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葆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葆同 | |
---|---|
出生 | 1921年5月 |
民族 | 漢族 |
職業 | 科學家 |
黃葆同(1921年5月 - 2005年9月6日)男,出生於上海市,中國著名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進行過生漆結構和乾燥機理研究,新高分子合成,乙丙橡膠新催化、活化體系研究等。共混型熱塑彈性體和聚乙烯接枝PDMS增進耐磨性獲得專利;利用共晶和極性/極性相互作用原理,設計增容劑,使聚烯烴/極性聚合物共混為新材料;並深入研究體系的界面和結晶行為。進行乙烯(丙烯)/α—烯烴共聚和丙烯序貫聚合規律和聚合物結構研究。
2005年9月6日上午7時因病在長春病逝,享年84歲。
生平介紹
黃葆同,1921年5月生於上海,其祖父曾任清代湖南提學使、湖北道台,家裡可稱是官宦之家。只是到 了他父親這一輩,家道中落。黃葆同的母親出身望族。1940年,南洋中學畢業的黃葆同入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1942年他又轉入重慶中央大學化學系,1944年黃葆同獲理學學士,同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化學系。
抗日戰爭結束後黃葆同與許多熱血青年一樣胸懷科學救國之志,但社會上一片混亂景象,黃葆同開始思索知識分子的出路,最後黃葆同決定出國去念書。可當時黃葆同作為一名舊政腐的公務員,黃葆同的工資很低,家裡姐妹七人,還有母親。黃葆同要養家,微薄的工資只夠用來吃飯,就連姐妹們讀書的費用也都要靠各自的獎學金來維持。出國留學只有靠自己去籌錢。就在這時,黃葆同的姨母資助他一些手飾作為留學的資金。黃葆同於1947年10月飄洋過海,去美國求學。
黃葆同在美國期間,得到克薩斯農工學院攻讀有機學,他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每月還要寄二三十美元回家貼補家用。黃葆同在獲得有機化學碩士學位後,黃葆同轉到紐約布魯克倫理工學院主修有機化學、輔修高分子化學,並於1952年獲化學博士學位。在這年秋天,黃葆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塑料研究室工作,當時普林斯頓大學優越的科研環境,厚實的理論知識,使黃葆同在有機化學和高分子化學研究中得以施展才華,接連發表多篇有影響學術論文,受到當時化學界的重視,被吸收為美國化學學會和兩具榮譽學會的會員。
在美國期間,黃葆同還參加兩個在美的中 國留學生進步組織--中國學生基督教協會和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後來還擔任了兩個組織的紐約區會主席。由於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參與了解新中國的情況,號召留學生回中國參加建設。1952年獲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1951年5月,當黃葆同開始辦理回中國手續時,美國當局竟以「居留證過期」為藉口,不許他回中國,把他送到愛利斯島拘留所監禁起來。然而,這一切黃葆同認為,更堅定了他回中國的決心。四個月後,黃葆同經保釋,在管制條件下走出愛利斯島,回到普林斯頓大學塑料研究室工作。這期間,他結識了在普林斯頓紡織研究所工作的中國姑娘馮之榴,他們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二人於1953年結婚。直到1954年,中國在日內瓦會議上取得了外交的勝利,周恩來總理點名要黃葆同等一批中國科學家回國,使許多滯留在美國的愛國科學家解脫羈絆,得到回中國簽證。1955年4月,黃先生和夫人馮之榴回中國。
黃葆同高分子化學家
黃葆同回中國後就開展了異丙苯自動氧化和生漆的研究,對各地生漆成分進行了鑑定,提出被認為具有優異性能的中國國寶生漆乾燥機理為漆酶下的漆酚氧化和側鏈雙鍵自動氧化的結合。任研究室主任時,對室里兩大項目--順丁橡膠和F46,協助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里做了組織工作。他組織領導了耐高溫高分子、氟乙烯單體合成、自由基低溫聚合、耐高溫航空有機玻璃等研究。
1964年黃葆同任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為適應中國國家建設需要,黃葆同組織領導了耐高溫高分子、氟乙烯單體合成、耐高溫航空有機玻璃等研究。
中國文革大革命開始後,黃葆同雖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整天忙着寫檢查,但仍和同志們一起開展了乙丙橡膠新催化劑的研究,並打破文獻框框,採用廉價中國資源研究出具有中國特點的五九酸釩新催化劑體系,黃葆同在1979年以來研究以聚烯烴為組份的多相聚合物,包括共混和嵌段、接枝合成及其用於共混增容。 黃葆同高分子化學家
共混型熱塑彈性體和聚乙烯接枝PDMS增進耐磨性獲得專利;利用共晶和極性/極性相互作用原理, 設計增容劑, 使聚烯烴/極性聚合物共混為新材料;並深入研究體系的界面和結晶行為。進行乙烯(丙烯)/α—烯烴共聚和丙烯序貫聚合規律和聚合物結構研究。用非穩態擴散動力學概念研究了齊格勒-納塔非均相催化劑共聚機理。開展了可溶性鋯茂和鈦茂催化劑下的 烯烴(共)聚合研究。
黃葆同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發了極低密度聚乙烯;發展了一個含SiO2的載體催化劑;開發了一個無規聚丙烯催化劑(獲中國國家專利)。就烯烴序貫聚合中是否得到工業上據稱的「嵌段共聚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非均相催化劑下烯烴聚合中的單體非穩態擴散動力學,可預測共聚行為,解釋共聚「異常現象」,得到了實驗的驗證。
