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西市金碧鎮瓦廠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花瓣網 的圖片

黔西市金碧鎮瓦廠小學近年來,貴州省黔西市金碧鎮瓦廠小學着力打造科技校園,成立廢品回收改造製作、電腦編程驅動機器人、無人機操控等多個科技興趣小組,定期開展科技活動,並在多次組織學生參加省、市、縣等各級各類科技大賽中取得良好成績,讓孩子們融科學性、藝術性、知識性和互動性於一體,在趣味活動中探索科技奧秘,感受科技魅力,接受科普教育。

校園諮詢

「雙減」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

「同學們,你們知道王家壩水閘的作用嗎?」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在新掛牌的安徽阜南平安小學的一堂關於洪水防災減災的科普課上,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以及來自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的周虹主任作為支教志願者,以線上線下直播的方式,化身小學自然科學老師,以簡單易懂的語言,給學生們科普了王家壩水利工程科學治水的知識。而來自王家壩抗洪紀念館的胡夢茹老師,更是在紀念館現場結合展品,為同學們講解關於王家壩如何發揮抗洪泄洪作用的科普知識和代表了王家壩精神的感人故事。

這是一堂別開生面的關於水利水電工程的科學知識普及教育課。也是近年來中國平安一直堅持踐行教育公益行動,利用自身資源,組織全社會各行業專家學者,編制科技素養教材和捐贈科學實驗器材,面向全國中小學學生推行「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的一種新教育方式的嘗試。阜南縣龍泉平安小學是因2020年淮河王家壩開閘泄洪,在易地搬遷安置點新建的一所小學,也是中國平安計劃在全國近千所中小學實施「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的學校之一。2020年9月中國平安向阜南縣相關部門捐贈4000萬元,援建阜南縣龍泉平安小學,以幫助當地解決蓄洪區群眾搬遷後孩子的上學問題。

無獨有偶,今年7月,全國"雙減"工作推進會暨「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全體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全面系統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1]工作的意見,培育學生科學夢想。」而在此會議之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通過3-5年努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地。

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素質「種草」的關鍵期。科學教育並非新概念,但其內涵及教學實踐,在「雙減」之後必然有所不同。現實中,多少孩子曾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2],卻「淹沒」在題海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做好教育優化,是「雙減」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科學+教育,還是科學的教育方法?頂層設計已做好,但對於學校教學的實際,這道加法應該怎麼做?

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將「雙減」進行到底,這是中央進一步釋放的信號。長期以來,過重的學業負擔,壓得孩子們喘不過氣,也困擾着父母。然而,這樣的"內卷"並不利於學生們的身心和天性。

在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青少年科技教育志願者賈龍看來,推進教育改革,還有更深層次的一方面原因。

「這幾十年培養的人才確實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隨着科技發展的不斷進步以及各個領域新科技的產生,世界各國未來發展的競爭,最核心的還是科學技術和人才的競爭。」賈龍表示,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再不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應試教育培養的標準化人才滿足不了這種大變革。

科技成為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推動各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而科技的發展突破點仍然是教育。為此,對於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愈發凸顯。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往往來源於熱愛和好奇。全社會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科學知識的時間和空間環境,而當學生們的時間被做不完的「題海」占據,對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自然無從談起。

因此,如何在「雙減」之後,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是當下全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是「孵化」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素質的決定性階段,中小學校的科學教育質量對培養學生科學素質至關重要。

在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何善亮看來,科學教育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教育,而且是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本質的教育,涉及的內容及領域比較多。在小學階段,科學教育主要表現為科學課,初中階段則表現為生物、化學、物理、地理或綜合科學課程;到高中階段則是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

「更寬泛地說,信息科技、通用技術等課程,也都可以認為是科學教育。將技術與工程教育納入科學教育,也是國際科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他表示。

其實,早在2017年《小學科學教育課程標準》頒布後,科學課就已成為必修課。

不過,何善亮認為,不管還是科學教育做加法,還是科學教育改革,都和以往的科學教育不同。首要的就是政策上的重視程度,比如,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

「力爭用3至5年時間使中小學科學教育有大的突破性進展。」《意見》提出,從課程教材、實驗教學、師資培養、實踐活動、條件保障等方面部署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以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從實踐來看,科學課的開展,仍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比如,在小學階段,科學課的定位是一門「副課」,而在中學階段,又難免受「應試指揮棒」的影響。

「說實話對學校來說比較新穎,沒見過」,貴州省黔西市金碧鎮瓦廠小學教師楊潔說道。瓦廠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她的感慨背後,實則是科學教育如何嵌入現有教學體系的問題。

從資源上說,相關的設施配套也存在不均衡的情況,上好一門科學課的硬件和軟件,以及授課方式,也即「加法」怎麼做,需要各方探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