1348309.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大红袍,属于品质特优的“名枞”,冲泡9次后还有着原茶的桂花香味。被誉为“武夷茶王”。“大红袍”母树所产茶叶极少,六株母树年仅产茶一公斤,古代被列为贡品,价值连城。广州茶会上,广州著名酒楼南海渔村以十八万元人民币,买走了二十克母树“大红袍”。武夷山开辟大红袍旅游文化线路以来,众多海内外游客加入探奇寻宝行列,一睹“[[大红袍]]”母树风采。
==='''品质特征'''===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去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名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 ,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
=='''特征'''==
[[File:武夷大红袍7.jpg|缩略图|武夷大红[http://www.zgys.net/uploads/allimg/140710/2-140G0094206353.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大红袍的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ref>[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6a0cd5ee239d64440388952b&lemmaId=651657&fromLemmaModule=pcBottom 百度网,2019-02-14] </ref>
注重:活 、甘、清、香的特点。
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
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初学者不易把握这一岩韵的特点)。
=='''发展'''==
[[File:武夷大红袍8.jpg|缩略图|左|[http://img4.imgtn.bdimg.com/it/u=2029703689,3727660981&fm=214&gp=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大红袍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下面将对大红袍的发展史做一个简略地介绍。
1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武夷山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繁育作为引种种在品种园内(1992年夏秋之交,又从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名丛观察园中剪取很多武夷名丛,单丛等夏梢带回扦插,其中包括大红袍,标明来自武给山市茶叶研究所编号*** 大红袍号85年11月17日种)。
1964年春,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室科研人员谢庆梓等二人带着单位的介绍信,来武夷山要剪取九龙窠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扦插繁育,来者是我同学,一路陪同到县政府办公室,县综合农场办理好手续,然后带到九龙窠,经看护人验证同意后,他们二个人就攀上大红袍茶地剪穗,待剪好下来时我开口向同学要几支扦插,没想到被婉言拒绝,说实话,当时对大红袍有兴趣,但并不在意,所以也不介意。
从1978年底到1982年,市茶叶研究所连续开展对武夷名丛进行挖掘、整理、繁育工作时,不知怎的也没把繁育九龙窠大红袍当成急事、大事来办,总认为大红袍茶树已在那里,有人看管,没问题,加上平时经常宣传大红袍,使之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久而久之而敬而远之。
1985年11月,值参加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之际(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我一到所里,就私下里向培育室主任黄修岩提出要求希望在回武夷山时带几株大红袍茶苗回武夷山栽种,同学说:“你已不在市茶叶研究 所工作了,管理方便吗?”我说:“为了顾全大局,我会把它当作一件大事办好的。”也许同学出于同情,“那好吧,等你坐车回去时,我会把茶苗送到车门口给你带回。”当我约好回武夷山的时间后,第二天,黄修岩主任真的给我带了五支正本大红袍茶苗,包装得很隐蔽,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它种好!那时我如获至宝,恨不得一步就到武夷山!最后于1985年11月17日完好地种在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回想当年,不知当时为什么只从省所引回五株大红袍,而不多引些?很多很多年后才知道!这[[五株大红袍]]是“秘密”的引回,所以领导不知道,这不近似于偷吗?大红袍的神秘又一次演绎着神秘的故事。五株大红袍小苗在[[御茶园]]里茁壮成长着!它承担着加速繁育的任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所育苗木已在岩内外种植。从此,纯种正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在扩大,由于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能被大多数人认识,所以种植面积必将不推而广(原来这五株大红袍现处于留养时期,即休养生息,供观赏)。武夷山大红袍上世纪60年代初神秘的走出九龙窠,等了20多年后,绕了一个大弯,又秘密的走回武夷山。回首40余年的不平凡经历,心里感慨万千。<ref>[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da7caa1694e5a098dd48e2978bb07972&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ite=baike 学述论文,2005] </ref>
==='''大事记'''===