黃葆同在20世紀80年代末,首次發現在茂鈦/MAO下丙烯可視溫度而聚合為全同、無規或間同構型;在橋聯雙核茂鈦下催化乙烯聚合可直接得到工業上希望得到的寬或雙峰分子量分布聚乙烯。組裡開展了以聚合物為大配體的高分子載體催化劑的研究,活性優異;高聚物配體鈦催化劑同樣適用於間同聚苯乙烯的聚合(獲中國國家專利)。1988年開始有機-無機核殼複合型茂金屬催化劑的研究,以及茂稀土作催化劑的極性單體聚合。後來開展了層狀硅酸鹽插層烯烴聚合納米材料的研究。
黃葆同的小組與馮之榴教授領導的小組同時首先在中國系統地開展了多相聚合物的基礎研究工作。對產量最大的聚烯烴和多種常用極性聚合物共混的增容問題進行了集中的研究;在國內首次應用大分子單體概念和聚合機理轉換的新合成方法;提出了「一線穿」共聚物概念。首次合成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段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與乙烯的共混物有良好耐磨性能(獲中國國家專利)。
1991年黃葆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78歲時侯的黃葆同,仍堅持上半天班,其餘時間便忙着寫東西,聯繫業務,出書以及幫助研究生修改論文等。黃葆同於2005年9月6日逝世。
成就
黃葆同的五九酸釩新催化劑體系,曾獲中科院一等發明獎。黃葆同的合成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段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研的究成果獲2000年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並在第二屆東亞高分子大會的報告中作了初步總結。發表學術論文170篇,申請或獲得專利7項。黃葆同組織主編了《絡合催化合成橡膠》、《烯烴、雙烯烴配位聚合進展》、《英漢·漢英高分子詞彙》、《茂金屬催化劑及其烯烴聚合物》。
還應邀為美國《聚合物大百科全書》撰寫了茂金屬催化劑和聚合的兩個專題。組織翻譯了《聚合物合成和表徵技術》、《聚異戊二烯橡膠》兩本專著。黃葆同在乙丙聚合組開展了新催化劑/活化劑的研究,這一成果曾獲中科院發明一等獎。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黃葆同先後開展了烯烴聚合和多相聚合物增容方面的研究工作。
作品
黃葆同為中國高分子科學培養了19名碩士生,20名博士生(含博士後3名)。黃葆同生前歷任吉林省政協委員,第六、七、八屆中國人大代表,中國化學會理事、常務理事,高分子專業委員會委員,應用化學專業委員會主委,省、市化學會副理事長,市科協副主席,《高分子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等5個學術期刊的編委或顧問,《應用化學》主編,《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olym.Chem.Ed.》(美)顧問委員會成員;中國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化學組成員。
個人貢獻
生物方面
黃葆同在烯烴Ziegler -Natta聚合方面的貢獻:在鈦載體催化劑研究中提出在烯烴共聚中加入α-烯烴反應加速這一現象的擴散控制理論;黃葆同和他的同事與英國、美國學者共同澄清烯烴序貫聚合中是否有嵌段結構這一工業實踐中的基本問題;提出烯烴/雙烯烴橡膠共聚「一線穿」結構的概念;黃葆同在中國較早開展了茂金屬催化劑烯烴聚先這一當代高分子研究最重要的新課題。
多相聚合物方
面黃葆同在多相聚合物方面的貢獻:黃葆同和他的同事首先在中國開展了熱塑性彈性體的研究,直到放大推廣。對最大量的高聚物烯烴與廣泛存在的極性聚合物的共混進行了系統研究工作,並着重二者間的增容機理,尤其是介面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介面的方法和介面結構以及增容的新概念。
評價
追求真理、崇尚知識、忠心報國
黃葆同院士是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大家尊敬的高分子化學家、教育家。追求真理、崇尚知識、忠心報國是其一生的真實寫照。1921年5月1日,黃葆同在上海出生,早年留學美國並獲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後,黃葆同決心返回祖國,施展才華。
1951年當黃先生開始辦理回國手續時,美國當局以「居留證過期」為藉口,將他拘捕,關押在紐約口外的愛利斯島拘留所。他與當局據理相爭,經過美國朋友相助,黃先生才回到學校。1955年4月,黃葆同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20世紀70年代,黃葆同先生針對國家需求主持開展了「乙丙橡膠新催化劑活化劑」的研究,開拓出具有我國特色的新催化劑體系,並親自帶隊到蘭州、南京進行中試實驗。該項研究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
黃葆同先生嚴謹治學,理論基礎紮實,為我國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碩士、博士,即使在病重住院的情況下,還為青年學生審閱批改論文稿件。
父親不許浪費一粒米、一滴水
「我的父親生活節儉,小到一粒米、一滴水,都不許浪費。他用錢很仔細,對有困難的學生一直慷慨解囊。他樂於助人的風格影響着我們,我自愧不如。父親交友廣泛,從普通農民到國際友人,從學生到知名學術界同行,他都一視同仁,沒有等級之分。」昨日,黃葆同院士的長子談起父親時眼含熱淚。
「父親性格開朗,豁達樂觀,平易近人。從小到大,父親一貫是信任我們的,對我們的工作總是鼓勵。他的事業心、他樂觀向上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