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王玉米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龍王玉米是應城特產。應城,以盛產稻穀聞名。據考古發現,在今湯池的四龍河陶家湖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尚有稻殼遺存,證明早在5000多年前這裡就有水稻種植。而在距今700多年前,被稱為「西北糧倉」的楊嶺地區,還獻出了穀物的奇珍——龍王玉米。

中國傳統節日飲食文化強調「和而不同」[1]。,如北方人年夜飯吃餃子,南方人多是吃湯圓、年糕等;少數民族如回族人大年初一吃麵條、燉肉,初二吃餃子等[2]

特產簡介

據傳在南宋·嘉熙年間(1237—1240年),應城一帶天大旱,禾苗枯黃,糧食絕收,民不聊生。東海龍王得知後,急令其四子前來拯救。晝夜之間,四龍子開出一條河,即後來被當地人稱之的「四龍河」。當地農夫用四龍河水澆灌稻田,不僅獲得了豐收,且產出的稻穀顆粒飽滿,品質精良,營養豐富。既解除了當地乾旱之苦,又因禍得福,產出了這精美的稻米,極為世人喜愛。

當地農夫為感謝龍王開河的功勞,就將這種稻穀製成的米稱為「龍王玉米」。奇珍獻世,引來四方客商爭購,買者賣者集於一地,很快形成了一個農村小集市,時人們將這集市稱為「龍王集」。龍王集一帶產出的龍王玉米,經過幾百年的選種育秧,品質優、產量高,成為應城特有的優質稻而傳承至今。

應城市還運用現代育種技術,對傳統的「玉女粘」、「龍王玉米」等地方優質稻種進行改良,在應城四龍河,龍王集一帶的1333公頃的特定地域,應用現代技術栽培,經加工後,開發出「龍王玉米」系列優質米,年產量2萬餘噸。米粒晶瑩剔透,食味醇厚香甜,富於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微量元素,曾在北京參加優質農產品展覽,受到好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