1994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获福建升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通过。<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76652/89e61KAma_M2wC-Wu_8dDS8YbWS90cpx0mJpkryrBLs9BL3iJRGjc_RgwL7mjDXT0vbTz4wrA3eksNabXhvJNr_ZrH2ietFiiPiHJtVUAuMjv567mv-v 遂宁新闻网,引用日期2019-12-24] </ref>
1996年,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开辟了九龙窠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
[[File:武夷大红袍9.jpg|缩略图|[http://img5.imgtn.bdimg.com/it/u=1700270375,2605226308&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004年,武夷山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启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通知》。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大红袍绝品作为首份现代茶样品入藏国家博物馆。
2008年,由张艺谋策划的大型茶旅互动项目《[[印象·大红袍]]》启动建设。
2010年,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创作的第五部印象作品—《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同年,“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工商总局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品牌文化'''==
[[File:武夷大红袍0.jpg|缩略图|左|武夷大红袍[http://img5.imgtn.bdimg.com/it/u=2028182440,864034075&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以“岩”为本来自于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岩”是品牌文化的根本,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武夷茶人的坚定和执着,才有今天的武夷岩茶品牌及文化的灿烂辉煌。
以“中”为尚《[[礼记·射义]]》里面说到: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可见中是为我们的先人所崇尚的,儒家有“中庸之道”, “岩中茗”也秉承自己独特的制茶“中庸之道”:产自于武夷岩茶中心地带的生态茶园的茶青,现代制茶技术与岩茶传统工艺完美结合的制茶理念,造就一个“中庸和谐”的岩茶品牌。<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76652/4f91qvGMZX1gzpYMMDBX8_ppzAuNS9AfnV3YYhWqsYalXTB2E5g0J6xZze2bLDzJv2MEnS1oFifO1lWP5_voNwnOpIY7-gNSyPdNCze4rW--wLvw_jX1zw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9-11-20] </ref>
=='''功效'''==
==='''保健功能'''===
大红袍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中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1、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大红袍能改善皮肤过敏。
[[File:武夷大红袍11.jpg|缩略图|[http://m.360buyimg.com/n12/jfs/t1588/191/1126063635/248428/f3c4afe7/55bc6e34N86e0614a.jpg%21q7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3.饮用大红袍能瘦身。
4.抗肿瘤、预防老化等功效。
==='''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健康报]]》(记者郑远翔)报道:不久前,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进行茶叶在动物体内的抑癌试验。他们分别给大白鼠喂武夷山大红袍等五种茶,同时给予喂人工合成的纯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亚硝胶。三个月后,大白鼠食道癌发生率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数为2.2-3个。而未饮茶的大白鼠食道癌发病率为 90%,患癌鼠平均瘤数为5.2个,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武夷山大红袍最佳。与此同时,他们还进行另一种试验,即用亚硝酸纳和甲基卡胶做致癌前体物,结果发现,饮茶组的大白鼠无一发生食道癌,未饮茶组发生率为100%。这一结果证明,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
==='''降血脂'''===
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观察了一组血中胆固醇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种降脂药物的情况下,每日上下午两次饮用大红袍,连续24周后,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进一步的动物试验表明,大红袍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饮用大红袍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这对于防止血管病变,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及中医瘀血症均有积极意义。此外,体外血栓形成试验,也表明大红袍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抗衰老'''===
