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之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之江》是由黑龍江電視台和中央新影集團歷時三年聯合製作的十集人文歷史紀錄片[1],該紀錄片立足於黑龍江流域文明的真實歷史,從自然地理、風物貨殖、歷史人文等多方面,自古而今全方位詮釋黑龍江流域文明的起源、發展和流變。

劇情簡介

五台山以著名的佛教聖地揚名海內外,終日晨鐘暮鼓,梵音繚繞,由於日寇的瘋狂侵略,使這原本清淨的佛教聖地不再清淨。在五台山清平庵中,以楊排風(李彩樺飾)為代表的一批尼姑,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組建了一支女兵排,憑藉各自特長,做出了「出家不忘愛國,入世滅日寇,懲惡即揚善」的正義抉擇。而由張衛健扮演的女兵排指導員張鴻烈身負護寶職責,在清平庵屢受日寇殘忍對待之時率領眾女尼們入世滅寇,書寫了一幕可歌可泣的動人傳說。

取材於五台山地區僧尼抗日的真實事跡。「七七」事變後,日軍瘋狂對華北展開進攻,戰火的硝煙也籠罩着清淨的佛門聖地。1937年11月7日,聶榮臻司令員率部進駐五台山晉察冀軍區,專程帶人到寺廟看望出家人,向僧人詳細介紹中國共產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講解黨的抗日救國綱領,並且建立了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聶帥的英雄氣概使佛門弟子深受感動。1938年春天,五台山青黃兩廟眾僧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動員大會,並於同年4月16日,宣布正式成立「五台山佛教救國同盟會」。之後「佛救會」組織了480多名青年僧人、女尼,成立「僧尼自衛隊」,參加了八路軍的抗日培訓,從此成為一支活躍的抗日力量。

分集劇情

第1集白山黑水

第一集內容闡述了黑龍江流域獨特的漁獵文明。它孕育出這個流域特有的民族氣質和生活方式,其三大部族肅慎、東胡、穢貊對後世影響巨大。黑龍江流域文明與中原文明始終處於一種交融互動的狀態[2]

第2集西辭故鄉

北魏時期黑龍江流域文明對中原文化的第一次衝擊。拓拔鮮卑,這個從大興安嶺的嘎仙洞出發的民族,由呼倫貝爾草原南下,建立了強盛的北魏帝國,一舉滌盪了腐朽沒落的中原王朝。它勵精圖治,鑄就了一扇通往盛唐的大門。

第3集大荒傳奇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來中原文化對黑龍江流域文明的影響。在古代黑龍江流域文明史上,中原文化也始終對該地區發生不連貫的影響,著名的鳳林古城、渤海國乃至後世的流人文化,這些長期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歷史,曾經是一段真實的傳奇

第4集龍興金源

宋元明清時代東北地區最強盛的古族(女真、滿族)對中原文明的第二次衝擊。完顏阿骨打、努爾哈赤這兩位民族英雄,以疾風暴雨的形式,發起了對衰朽的中原王朝的衝擊,先後建立了金、大清兩個帝國。特別是滿清帝國的崛起,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

第5集闖關東

清代以來中原文明對黑龍江流域的第二次衝擊。清代以來,中原文明突然對黑龍江流域發生重大影響,它是以大規模移民浪潮,即「闖關東」的方式來實現的。

第6集東方小巴黎

近代以來異域文明對黑龍江流域的影響。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初,東北亞成為世界地緣政治的焦點。哈爾濱這一移民城市,成為異域文化湧入的聚集地。

第7集松花江上

近現代史上黑龍江人民抗擊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的悲壯歷史。《松花江上》的悲壯歌聲,凝聚了一個民族向心力,激發起抗擊外侮,團結救亡的排山倒海的力量。

視頻

龍之江 相關視頻

《龍之江》第一集 白山黑水
《龍之江》第二集_西辭故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