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增加 97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
}}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享年55岁),[[德国]]人,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在开始研究哲学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学家。24岁时尼采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ref>[http://www.psychspace.com/exist/brief.htm 尼采简介],快照网</ref>
=='''基本信息'''==
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 一直到1889年为止以私人身分游遍了许多城市。他在[[瑞士]]的格劳邦顿州地区度过了好几年的夏天,并在[[意大利]]的热那亚、都灵以及[[法国]]的尼斯等地度过许多年的冬天。
1882年4月,在梅森葆夫人和另一位朋友雷埃邀请下,尼采到[[罗马]]旅行。在那里,两位朋友把一个富有魅力、极其聪慧的俄国少女莎乐美介绍给他,做他的学生。尼采深深坠入情网,莎乐美也被尼采的独特个性所吸引。两人结伴到卢塞恩旅行,沿途,尼采向莎乐美娓娓叙述往事,回忆童年,讲授哲学。但是,羞怯的性格使他不敢向莎乐美吐露衷曲,于是他恳请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莎乐美对这两位追求者的求爱都没有允诺。最后,两人只能保持着友好的接触。然而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却对他们的友谊满怀妒恨,恶意散布流言飞语,挑拨离间,使他们终于反目。仅仅5个月,尼采生涯中的这段幸福小插曲就终结了。尼采接着躲至了意大利的利古里亚,在那里他写下了第一部分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仅花了十天的时间。<ref>[https://www.sohu.com/a/200431488_617487 哲学家的爱情史——尼采],搜狐网,2017-10-26</ref>
 
在这几年里尼采持续接触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他很快便受之影响。他也与依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保持书信联系,后来也认识了[[丹麦]]文学家布兰德斯(Georg Brandes)。在1870年代以讲授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为主的布兰德斯曾邀请尼采前去一同研读克尔凯郭尔的作品,尼采在回信中承诺会抽空前往哥本哈根拜访他,但在他来得及实现这个承诺前自己便已经被病魔缠身了。在1888年初,布兰德斯于[[哥本哈根大学]]首次正式讲授尼采的哲学思想,不过这已是他发疯前夕了。
===晚年(1889—1900)===
[[File:5b962163e09ba.jpg|缩略图|400px|[http://image.so.com/view?q=%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src=tab_www&correct=%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ancestor=list&cmsid=af6113f2b79a2b2ffaa4c28908b3aeed&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8621fd49d1b3be8c0c9c727a916f7e08&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809/295104.html 图片来源于趣历史网File:5b962163e09ba.jpg|缩略图]]]
1889年,图林的灾难降临了。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数日后,他的朋友奥维贝克赶来都灵,把他带回柏林。尼采进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先是住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1890年5月,母亲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 <ref>[http://m.gs5000.cn/gs/mingren/sjmr/24356.html 尼采晚年住进精神病院之谜],中国历史故事网,2016-12-05</ref>   
1897年4月,因母亲去世,尼采迁居到位于魏玛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终是他的温暖的避风港,作为这个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员始终围着他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精心呵护他,尽量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但尼采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像个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飘泊游荡,忍饥挨饿,沉思冥想。   
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在魏玛与世长辞,享年55岁。“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ref>[httphttps://entwenda.sinaso.com.cn/yq/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1380386408069473 尼采是怎么死的?], 新浪 360问答 ,2017-12-19,2013.09.27</ref>
=='''哲学思想'''==
[[File:20151206112141 WXkE4.thumb.700 0.jpg|缩略图|400px|[http://image.so.com/view?q=%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src=tab_www&correct=%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ancestor=list&cmsid=af6113f2b79a2b2ffaa4c28908b3aeed&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4a32f9c734a24f5f0edee6f3bfeab2d8&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http://www.duitang.com/people/mblog/493305750/detail/ 图片来源于堆糖网]]]
尼采哲学在当时曾经被当作一种“行动哲学”,一种声称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这正是他的哲学被后现代主义欣赏的重要原因。    
===生活即哲学,哲学即生活===
对他来说,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他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体系,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直接感悟。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是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显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尼采指出,要医治现代疾病,必须恢复人的生命本能,并赋予它一个新的灵魂,对人生意义做出新的解释。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   <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反理性哲学===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ref>[http://www.docin.com/p-1158057465.html 论尼采哲学中反理性与反基督教的联系],豆丁网,205-01</ref>