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进行抗衰老试验表明,他们分别加喂大红袍和维生素E的两组动物,肝脏内脂质过氧化均明显减少,这说明大红袍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人体试验还表明,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大红袍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证明。因此,饮用大红袍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
=='''历史'''==
武夷岩茶,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悠久的历史。著名的武夷岩茶品种:如[[白瑞香]]、[[素心兰]]、[[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白牡丹]]、[[金钥匙]]、[[不知春]]、不见田、[[雀舌]]、[[老枞水仙]]、以及“[[十二金钗]]”(十二个名枞)等等好几十个优良品种,以这些名枞制成的茶叶, 无论香气、滋味、汤色,都各具风韵。
大红袍产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更妙的是,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由岩谷滴落,滋润茶地,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
[[File:武夷大红袍12.jpg|缩略图|[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208/22/c12/13117554_13117554_134564680664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关于“大红袍”的由来,一是说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故名“大红袍”。
另一说法极具传奇色彩。相传天心庙的和尚用神茶治好了一位上京赶考举人的病,举人考上状元后,为感谢神茶的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身上的红袍披在神树上,“大红袍”由此而得名。
近代,关于大红袍的传说也不少。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赠他四两大红袍,暗地里,尼克松责怪毛泽东小气,[[周恩来]]知道后笑着对[[尼克松]]说:“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并晓之以典故,尼克松肃然起敬。
大红袍如此珍贵在于它的产量极少,历代都是贡茶,至今沿袭着。现六棵茶树,年产茶7、8两,定额半斤送中央,余下二、三两交省上。一说专供用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一说专供用于接待外国总统。
制作大红袍,从看护,到采茶、制茶、送茶,都有一套严格的责任机制和严密的工作流程、严谨的时间限制。武警要参与大红袍采、制、送全过程的监督和警卫。大红袍,有位监护人,终年看护,不离其左右,担负守茶、祭茶、采茶职责。采茶,必须由省、市政府、茶研所、茶监护人等几方责任人均在场,一番仪式,一番察看,一番签字,才能采摘。届时,武警守卫峡谷、置放云梯;茶监护人,在武警的陪护、监督下,在省、市、茶研所几方人公视下,登云梯采茶,采毕,即交武警,空手下云梯,云梯即被武警收走。一干人等,速离峡谷,赶到茶厂,茶研所人又在几方监护下,炒茶制茶,茶成,当即给场省、市人,验重分包;庚即,省上人又在武警的陪护下,登专机送往北京。
2002年[[广州茶博会]]上,福建武夷山市政府拍卖的20克“大红袍”,被广州著名酒楼南海渔村以18万元的价格买走。买家称,他们将把这20克茶叶珍藏在酒楼里,作为镇店之宝。
而最为人所熟悉者为大红袍,现存真正第一代大红袍茶树,只有六棵 ,受国家一级保护,茶叶产量每年不足一公斤,而且只用作研究用途,根本不可能流出市面,而市面上买到的大红袍真正的已经是经过十几代的接枝,价格亦不便宜,何况市面上混淆视听的情况多的是,任何岩茶亦可称为大红袍,真假难辨。第二代接枝大红袍,市面上的价格约为一仟伍佰港元一百克,至于味道如何,喜恶各有不同而已!
==='''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工艺独到,特别是大红袍制作工艺复杂,时间冗长。传统的工艺有倒(也叫晒)、晾、摇、抖、撞、炒、揉、初焙、簸、捡、复火、分筛、归堆、拼配等十多道工序。关键的制茶师傅要会“看青做青”、“看天做青”,这是电脑也难以为之的。所以,其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武夷山茶厂大多已改用机器制茶,但是其机制原理仍和传统工艺相承、相通。
泡饮武夷岩茶大红袍,更是讲究功夫。大红袍作为典型、传统的武夷乌龙茶之珍品,其冲泡方法采用的是功夫茶艺,既富于文化内涵,又有观赏艺术价值。对此,《[[武夷茶艺]]》已作了挖掘整理。而品茶时,大红袍与其他武夷岩茶一样,“重在吃水”、“以味取香”、“讲究岩韵”,因此要细心、静心、投入。凡此种种,又进一步提高了大红袍的内质,丰富了大红袍的文化内涵。
==='''等级之分'''===
市面上常见到的大红袍是通过嫁接而生长的茶叶,称为二代大红袍,又称小红袍,分为若干等级。别担心假的,茶叶只有等级之分没有真假之别。
武夷岩茶,香味隽永,若兰花芬芳而深沉持久,茶汤呈琥珀色,明亮通透,茶味浓厚醇和,生津回甘,浓饮而不见苦涩,淡泡益觉清香,较出名的岩茶有所谓四大名朴:
一、大红袍;
二、铁罗汉;
三、白鸡冠;
四、水金龟。
==='''由来典故'''===
大红袍:字面诠释是大红色的衣袍,一般用于红色植物的比喻和代称。最著名的是武夷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另外有与大红袍同名的豆科植物“扁皂角”;浙江余杭等地的主栽桔子品种;京剧传统剧目;同名商标如甘肃省东乡县名牌花椒;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等。
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予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视频'''==
