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熱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黑熱病又名內臟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本病特點為長期不規則發熱,肝脾腫大尤以脾大更為顯著,消瘦、貧血、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丙種球蛋白增多。調查顯示,最近6年,在西部六省新疆、甘肅、內蒙、陝西、山西和四川呈散發態勢,每年新發生的病例數在400例左右,其中新疆、甘肅和四川三省新發病例占全國新發病例的90%以上。[1]
目錄
流行病學
- 分布:解放前我國黑熱病流行的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河北、陝西、山西、遼寧、甘肅、新疆、青海、湖北、四川、熱河、察哈爾、蒙古、西康等省。
- 傳染源:傳染源包括病人和狗。犬內臟利什曼病是由犬利曼原蟲引起的。根據國內研究,犬內臟利什曼病和人黑熱病的分布,在很多地方是平行的。
- 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白蛉作為傳染媒介進行傳播。
- 流行特徵:本病主要見於農村。
發病機理
白蛉叮咬後,原發性皮膚病變很難見到。利什曼原蟲進入人體後即被網狀內皮系統的巨噬細胞吞噬。原蟲被吞噬後,在吞噬細胞中寄生分裂並繁殖。寄生的細胞破裂後,原蟲釋出,又被新的巨噬細胞吞噬。由於網狀內皮系統增生,肝、脾、淋巴結等均呈現腫大,骨髓增生。[2]
病理改變
脾腫大最為突出,脾髓質多為含有利什曼原蟲的網狀內皮細胞所取代,馬氏小體因受壓而萎縮。肝內枯否氏細胞增生並含大量利什曼體。除上述器官組織外,朵氏利什曼原蟲也可見於胸腔積液,前列腺液,扁桃腺,口、鼻、眼分泌物,以及糞尿中;這些部位和組織液雖可找見利什曼原蟲,但無重要流行病學意義。[3]
臨床表現
潛伏期
由於患者被自然感染的白蛉叮咬日期難定,故黑熱病的潛伏期一般不易確定。根據鍾氏本人在實驗室意外感染黑熱病時,其潛伏期為三個半月(鍾惠瀾,1931)。作為正常自願者李懿征醫師,曾接受犬利什曼原蟲鞭毛體接種,經過五個半月的潛伏期後,顯示黑熱病早期典型症狀,並在其骨髓中找到利什曼體(鍾惠瀾,1940)。
臨床表現
黑熱病臨床表現典型者,不難確診。
- 發熱:最為常見,多伴有大汗,小兒可驚厥。1/3病例的熱型酷似傷寒,l/3病例呈雙峰熱型。還有一些病人突發稽留型高熱,以後轉變為不規則熱型或間歇熱型。
- 肝脾腫大:脾大尤為明顯。甘肅省衛生廳(1987)對1164例患者的分析,脾腫大占98.9%。
實驗室檢查
- 血象: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完全可有貧血。
- 病原學檢查:為確診本病的之最可靠方法,主要是通過骨髓、淋巴結穿刺,進行塗片染色,在顯微鏡下檢LD小體。
診斷鑑別
診斷標準
- 流行病學史。
- 驗室診斷 從患者的組織或血液中查到利什曼原蟲是確診黑熱病的可靠依據。
常用的方法是行骨髓、肝、脾、淋巴結穿刺活檢進行塗片或病理切片檢查。
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傷寒、結核病、瘧疾、布氏桿菌病、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相鑑別。
併發症
黑熱病嚴重的併發症有以下幾種:
- 走馬疳或稱壞死性口腔炎:患者口腔粘膜及其附近組織呈快速壞死,常由齒齦與頰粘膜開始,迅速波及鼻、上齶、下頜、眼眶及咽部,甚至可能穿孔。
- 急性粒細胞缺乏症:急性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的出現,與黑熱病病程長短,嚴重程度,肝脾腫大程度,或已經存在的貧血和白細胞減少程度均不呈平行關係。
- 肺炎:多見於兒童患者。臨床表現雖如一般肺炎,但起病多兇猛,發熱可達4l℃。呼吸困難、紫紺、循環衰竭、昏迷、驚厥皆不少見。
疾病預後
預後與早期診斷,早期特效治療有很大關係。
疾病治療
一般治療
病人應臥床休息,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應加強口腔衛生及護理。嚴重病人特別是合併急性粒細胞或走馬疳者,最好住單人房間,居室紫外線消毒以防交叉感染。一般情況差者可予輸血。[4]
化學治療
- 葡萄糖酸銻鈉:一般採用6日療法,總劑量按體重計算(一般用量為:成人總量為120~150mg/kg,兒童的總劑量為200~240mg/kg,均分6次給藥,每日1次肌肉或靜脈注射。
- 兩性黴素B:(AmB)0.5mg(/kg.d)×14d;AmB 毒性較大,常引起發熱、貧血、腎損害、低血鉀及心肌損害等。大劑量可致永久性腎損害,小劑量毒性低。目前認為<20mg/kg對黑熱病患者是安全的。WHO推薦的總劑量是1~3g(於忠省,1997)。
併發症的治療
凡有走馬疳,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肺炎的患者,應及時給予足夠的抗生素治療,需要時可多次少量輸新鮮血並注射丙種球蛋白。
疾病預防
- 及時治療病人。
- 發現病犬,應予以殺滅。
- 切斷傳播途徑 消滅白蛉。
- 個人防護 防止白蛉叮咬.
專家觀點
- 在白蛉季節到上述流行地區要重視個人防護。
- 黑熱病是我國「傳染病法」中規定的乙類傳染病,近年來主要發生在新疆、內蒙等6個省、自治區。當地的流行情況,當地的防疫部門最了解,當地醫療機構的醫療經驗也比較豐富,患者最好在當地治療。
視頻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