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304不鏽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304不鏽鋼是不鏽鋼中常見的一種材質,密度為7.93 g/cm³,業內也叫做18/8不鏽鋼。耐高溫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韌性高的特點,廣泛使用於工業和家具裝飾行業和食品醫療行業。 市場上常見的標示方法中有06Cr19Ni10,SUS304,其中06Cr19Ni10一般表示國標標準生產,304一般表示ASTM標準生產,SUS 304表示日標標準生產。 304 是一種通用性的不鏽鋼,它廣泛地用於製作要求良好綜合性能(耐腐蝕和成型性)的設備和機件。為了保持不鏽鋼所固有的耐腐蝕性,鋼必須含有18%以上的鉻,8%以上的鎳含量。304不鏽鋼是按照美國ASTM標準生產出來的不鏽鋼的一個牌號。

應用範圍

系統描述:304不鏽鋼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鉻-鎳不鏽鋼,作為一種用途廣泛的鋼,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耐熱性,低溫強度和機械特性;衝壓、彎曲等熱加工性好,無熱處理硬化現象(使用溫度-196℃~800℃)。在大氣中耐腐蝕, 如果是工業性氣氛或重污染地區,則需要及時清潔以避免腐蝕。適合用於食品的加工、儲存和運輸。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 板式換熱器、波紋管、家庭用品(1、2類餐具、櫥櫃、室內管線、熱水器鍋爐浴缸),汽車配件(風擋雨刷消聲器模製品),醫療器具,建材,化學,食品工業,農業,船舶部件等。304不鏽鋼為國家認可的食品級不鏽鋼。 大多數的使用要求是長期保持建築物的原有外貌。在確定要選用的不鏽鋼類型時,主要考慮的是所要求的審美標準、所在地大氣的腐蝕性以及要採用的清理制度。 然而,其它應用越來越多的只是尋求結構的完整性或不透水性。例如,工業建築的屋頂和側牆。在這些應用中,物主的建造成本可能比審美更為重要,表面不很乾淨也可以。 在乾燥的室內環境中使用304不鏽鋼效果相當好。但是,在鄉村和城市要想在戶外保持其外觀,就需經常進行清洗。在污染嚴重的工業區和沿海地區,表面會非常髒,甚至產生鏽蝕。 但要獲得戶外環境中的審美效果,就需採用含鎳不鏽鋼。所以,304不鏽鋼廣泛用於幕牆、側牆、屋頂及其它建築用途,但在侵蝕性嚴重的工業或海洋大氣中,最好採用316不鏽鋼。 不鏽鋼拉門,人們已充分認識到了在結構應用中使用不鏽鋼的優越性。有幾種設計準則中包括了304和316不鏽鋼。因為"雙相"不鏽鋼2205已把良好的耐大氣腐蝕性能和高抗拉強度及彈限強度融為一體,所以,歐洲準則中也包括了這種鋼。 產品形狀 實際上,不鏽鋼是以全標準的金屬形狀和尺寸生產製造的,而且還有許多特殊形狀。最常用的產品是用薄板和帶鋼製成的,也用中厚板生產特殊產品,例如,生產熱軋結構型鋼和擠壓結構型鋼。而且還有圓型、橢圓型、方型、矩型和六角型焊管或無縫鋼管及其它形式的產品,包括型材、棒材線材和鑄件。[1]

產品標準

國際不鏽鋼標示方法 美國鋼鐵學會是用三位數字來標示各種標準級的可鍛不鏽鋼的。其中: ①奧氏體型不鏽鋼用200和300系列的數字標示,例如,某些較普通的奧氏體不鏽鋼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為標記, ②鐵素體和馬氏體型不鏽鋼用400系列的數字表示。 ③鐵素體不鏽鋼是以430和446為標記,馬氏體不鏽鋼 是以410、420以及440C為標記, ④雙相(奧氏體-鐵素體),不鏽鋼、沉澱硬化不鏽鋼以及含鐵量低於50%的高合金通常是採用專利名 稱或 商標命名。 4).標準的分類和分級 4-1分級分類:①國家標準GB ②行業標準YB ③地方標準 ④企業標準Q/CB 4-2 分類:①產品標準 ②包裝標準 ③方法標準 ④基礎標準 4-3 標準水平(分三級):Y級:國際先進水平 I級:國際一般水平 H級:國內先進水平 4-4國標 GB1220-2007不鏽鋼棒材(I級) GB4241-84 不鏽鋼焊接盤園(H級) GB4356-2002 不鏽鋼焊接盤園(I級) GB1270-80 不鏽鋼管材(I級) GB12771-2000 不鏽鋼焊管(Y級) GB3280-2007 不鏽鋼冷板(I級) GB4237-2007 不鏽鋼熱板(I級) GB4239-91 不鏽鋼冷帶(I級)

