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龍江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龍江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的五大連池市境內,地處小興安嶺山脈北麓、大沾河上游的沾河林業局經營區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7°57′54″~128°27′24″,北緯48°01′23″~48°46′45″,保護區成立於2001年,2009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211618公頃,屬於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1]

歷史沿革

黑龍江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2001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的省(部)級自然保護區。

2006年1月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黑龍江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的五大連池市境內,地處小興安嶺山脈北麓、大沾河[2]上游的沾河林業局經營區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7°57′54″~128°27′24″,北緯48°01′23″~48°46′45″。  

地質

黑龍江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構造上屬於古生代海西寧運動隆起褶皺斷裂帶之側翼,山體主要形成於洪積世末期,岩石以花崗岩為主,次為玄武岩。由於長期而又複雜的地質(風化和各種侵蝕應力)作用,逐漸被變化岩類的片麻岩替代,到中生代至侏羅紀層,又生成了頁岩砂岩,第三紀後,由於火山噴發的原因,造成了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廣泛分布。

地貌

該地地貌經過古生代的加里東運動、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和新生代的喜瑪拉雅運動奠定了基本格局。小興安嶺山脈走向總的為北東、北北東向,在本區山脈走向較亂,幾無明顯方向,分水嶺折曲較大。基本形成東南部高,西北部低,起伏不平的丘陵低山地貌。全區海拔最高為465m,最低為420m,起伏量45m,坡度在5°~10°之間。由於河水流蝕和沖積,多見有平坦寬谷和溝塘,加之夏季雨水過大、氣溫較低、蒸發量小,使得山腳低平地及沿河岸邊地表層潮濕,因此形成較大面積的濕地。

氣候

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緯度較高,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具有濕潤森林氣候的特點。由於受海洋環流和西伯利亞冷氣影響,四季明顯,冬季漫長而寒冷,多西北風;春來遲,解凍晚,風大,降水少;夏季短促炎熱,多東南風和大雨,降水量大而集中;秋季日照漸短,氣溫下降迅速,多大風和陰雨天氣,降水逐步減少。

視頻

黑龍江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航拍中國:航拍中國黑龍江大沾河濕地保護區
中國北方這片神奇富饒的綠洲——大沾河濕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