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黑眶蟾蜍動物名,[1]為無尾目,蟾蜍科,蟾蜍屬 。分布於中國境內的寧夏、四川、雲南、貴州、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其他分布在南亞、中南半島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以昆蟲為食。白天多隱蔽在土洞或牆縫中,晚上爬向河灘及水塘邊。 以昆蟲為食。
體形特徵
- 形體特點
個體較大,雄蟾體長平均63毫米,雌蟾為96毫米。頭部吻至上眼鹼內緣有黑色骨質脊棱。皮膚權粗糙,除頭頂部無疣,其它部位滿布大小不等的疣粒。耳後腺較大,長橢圓形。腹面密布小疣柱。所有疣上有黑棕色角刺。體色一般為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棕紅色花斑。腹面胸腹部的乳黃色上有深灰色花斑。
- 外觀描述
黑眶蟾蜍最大的外觀特徵就是自吻部開始有黑色骨質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瞼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故命名。體型中等至大型,顯現明顯的兩性異形 , 雄性平均體長50至60 mm 、 雌性則可達90 mm或以上。有多樣不同的體色,背部多為黃棕色或灰黑色等,上面布滿黑褐色的雜色花斑,腹部則為乳、黃色, 皮膚粗糙。吻端鈍圓,頭略寬,上下頷附近均有黑色線,單咽下內藏聲囊 。眼後有香腸狀的耳後腺 ,鼓膜顯著,除頭部外全身均布滿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質刺。在受驚嚇時除耳後腺會分泌出白色毒液外,全身疣粒亦會分泌出毒液以自衛。前肢較細長,後肢則較粗短,均呈圓形,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
生態習性
- 習性
黑眶蟾蜍的適應性強,能在不同環境下生存。主要棲身於闊葉林 、河邊草叢及農林等地,亦會出沒在人類活動的地區,如庭院及溝渠等 。全球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此外在香港 、 台灣及東南亞等地均有發現。 夜行性 ,日間主要躲藏在土洞及牆縫中休息,至晚間才外出尋找昆蟲為食,偶爾也吃蚯蚓等。少跳躍,多以爬行形式活動。在香港除了紅脖游蛇及眼鏡蛇因不受其毒液影響外,其它蛇類一般不選擇捕食黑眶蟾蜍。
-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相當長,但多是以春夏兩季為主(2-6月)。每到繁殖季節便成群聚集在較開闊的河邊交配 ,雄性發出高昂的「咯咯咯咯……」聲以吸引異性 。常發生群交現象,一群雄性圍抱着少數雌性,並進行體外受精 。 雌蟾多於流水或靜水中產卵 ,每次可達數千顆,成串念珠狀,黑色卵子則在透明膠質長串中,一般可達8 米以上。卵子在水中發育成黃棕色蝌蚪,蝌蚪亦有毒性,體色漸深並慢慢長出四肢及脊棱。
產卵季節隨地區不同而異,在爪哇終年產卵,廣州於2-3月間產卵,雲南西雙版納在4-5月產卵,在海南島11-12月產卵於深水坑內。卵帶內有卵兩行、受精後三日孵出。皮膚腺和耳後腺上的分泌物能製成蟾酥、藥用。其能消滅田間害蟲及防治蟻害,應禁止亂捕。蟾蜍的耳後腺及疣粒均藏毒液,把這些白色乳液加工可製成名貴中藥蟾酥,可用於解毒消腫等 。另外蟾蜍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製成的蟾衣亦有藥用效果。此外把黑眶蟾蜍除去內臟後加工製成的干蟾亦是中藥材的一種 。
- 特點
皮膚腺和耳後腺上的分泌物能製成蟾酥、藥用。能消滅 田間害蟲及防治蟻害,應禁止亂捕。
分類學
2006年所發表的兩棲類系統發生學研究將原本的蟾蜍屬(Bufo)重新調整,其中的黑框蟾蜍歸類於新設的一屬Duttaphrynus ,學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但在IUCN紅色名錄上則仍沿用較普遍的舊名Bufo melanostictus 。
核型研究
2n=22(18M+4SM),No.4,8為SM,No.11為主要NOR染色體,11qter有3種情形:①有副縊痕和小隨體;②有淺染末端無隨體;③無淺染末端和隨體。除11qter上有Ag-NOR外,一雄贍的部分4pper上也顯出Ag-NOR。結論:廣西黑眶贍蛛的核型與廣東、福建兩地的有差別,這種差別可能為不同地理種群所固有。No.11是主要NOR染色體,但No.11及Ag-NOR均存在多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