{{#iDisplay:y074299kwq0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File:武夷大红袍1.jpg|缩略图|武夷大红袍[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中文学名''':武夷大红袍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山茶目
*'''科''':[[山茶科]]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
=='''简介'''==
==='''名称由来'''===
[[File:武夷大红袍2.jpg|缩略图|左|武夷大红袍[http://img001.hc360.cn/y4/M07/2C/1D/wKhQiFWlySqEK-KNAAAAAMwraYE809.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因此得名。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
大红袍,茶之王者也。生于武夷峭崖悬壁之间。自然纯粹,品高自显,向谓“岩茶之首”。大红袍臻武夷山川灵秀之所钟,蕴岩骨花香至味为涵,口碑极佳,备受茶友青睐。而今大红袍品牌声誉与日俱增,“大红袍、红天下”,名不虚传。
大红袍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其条形壮结、 匀整,色泽深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 ,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独处岩骨花香之胜地,品饮时有妙不可言的“岩韵”。
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系植于山腰石筑的坝栏内,有岩缝沁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15日高架云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File:武夷大红袍3.jpg|缩略图|武夷大红袍[http://www.teauo.com/d/file/tea/RockTea/RockTeanews/20110726/d1704e0af1d75363478dcd782887b127.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
==='''中之王'''===
[[File:武夷大红袍4.jpg|缩略图|武夷大红袍[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06/fb4c549256bf4999a9bd0fe24075a9ee.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大红袍的春茶四月底五月初开采,每级又有细分,根据品质分为三级,以特级为上。除了等级,根据茶青产地不同,还分为:正岩,即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品质最好;半岩,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洲茶,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乡、镇。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乌龙茶中的极品,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的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大红袍的母树仅有数株,堪称茶中瑰宝。从2006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对母树大红袍停止采摘进行留养,最后一次采制的产品已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茶叶工作者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大红袍茶树取得胜利,其品质保持了原母树优异、独特的风格。
==='''茶产地'''===
武夷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峰)下天心庵(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个朱红字。该处海拔600余米,年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左右,四季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18.5℃。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全系酸性岩石风化而成。
大红袍产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茶树特征'''===
[[File:武夷大红袍5.jpg|缩略图|左|武夷大红袍[http://img2.99114.com/group10/M00/4B/63/rBADsloUZtOAQlzqAASv-gALjBo628.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这也就是大红袍的由来。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稍稍展开,分枝比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的椭圆形,尖端稍钝向下垂着,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深绿带紫,露出毛茸茸的叶毫来。
大红袍的树龄已有千年,是稀世珍宝。九龙窠绝壁上仅仅有4株,它们由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润,不用施肥,而生长茂盛。人们每年五月的十三到十五日高高地架起云梯采摘,产量极少,大约只有11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File:武夷大红袍6.jpg|缩略图|左|[http://image1.quanmama.com/QMMImg/2017/12/1/1348309.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大红袍,属于品质特优的“名枞”,冲泡9次后还有着原茶的桂花香味。被誉为“武夷茶王”。“大红袍”母树所产茶叶极少,六株母树年仅产茶一公斤,古代被列为贡品,价值连城。广州茶会上,广州著名酒楼南海渔村以十八万元人民币,买走了二十克母树“大红袍”。武夷山开辟大红袍旅游文化线路以来,众多海内外游客加入探奇寻宝行列,一睹“[[大红袍]]”母树风采。
