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R&D人員全時當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R&D人員全時當量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用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R&D人員全時當量是指報告期R&D人員按實際從事R&D活動時間計算的工作量,以「人年」為計量單位。為國際上比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標。R&D人員指報告期R&D活動單位中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活動的人員。包括直接參加上述三類R&D活動的人員,以及與上述三類R&D活動相關的管理人員和直接服務人員,即直接為R&D活動提供資料文獻、材料供應、設備維護等服務的人員。不包括為R&D活動提供間接服務的人員,如餐飲服務、安保人員等。

R&D指標解釋

R&D是英文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的縮寫,中文譯為「研究與試驗發展」,簡稱「研發」。R&D活動應當滿足五個條件:新穎性、創造性、不確定性、系統性、可轉移性(可複製性)。在我國,R&D活動主要分布在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各類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等是實施R&D活動的主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