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龍江省氣象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黑龍江省氣象局黑龍江省行政區域內氣象工作管理機構,實行中國氣象局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雙重領導,既是中國氣象局的直屬單位,又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承擔全省氣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職能,負責全省氣象工作的組織管理,黑龍江省氣象局機關內設10個機構,12個直屬單位,13個市(地)氣象局(1個與地方共管市級氣象局),72個縣(區、市)氣象局。現有國家氣象編制人員1734人,地方編制人員147人。其中,博士7人,碩士學位[1]201人,正研級技術人員21人,副研級技術人員403人,中級技術人員809人。

機構簡介

目前,全省建有1個國家大氣本底站(龍鳳山), 1個國家氣候觀象台(五營),10個國家基準氣候站,27個國家基本氣象站,447個國家氣象觀測站,721個省級氣象觀測站,36個農業氣象觀測站,73個自動土壤水分測墒站,6個大氣成分觀測站,29個雷電觀測站,60個衛星定位導航氣象觀測站,1個大氣本底野外科學試驗基地,3個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4個國家高空氣象觀測站,15個國家天氣雷達站,1個國家氣象衛星地面站(佳木斯),5個國家空間天氣觀測站,1個國家衛星遙感校驗站,基本形成了地空天一體化協同觀測網。經過全省氣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黑龍江省氣象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工作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安全福祉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公共氣象服務滿意度自2009年已連續多年全國名列前茅。

當前,我省氣象工作主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黑龍江提出的「肩負着保障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國氣象局「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2]、全面加強氣象部門黨的建設」要求,找准結合點,做好氣象現代化建設和氣象服務保障。黑龍江省氣象局加快構築適應需求、結構完善、功能先進、保障有力的龍江特色氣象現代化體系,不斷提高天氣預測預報和公共氣象服務水平。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為開創龍江振興發展新局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氣象保障。

主要工作職責

1.制定地方氣象事業規劃、計劃,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及氣象業務建設的組織實施;行政區域內重要氣象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查;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活動進行指導、監督和行業管理。

2.按照職責權限審批氣象台站調整計劃;組織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資料的匯總、分發;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涉外氣象活動。

3.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對重大災害性天氣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監測、預報工作,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禦措施,並對重大氣象災害作出評價,為本級人民政府組織防禦氣象災害提供決策依據;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專業氣象預報的發布。

4.制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議案,並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管理、指導和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織管理雷電災害防禦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對可能遭受襲擊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它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的檢測工作。

5.負責向本級人民政府和同級有關部門提出利用、保護氣候資源和推廣應用氣候資源區劃等成果的建議;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

6.組織開展氣象法制宣傳教育,負責監督有關氣象法規的實施,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有關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承攬有關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7.統一領導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部門的計劃財務、機構編制、人事勞動、科研和培訓及業務建設等工作;會同地(市)人民政府對地(市)氣象機構實施以部門為主的雙重管理;協助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做好當地氣象部門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8.承攬中國氣象局和省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