==='''品质特征'''===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去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名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 ,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
=='''特征'''==
[[File:武夷大红袍7.jpg|缩略图|武夷大红[http://www.zgys.net/uploads/allimg/140710/2-140G0094206353.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武夷大红袍的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ref>[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6a0cd5ee239d64440388952b&lemmaId=651657&fromLemmaModule=pcBottom 百度网,2019-02-14] </ref>
注重:活 、甘、清、香的特点。
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
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初学者不易把握这一岩韵的特点)。
=='''发展'''==
[[File:武夷大红袍8.jpg|缩略图|左|[http://img4.imgtn.bdimg.com/it/u=2029703689,3727660981&fm=214&gp=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大红袍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下面将对大红袍的发展史做一个简略地介绍。
1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武夷山九龙窠剪了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繁育作为引种种在品种园内(1992年夏秋之交,又从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名丛观察园中剪取很多武夷名丛,单丛等夏梢带回扦插,其中包括大红袍,标明来自武给山市茶叶研究所编号*** 大红袍号85年11月17日种)。
1964年春,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室科研人员谢庆梓等二人带着单位的介绍信,来武夷山要剪取九龙窠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扦插繁育,来者是我同学,一路陪同到县政府办公室,县综合农场办理好手续,然后带到九龙窠,经看护人验证同意后,他们二个人就攀上大红袍茶地剪穗,待剪好下来时我开口向同学要几支扦插,没想到被婉言拒绝,说实话,当时对大红袍有兴趣,但并不在意,所以也不介意。
从1978年底到1982年,市茶叶研究所连续开展对武夷名丛进行挖掘、整理、繁育工作时,不知怎的也没把繁育九龙窠大红袍当成急事、大事来办,总认为大红袍茶树已在那里,有人看管,没问题,加上平时经常宣传大红袍,使之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久而久之而敬而远之。
1985年11月,值参加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之际(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我一到所里,就私下里向培育室主任黄修岩提出要求希望在回武夷山时带几株大红袍茶苗回武夷山栽种,同学说:“你已不在市茶叶研究 所工作了,管理方便吗?”我说:“为了顾全大局,我会把它当作一件大事办好的。”也许同学出于同情,“那好吧,等你坐车回去时,我会把茶苗送到车门口给你带回。”当我约好回武夷山的时间后,第二天,黄修岩主任真的给我带了五支正本大红袍茶苗,包装得很隐蔽,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它种好!那时我如获至宝,恨不得一步就到武夷山!最后于1985年11月17日完好地种在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回想当年,不知当时为什么只从省所引回五株大红袍,而不多引些?很多很多年后才知道!这[[五株大红袍]]是“秘密”的引回,所以领导不知道,这不近似于偷吗?大红袍的神秘又一次演绎着神秘的故事。五株大红袍小苗在[[御茶园]]里茁壮成长着!它承担着加速繁育的任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所育苗木已在岩内外种植。从此,纯种正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在扩大,由于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能被大多数人认识,所以种植面积必将不推而广(原来这五株大红袍现处于留养时期,即休养生息,供观赏)。武夷山大红袍上世纪60年代初神秘的走出九龙窠,等了20多年后,绕了一个大弯,又秘密的走回武夷山。回首40余年的不平凡经历,心里感慨万千。<ref>[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da7caa1694e5a098dd48e2978bb07972&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ite=baike 学述论文,2005] </ref>
==='''大事记'''===
1994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获福建升科委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通过。<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76652/89e61KAma_M2wC-Wu_8dDS8YbWS90cpx0mJpkryrBLs9BL3iJRGjc_RgwL7mjDXT0vbTz4wrA3eksNabXhvJNr_ZrH2ietFiiPiHJtVUAuMjv567mv-v 遂宁新闻网,引用日期2019-12-24] </ref>
