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河流域高效輕簡化植棉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黃河流域高效輕簡化植棉技術黃河流域作為我國三大產棉區之一,棉花種植主要依靠傳統精耕細作,管理繁瑣、用工多、效益低,嚴重阻礙棉花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一、技術名稱

黃河流域高效輕簡化植棉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自2008年以來,山東棉花研究中心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等單位相繼開展了輕簡化植棉關鍵技術研究,研發出精量播種減免間定苗、密植化控簡化整枝、科學運籌水肥藥實現輕簡管理、高效脫葉催熟實現集中成熟採收等關鍵技術,特別是突破黃河流域棉區棉花[1]南以集中成熟的瓶頸問題,集成建立了適宜該區應用的棉花高效輕簡化栽培技術,實現了在產量不減的前提下,減少用工和物化產品投入,輕簡節本、提質增效效果明顯。主要技術內容於2019年6月通過了中國農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認為該技術先進實用,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被納入為山東省地方標準發布實施。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1)機械代替人工作業。利用機械整地、鋪膜播種、植保、中耕施肥、收穫、拔柴和秸稈還田等,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應與規模化種植、組織化服務相結合,並努力提高機械裝備水平。

(2)精量播種減免間苗定苗。採用成熟度好、發芽率高的精加工脫絨包衣種子,以精播機按照76厘米等行距播種,每公頃用種量11-15公斤,一穴播1-2粒種子,出苗後及時放苗,並通過放苗靈活控制棉苗數量,不疏苗、間苗、定苗。還可利用機械在播種時膜上自動打孔和覆土,實現自然出苗,免除放苗工序。

(3)除草劑代替人工除草。採用除草劑並配合地膜覆蓋控制棉田雜草,宜採取整地、施肥和噴除草劑一體化作業: 棉田整平後,每公頃用48%氟樂靈乳油1500-1600毫升,兌水600-700 公斤,均勻噴灑地表,然後通過耘地或耙耮混土。播種後,每公頃再用50%乙草胺乳油1050-1500毫升,兌水500-700公斤,或60%丁草胺乳油1500-2000毫升,兌水600-700公斤均勻噴灑播種床,然後蓋膜,防治多年生和一 年生雜草。

(4)簡化施肥、中耕和培土。採用控釋氮肥(釋放期90天),高產田每公頃施195公斤控釋氮(純N),磷肥[2](P2O5)90-105公斤,鉀肥(K2O)105-120公斤,播種前一次性條施於土壤耕層10厘米以下;中、低產田每公頃施90公斤控釋氮(純N)、90公斤速效氮,磷、鉀肥用量和使用方法同高產田。在盛蕾期與中耕、除草、破膜、培土結合起來採用機械一次完成。

(5)合理密植,簡化整枝。中等密度(4.5萬-6.0萬株/公頃)下採用粗整枝,即在大部分棉株出現1-2個果枝時,將第1果枝以下的葉枝和主莖葉全部去掉(「擼褲腿」),以後只打頂,不進行其它整枝。高密度(7.5萬-9.0萬株/公頃)下免整枝,只在7月15-20日打頂即可。按照少量多次、前輕後重的原則加強化控,中等和高密度條件下最終株高分別控制在100-120厘米和80-100厘米。

(6)脫葉催熟,集中收花。於10月初且氣溫穩定在18-20℃、田間吐絮率達到60%以上時,每公頃採用50%噻苯隆可濕性粉劑300-450克和40%乙烯利水劑2250-3000毫升混合噴施葉面,噴藥兩周後人工集中摘拾,兩周後再摘拾一次即可。有條件的地方提倡採用機械一次收花。

(7)殘膜回收。選用厚度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覆蓋,於6月底7月初採用人工揭膜回收,亦或在整地之後播種之前採用專用殘膜回收機械回收。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棉花高效輕簡化栽培技術省工節本增效明顯,已在黃河流域棉區得到較大範圍推廣應用。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0 年12 月,該技術在黃河流域棉區累計推廣3000多萬畝,占總植棉面積的30~50%,其中2020年已覆蓋該區植棉面積的50%以上,應用規模和占比總體呈逐年擴大趨勢。

傳統種植模式相比,高效輕簡化植棉技術平均增產皮棉5~10%,用工減少15~20%,物化投入減少8~10%,平均每畝增收300元以上,輕簡節本、提質增效的作用明顯。

以該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棉花輕簡化豐產栽培技術體系」獲得2017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6/2017年度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

三、適宜區域

該技術適合黃河流域棉區一熟春棉。

四、注意事項

(1)要注重機械耕整地質量,達到土細、土松、上虛下實,底墒足和播種層墒情好。

(2)精量播種實現「行勻、穴均、苗勻、苗齊」 是構建「增密壯株型」群體的基礎和保障,要全面落實精量播種技術要求,確保群體構建和「集中成熟」目標實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