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框藍閃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框藍閃蝶

圖片來自sbike

科學分類

界 :   動物界Animalia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   昆蟲綱Insecta

目 :   鱗翅目Lepidoptera

科 :   蛺蝶科Nymphalidae

屬 :   摩爾福蝶屬Morpho

種 :   黑框藍閃蝶M. peleides

黑框藍閃蝶((學名:Morpho peleides)又譯作黑框藍魔爾浮蝶,,英文:Common Morpho)又譯作黑框藍魔爾浮蝶,是屬於蛺蝶科閃蝶屬之中,海倫閃蝶的一個[[亞種]Cassildé, C., Blandin, P. Pierre, J. & T. Bourgoin. 2010. Phylogeny of the genus Morpho Fabricius, 1807, revisited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Bull. Soc. ent. Fr., 115: 225-250. (英文)</ref>。廣泛分佈於新熱帶界之中南美洲一帶,包括巴拿馬西印度群島哥倫比亞一帶[1][2]

形態

黑框藍閃蝶翅展長7.5-20厘米。色彩鮮艷,花紋相當複雜。前足相當退化,短小無爪。 前翅R脈5條,常共柄。卵呈多種形狀,如半圓球形、饅頭形、香瓜形或缽形。幼蟲頭上常有突起,體節上有枝刺,腹足趾鉤1至3序中列式。蛹為垂蛹。雄閃蝶的翅上有絢麗的金屬般光澤,這與其翅膀上有各種形狀的鱗片有關,閃蝶的鱗片結構複雜,細微結構是由多層立體的柵欄構成,類似於百葉窗,只是其結構遠比百葉窗複雜。當光線照射到翅上時,會產生折射、反射和繞射等物理現象。於是閃蝶翅上的複雜結構在光學作用下產生了彩虹般的絢麗色彩。當一群閃蝶在雨林中飛舞時,便閃耀出藍色、綠色、紫色的金屬光澤。翅的底面具有成列的眼狀斑紋。

成蝶展翅95-120毫米。翅膀背面有鮮明的金屬藍色,雄蝶的比雌蝶更藍,前後翅外緣皆有寬厚的暗色邊,前翅前緣近軀體亦漸變純黑色。波浪形的翅外緣凹入部份有小白邊。翅膀腹面底色褐色,有若干個套黃圈的黑圈眼紋,雙翅黑色的外緣有細斑線紋[2]

生活習性

黑框藍閃蝶和其他鱗翅目昆蟲一樣,也是完全變態。生活史包括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期。由卵至成蟲的整個生命周期只有115天。它們的卵呈半球形,幼蟲具有明顯的彩色"毛叢",且通常有一個尾叉,類似眼蝶的幼蟲。幼蟲一般群集生活,取食各種攀緣植物,特別是豆科植物,一般幼蟲以雙子葉植物的葉子為食,若遇到危險,它會從體內的腺體發出刺激性氣味,驅走捕食者。蛹的頭部和翅上有各種突起,屬於帶蛹。以發霉果實的汁液為食物,特別喜歡芒果奇異果荔枝。毛蟲是同類相食的。毛蟲呈赤褐色,有綠色的斑紋。黑框藍閃蝶會聚集在一起,以對抗掠食者。

參考文獻

  1. Kollar, 1850. Beiträge zur Insecten-Fauna von Neu-Granada und Venezuela Denkschr. Akad. Wiss. Wien. 1 : 356
  2. 2.0 2.1 David j. Carter. 世界彩蝶與飛蛾圖鑑. 台灣: 貓頭鷹出版社. 2008: 149. ISBN 9789866651083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