他认为,[[欧洲]]人两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附属物。人生的价值,人的一切都寄托于上帝。 杀死了作为神的上帝,又迎来了资本的上帝,资本化身的上帝。尼采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被资本奴役,不会比被上帝奴役自由得多。但他的“上帝死了”的呼喊,断喝的启蒙价值是不能低估的。 尼采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人们获得了空前的机会,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为此,要对传统道德价值进行清算,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上帝的最后掩体,他深深的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蚀人们的心灵。尼采自称是非道德主义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基督教的道德,基督教所崇尚的美德。    <ref>[httphttps://entwww.sinadouban.com.cn/ynote/2008-05-22671190506/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尼采《上帝死了》:上帝之死的原因和方式], 新浪 豆瓣 ,2017,2018-1205-1927</ref> 
尼采对现代理性也持批判态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学家开刀,他指出哲学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历史感,几千年来,凡是经哲学家处理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无非是把流动的历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恒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现实。结果是扼杀了事物的生灭变化过程,扼杀了生命。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学,将生命意志置于理性之上的哲学,非理性的哲学。作为对理性提出了挑战,他提出了强力意志说。用强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传统形而上学的地位。强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强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权势,它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  <ref>[http://www.docin.com/p-789986358.html 尼采哲学反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豆丁网,2010-11</ref>
===超人哲学===
尼采还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尼采认为,超人还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221/01/33209086_731116844.shtml  走进尼采——尼采的超人哲学],个人图书馆网,2018-02-21</ref>
===权力意志===
尼采鼓吹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权力意志,扩张自我,成为驾驭一切的超人。超人是人的最高价值,应当藐视一切传统道德价值,为所欲为,通过奴役弱者、群氓来实现自我。同时,他特别反对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性解放,在他看来,人们对待妇女的方式就是“别忘了你的鞭子”。   <ref>[http://ent.sina.com.cn/y/2008-05-22/15342033661.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新浪网,2017-12-19</ref>
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尼采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髓,反映了现代意识的觉醒。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对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性批判,开启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对理性的批判,对传统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欣赏的一面。他的伦理思想反映了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主要著作'''==
[[File:0070075275-000000000101878928 1.jpg|缩略图|左|400px|[http://image.so.com/view?q=%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src=tab_www&correct=%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ancestor=list&cmsid=af6113f2b79a2b2ffaa4c28908b3aeed&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6c7dc8d1e92bff8fd33658be5bcc0922&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http://product.suning.com/0070075275/101878928.html 图片来源于苏宁易购网]]]
===《悲剧的诞生》===   
尼采在187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源于音乐的灵魂》(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在1886年则改以《悲剧的诞生:希腊文化和悲观主义》(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Oder: Griechentum und Pessimismus)为名重新出版。第二版包含了一篇序言—“自我批判的尝试”,之中尼采对他的这本早期作品做了一些评论和检讨。   
《悲剧的诞生》刚发表时受到了古典文字学家Wilamowitz-Moellendorff等人的激烈批评。到了1886年尼采也对这本书抱持保留态度,将其称为“一本难以忍受的书…写的很糟糕、沉闷、让人难堪、疯狂。”<ref>[https://www.sohu.com/a/317217620_489005 魏广君——论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搜狐网,2019-05-29</ref>
===《人性,太人性的》===
《人性,太人性的》的第一部分最初于1878年出版,尼采在1879年出版了增补的第二部分《各种看法和原则》,1880年出版了第三部分《流浪者及其阴影》。三个部分一起在1886年以《人性,太人性的:自由灵魂之书》(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 Ein Buch für freie Geister)为名出版。这本书代表了尼采创作生涯中的“中期作品”的开端,抛弃了德国浪漫主义和瓦格纳的影响,开始显现出完全的实证主义的倾向。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在1883-1885年间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本写给所有人及不写给任何人的书》(Also Sprach Zarathustra, Ein Buch für Alle und Keinen)象征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终结和晚期作品的开端,这本书成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书中使用的写作格式相当独特,尼采使用了一种哲学小说风格的写作方式,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里的语调,经常以自然现象作为修辞和讲述故事的手段。尼采也经常提及西方文学及哲学的各种传统,解释并讨论这些传统的问题。透过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的角色作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的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于其哲学的反应。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如同其他的教育小说一般)就可以视为是对于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ref>[https://baike.so.com/doc/4185891-4386415.html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360百科网</ref>