1996年,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开辟了九龙窠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
[[File:武夷大红袍9.jpg|缩略图|[http://img5.imgtn.bdimg.com/it/u=1700270375,2605226308&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004年,武夷山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启用“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的通知》。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大红袍绝品作为首份现代茶样品入藏国家博物馆。
2008年,由张艺谋策划的大型茶旅互动项目《[[印象·大红袍]]》启动建设。
2010年,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创作的第五部印象作品—《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同年,“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工商总局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品牌文化'''==
[[File:武夷大红袍0.jpg|缩略图|左|武夷大红袍[http://img5.imgtn.bdimg.com/it/u=2028182440,864034075&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以“岩”为本来自于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岩”是品牌文化的根本,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武夷茶人的坚定和执着,才有今天的武夷岩茶品牌及文化的灿烂辉煌。
以“中”为尚《[[礼记·射义]]》里面说到: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可见中是为我们的先人所崇尚的,儒家有“中庸之道”, “岩中茗”也秉承自己独特的制茶“中庸之道”:产自于武夷岩茶中心地带的生态茶园的茶青,现代制茶技术与岩茶传统工艺完美结合的制茶理念,造就一个“中庸和谐”的岩茶品牌。<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76652/4f91qvGMZX1gzpYMMDBX8_ppzAuNS9AfnV3YYhWqsYalXTB2E5g0J6xZze2bLDzJv2MEnS1oFifO1lWP5_voNwnOpIY7-gNSyPdNCze4rW--wLvw_jX1zw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9-11-20] </ref>
=='''功效'''==
==='''保健功能'''===
大红袍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中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1、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大红袍能改善皮肤过敏。
[[File:武夷大红袍11.jpg|缩略图|[http://m.360buyimg.com/n12/jfs/t1588/191/1126063635/248428/f3c4afe7/55bc6e34N86e0614a.jpg%21q7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3.饮用大红袍能瘦身。
4.抗肿瘤、预防老化等功效。
==='''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健康报]]》(记者郑远翔)报道:不久前,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进行茶叶在动物体内的抑癌试验。他们分别给大白鼠喂武夷山大红袍等五种茶,同时给予喂人工合成的纯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亚硝胶。三个月后,大白鼠食道癌发生率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数为2.2-3个。而未饮茶的大白鼠食道癌发病率为 90%,患癌鼠平均瘤数为5.2个,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武夷山大红袍最佳。与此同时,他们还进行另一种试验,即用亚硝酸纳和甲基卡胶做致癌前体物,结果发现,饮茶组的大白鼠无一发生食道癌,未饮茶组发生率为100%。这一结果证明,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
==='''降血脂'''===
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观察了一组血中胆固醇较高的病人,在停用各种降脂药物的情况下,每日上下午两次饮用大红袍,连续24周后,病人血中胆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进一步的动物试验表明,大红袍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饮用大红袍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这对于防止血管病变,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及中医瘀血症均有积极意义。此外,体外血栓形成试验,也表明大红袍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抗衰老'''===
