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脷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脷葉 |
龍脷葉,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大戟科守宮木屬植物。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原產於越南北部,馬來半島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越南河內。具有潤肺止咳,通便之功效。常用於肺燥咳嗽,咽痛失音[註 1],便秘。[1]
中文學名 | 龍脷葉 | 科 | 大戟科 |
別稱 | 龍舌葉、龍味葉、牛耳葉 | 屬 | 守宮木屬 |
界 | 植物界 | 種 | 龍脷葉 |
門 | 被子植物門 | 採收時間 | 夏、秋二季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用量 | 9~15g |
目 | 大戟目 | 貯藏 | 置通風乾燥處 |
入藥部位
乾燥葉。
性味
味甘、淡,性平。
歸經
功效
潤肺止咳,通便。[2]
主治
用於肺燥咳嗽,咽痛失音,便秘。[3]
花朵形態
花紅色或紫紅色,雌雄同枝,2-5朵簇生於落葉的枝條中部或下部,或莖花,有時組成短聚傘花序,花序長達15毫米;花序梗短而粗壯,着生有許多披針形的苞片;苞片長約2毫米;雄花:花梗絲狀,長3-5毫米; 萼片6,2輪,近等大,倒卵形,長2-3毫米,寬約1.5毫米;花盤腺體6,與萼片對生;雄蕊3,花絲合生呈短柱狀;雌花:花梗長約2-3毫米;萼片與雄花的相同;無花盤;子房近圓球狀,直徑約1毫米,3室,花柱3,頂端2裂。花期2-10月。
藥材性狀
本品呈團狀或長條狀皺縮,展平後呈長卵形、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表面黃褐色、黃綠色或綠褐色,長5~9cm,寬2.5~3.5cm。先端圓鈍稍內凹而有小尖刺,基部楔形或稍圓,全緣或稍皺縮成波狀。下表面中脈腹背突出,基部偶見柔毛,側脈羽狀,5~6對,於近外緣處合成邊脈;葉柄短。氣微,味淡、微甘。
植物信息
常綠小灌木,高10-40厘米;莖 粗糙;枝條圓柱狀,直徑2-5毫米,蜿蜒狀彎曲,多皺紋;幼時被腺狀短柔毛,老漸無毛,節間短,長2-20毫米。
葉通常聚生於小枝上部,常向下彎垂,葉片鮮時近肉質,干後近革質或厚紙質,匙形、倒卵狀長圓形或卵形,有時長圓形,長4.5-16.5厘米,寬2.5-6.3厘米,頂端渾圓或鈍,有小凸尖,稀凹缺,基部楔形或鈍,稀圓形,上面鮮時深綠色,葉脈處呈灰白色,干時黃白色,通常無毛,有時下面基部有腺狀短柔毛,後變無毛;中脈和側脈在鮮葉時扁平,干後中脈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6-9條,下面稍凸起;葉柄長2-5毫米,初時被腺狀短柔毛,老漸無毛;托葉三角狀耳形,着生於葉柄基部兩側,長4-8毫米,基部寬3-4毫米,宿存。
視頻
注釋
- ↑ 「咽痛失音」:咽痛失音者,風熱痰涎壅閉咽門也。亦有陰虛肺損者,蓋肺象金而出聲音,金破則不鳴 ,金實亦不鳴,辨之之法,實者壅遏不出,虛者聲嘶破也。《宣明》訶子湯訶子(四個,半生半熟) 桔梗(一兩,半炙半生) 甘草(二寸,半炙半生)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童子小便一盞,水一盞,煎五六沸,溫服,甚者不過三服即愈 。 海藏發聲散治咽喉痛,語聲不出。 栝蔞(一個) 白僵蠶(去頭,炒,半兩) 甘草(炙,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或生薑自然汁調下,用五分,綿裹噙化,咽津亦得,日兩三 服。《寶鑑》有桔梗七錢半,炒為末,每一錢,入朴硝一錢匕,和勻口含咽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