===《善恶的彼岸》===
[[File:尼采.jpg|缩略图|350px|[http://image.so.com/view?q=%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src=tab_www&correct=%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ancestor=list&cmsid=af6113f2b79a2b2ffaa4c28908b3aeed&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72b2fed78a7150dc5a3e16dd257d8957&prevsn=120&currsn=180&ps=231&pc=58 原图链接][http://www.51wendang.com/doc/04dc060a0f39def3f7e10ffd/2 图片来源于无忧文档网]]]
在尼采的“晚期作品”中,1886年出版的《善恶的彼岸:未来哲学的序曲》(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Vorspiel einer Philosophie der Zukunft)最接近于他的中期作品的风格。在这本书里尼采定义了真正的哲学应该具备的条件:想像力、自我主张、危险、创意、以及“价值的创造”—其他的他都认为是附带的条件。从这里出发尼采质疑了一些哲学传统上的重要假设,例如许多哲学流派常使用的“自我意识”、“知识”、“真理”、以及“自由意志”等概念。 <ref>[https://baike.so.com/doc/5531857-5754366.html 善恶的彼岸 - 尼采创作短篇小说 ],360搜索网</ref>
===《道德谱系学》===
===《偶像的黄昏》===
同在1888年出版的《偶像的黄昏:如何以一支铁槌进行哲学思考》(Götzen-Dämmerung, oder Wie man mit dem Hammer philosophiert)是极具争议性的一本书,书名是取自瓦格纳的同名歌剧尼贝龙根的指环中第四部“诸神的黄昏”(Die Götterdämmerung)。在这本篇幅不多的书里,尼采重新提出并且总结了对于许多主要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以及其他基督教哲学家)的批评。他在“苏格拉底的问题”这个章节里指出没有人可以计算生命的价值为何,任何试图计算人命价值的人都只是证明了自己具有否定生命或是肯定生命的倾向。他认为在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发展都是“堕落的”,因为那些哲学家们企图以辩证法作为自我辩护的工具,而传统思想的权威则被毁灭了。 <ref>[httphttps://entbaike.sinaso.com.cn/ydoc/20085486661-05-22/1534203366127088007.shtml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html 偶像的黄昏], 新浪 360搜索 ,2017-12-19</ref>
===《反基督》===
===《尼采反对华格纳》===
1888年底出版的《尼采反对华格纳:来自一个心理学家的档案》(Nietzsche contra Wagner, Aktenstücke eines Psychologen)收录了一系列尼采在1878至1887年间撰写的有关华格纳及其音乐的评论。这些文件说明了尼采与华格纳之间在美学上的差异,并且记述了华格纳的音乐如何逐渐的遭到基督教、亚利安人种至上主义、以及反犹太主义的腐化。<ref>[httphttps://wwwbaike.qulishiso.com/articledoc/201809/2951047718277-7992372.html 弗里德里希·威廉· 尼采 有着怎样的文学成就?他有哪些作品反对瓦格纳], 趣历史 360搜索 ,2018-09-10</ref>
=='''人物影响'''==
=='''尼采名言'''==
[[File:T01e43ee5fa4d61986f.jpg|缩略图|400px|[http://image.so.com/view?q=%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src=tab_www&correct=%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ancestor=list&cmsid=af6113f2b79a2b2ffaa4c28908b3aeed&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9c45e20b73a637a180ee747feecb0b15&prevsn=120&currsn=180&ps=231&pc=58 原图链接][https://item.jd.com/11479752.html 图片来源于京东商城网]]]
1、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ref>[http://wemedia.ifeng.com/41197863/wemedia.shtml 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凤凰网,2017-12-15</ref><ref>[https://www.lz13.cn/jingdianyulu/5088.html 尼采经典语录],励志一生网</ref>
2、 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尼采
49、 "当某一动物, 某一种族或某一个体失去其他种种本能时,当它选择以及当它偏爱对它不利的东西时,便称它为堕落。 --尼采 《反基督》"
50、 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 --尼采<ref>[http://www.360kuai.com/pc/9f9eb607a69deff38?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1 尼采经典语录100句],快资讯网,2018-03-14 </ref> 
=='''人物评语'''==
[[File:T01a54ad482f3d4e4da.jpg|缩略图|350px|[http://image.so.com/view?q=%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src=tab_www&correct=%E5%BC%97%E9%87%8C%E5%BE%B7%E9%87%8C%E5%B8%8C%C2%B7%E5%A8%81%E5%BB%89%C2%B7%E5%B0%BC%E9%87%87&ancestor=list&cmsid=af6113f2b79a2b2ffaa4c28908b3aeed&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4182251f3af87f8f2350795e220c9afb&prevsn=0&currsn=60&ps=117&pc=58 原图链接][https://new.qq.com/omn/20181027/20181027A16QVM.html 图片来源于腾讯网]]]
无论如何,尼采思想是现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耸立的里程碑。在尼采去世后的一个世纪中,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如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里尔克、赫塞、托玛斯•曼、斯蒂芬•乔治、[[萧伯纳]]、纪德、萨特和马尔卢这样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不仅在德、法语区域闻名遐迩,而且还流传于遥远的[[北美]]、[[南美]]、[[亚洲]]、[[大洋洲]]、[[非洲]]。
尼采大无畏地反对哲学[[形而上学]]及其在认识论方面的绝对优势;反对千百年来哲学以纯理性观察宇宙、运用逻辑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为中心的庞大思辩体系;他热爱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间的价值,并且视自然界为惟一的真实世界,给欧洲古典哲学注入新鲜血液并开辟了古典语言学的崭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开创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哲学史可以以尼采前和尼采后来划分。在尼采之后,传统的哲学体系解体了,哲学由非存在转变为存在,从天上回到了地上,由神奇莫测、玄而又玄转变为引起亿万人心灵的无限共鸣。<ref>[http://sh.qihoo.com/pc/98400724f53d42188?cota=3&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1 尼采,是天才还是病人?],快资讯网,2019-05-07</ref>
尼采对他自己比任何活过的人或可能活过的人有更多的自我认识。——[[佛洛伊德]]
没有一个人曾经为自己的天才付出这样重大的代价。——[[威尔·杜兰]]
 
=='''家庭成员'''==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