加工方法

蝕刻法 蝕刻加工法,是在不鏽鋼表面採用絲網印刷耐酸保護膜,然後用氯化亞鐵液蝕刻,形成藝術圖案的。

噴彩法 噴彩法是在絲網印刷後噴射色料顆粒,構成梨皮樣表面,形成藝術圖案的。

工藝過程 不鏽鋼製品的噴色美術加工法的工藝過程是:不鏽鋼製品絲印蝕刻鹼處理絲印氧化着色鹼處理→成品。 不鏽鋼製品的蝕刻美術加工法工藝過程是:不鏽鋼製品→絲印→蝕刻→鹼處理→氧化着色→成品。 不鏽鋼的化學着色法,不使用顏料及染料,而是把不鏽鋼浸泡在加溫的濃硫酸鉻溶液中,進行化學着色,其特點是耐食品性好。這種加工方法中所使用的油墨,要有非常強的耐酸性,一般使用與處理工藝相適應的具有特殊性能的UV硫化油墨。

衝壓加工 不鏽鋼製品,特別是不鏽鋼帶,很多時候工廠的最原始加工方式就是利用沖床進行衝壓製品。衝壓包括直衝和拉伸兩種方式,一般硬度低於1/2都是利用拉伸和彎曲,硬度高於1/2偏硬的,都是直衝。

生鏽原因

304不鏽鋼材料出現生鏽現象,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氯離子 氯離子廣泛存在,比如食鹽/汗跡/海水/海風/土壤等等。不鏽鋼在氯離子存在下的環境中,腐蝕很快,甚至超過普通的低碳鋼。所以對不鏽鋼的使用環境有要求,而且需要經常擦拭,除去灰塵,保持清潔乾燥。美國有一個例子:某企業用一橡木容器盛裝某含氯離子的溶液,該容器已使用近百餘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計劃更換,因橡木材料不夠現代,採用不鏽鋼更換後16天容器因腐蝕泄漏。

固溶處理 合金元素沒有溶入基體,致使基體組織合金含量低,抗蝕性能差。

晶間腐蝕 這種不含鈦和鈮的材料有晶間腐蝕的傾向。加入鈦和鈮,再配以穩定處理,可以減少晶間腐蝕。在空氣中或化學腐蝕介質中能夠抵抗腐蝕的一種高合金鋼,不鏽鋼是具有美觀的表面和耐腐蝕性能好,不必經過鍍色等表面處理,而發揮不鏽鋼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於多方面的鋼鐵的一種,通常稱為不鏽鋼。代表性能的有13鉻鋼,18-8鉻鎳鋼等高合金鋼。從金相學角度分析,因為不鏽鋼含有鉻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鉻膜,這個膜隔離開與鋼內侵入的氧氣起耐腐蝕的作用。為了保持不鏽鋼所固有的耐腐蝕性,鋼必須含有12%以上的鉻。用於需要焊接的場合。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縫的熱影響區中所析出的碳化物減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導致不鏽鋼在某些環境中產生晶間腐蝕(焊接侵蝕)。[2]

表面痕現象 表面痕現象是指304不鏽鋼深加工或者加工產品研磨後,在產品表面發生線裝或者點狀的凹點痕缺陷。 原因:表面、模具表面有異物,壓邊墊表面有傷疤。 對策:在加工之前去除異物,傷疤,還可以通過充分研磨去除桔皮。 桔皮現象是指304不鏽鋼成型品在研磨或者其他情況下,表面產生像桔皮一樣的形狀的現象。 原因:研磨不充分 ,加工越大桔皮越嚴重, 原材料晶粒粗大,熱處理軟化。 對策:深加工產品充分研磨,選擇適合的熱處理條件,控制原材料的晶粒度。

物理性能

抗拉強度 σb (MPa)≥515-1035 條件屈服強度 σ0.2 (MPa)≥205 伸長率 δ5 (%)≥40 斷面收縮率 ψ (%)≥? 硬度:≤201HBW;≤92HRB;≤210HV 密度(20℃,g/cm³):7.93 熔點(℃):1398~1454 比熱容(0~100℃,KJ·kg-1K-1):0.50 熱導率(W·m-1·K-1):(100℃)16.3,(500℃)21.5 線脹係數(10-6·K-1):(0~100℃)17.2,(0~500℃)18.4 電阻率(20℃,10-6Ω·m2/m):0.73 縱向彈性模量(20℃,KN/mm2):19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