1983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进行抗衰老试验表明,他们分别加喂大红袍和维生素E的两组动物,肝脏内脂质过氧化均明显减少,这说明大红袍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人体试验还表明,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大红袍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证明。因此,饮用大红袍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
=='''历史'''==
武夷岩茶,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悠久的历史。著名的武夷岩茶品种:如[[白瑞香]]、[[素心兰]]、[[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白牡丹]]、[[金钥匙]]、[[不知春]]、不见田、[[雀舌]]、[[老枞水仙]]、以及“[[十二金钗]]”(十二个名枞)等等好几十个优良品种,以这些名枞制成的茶叶, 无论香气、滋味、汤色,都各具风韵。
大红袍产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更妙的是,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由岩谷滴落,滋润茶地,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
[[File:武夷大红袍12.jpg|缩略图|[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208/22/c12/13117554_13117554_1345646806640.jpg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4/4d7bd815184d44d9a348ba08419e713f.jpeg 来源百度网]]]
关于“大红袍”的由来,一是说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故名“大红袍”。
另一说法极具传奇色彩。相传天心庙的和尚用神茶治好了一位上京赶考举人的病,举人考上状元后,为感谢神茶的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身上的红袍披在神树上,“大红袍”由此而得名。
近代,关于大红袍的传说也不少。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赠他四两大红袍,暗地里,尼克松责怪毛泽东小气,[[周恩来]]知道后笑着对[[尼克松]]说:“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并晓之以典故,尼克松肃然起敬。
大红袍如此珍贵在于它的产量极少,历代都是贡茶,至今沿袭着。现六棵茶树,年产茶7、8两,定额半斤送中央,余下二、三两交省上。一说专供用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一说专供用于接待外国总统。
制作大红袍,从看护,到采茶、制茶、送茶,都有一套严格的责任机制和严密的工作流程、严谨的时间限制。武警要参与大红袍采、制、送全过程的监督和警卫。大红袍,有位监护人,终年看护,不离其左右,担负守茶、祭茶、采茶职责。采茶,必须由省、市政府、茶研所、茶监护人等几方责任人均在场,一番仪式,一番察看,一番签字,才能采摘。届时,武警守卫峡谷、置放云梯;茶监护人,在武警的陪护、监督下,在省、市、茶研所几方人公视下,登云梯采茶,采毕,即交武警,空手下云梯,云梯即被武警收走。一干人等,速离峡谷,赶到茶厂,茶研所人又在几方监护下,炒茶制茶,茶成,当即给场省、市人,验重分包;庚即,省上人又在武警的陪护下,登专机送往北京。
2002年[[广州茶博会]]上,福建武夷山市政府拍卖的20克“大红袍”,被广州著名酒楼南海渔村以18万元的价格买走。买家称,他们将把这20克茶叶珍藏在酒楼里,作为镇店之宝。
而最为人所熟悉者为大红袍,现存真正第一代大红袍茶树,只有六棵 ,受国家一级保护,茶叶产量每年不足一公斤,而且只用作研究用途,根本不可能流出市面,而市面上买到的大红袍真正的已经是经过十几代的接枝,价格亦不便宜,何况市面上混淆视听的情况多的是,任何岩茶亦可称为大红袍,真假难辨。第二代接枝大红袍,市面上的价格约为一仟伍佰港元一百克,至于味道如何,喜恶各有不同而已!
==='''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工艺独到,特别是大红袍制作工艺复杂,时间冗长。传统的工艺有倒(也叫晒)、晾、摇、抖、撞、炒、揉、初焙、簸、捡、复火、分筛、归堆、拼配等十多道工序。关键的制茶师傅要会“看青做青”、“看天做青”,这是电脑也难以为之的。所以,其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武夷山茶厂大多已改用机器制茶,但是其机制原理仍和传统工艺相承、相通。
泡饮武夷岩茶大红袍,更是讲究功夫。大红袍作为典型、传统的武夷乌龙茶之珍品,其冲泡方法采用的是功夫茶艺,既富于文化内涵,又有观赏艺术价值。对此,《[[武夷茶艺]]》已作了挖掘整理。而品茶时,大红袍与其他武夷岩茶一样,“重在吃水”、“以味取香”、“讲究岩韵”,因此要细心、静心、投入。凡此种种,又进一步提高了大红袍的内质,丰富了大红袍的文化内涵。
==='''等级之分'''===
市面上常见到的大红袍是通过嫁接而生长的茶叶,称为二代大红袍,又称小红袍,分为若干等级。别担心假的,茶叶只有等级之分没有真假之别。
武夷岩茶,香味隽永,若兰花芬芳而深沉持久,茶汤呈琥珀色,明亮通透,茶味浓厚醇和,生津回甘,浓饮而不见苦涩,淡泡益觉清香,较出名的岩茶有所谓四大名朴:
一、大红袍;
二、铁罗汉;
三、白鸡冠;
四、水金龟。
==='''由来典故'''===
大红袍:字面诠释是大红色的衣袍,一般用于红色植物的比喻和代称。最著名的是武夷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另外有与大红袍同名的豆科植物“扁皂角”;浙江余杭等地的主栽桔子品种;京剧传统剧目;同名商标如甘肃省东乡县名牌花椒;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等。
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予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视频'''==
{{#iDisplay:y074299kwq0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