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1277件/套、珍貴文物1件/套,舉辦展覽1個,開展教育活動3次,參觀人數1萬人次。
簡介
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位於巴彥淖爾市黃河濕地公園,河套灌區引水總乾渠臨河城區段南岸,臨河金川大橋南橋頭西,屬雙河區境內。
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於2013年11月18日向社會開放。坐南朝北,東西長230米,南北寬10米。展館中部由序廳和多功能報告廳組成,占地近3000平方米。整體造型像一隻展翅起飛的鴻雁。博物館外圍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原石浮雕[1],由東向西展現了十個板塊的內容,分別是:大禹治水、秦漢移民、北魏黃河航運開發、大唐中興、晚清王同春水利開發、傅作義領導的五原戰役、歡慶解放、舊灌區改造、灌排配套與節水型社會建設。外牆中間門斗上刻的是博物館的Logo,既是龍的形狀,又是黃河與河套灌區的象徵。
進入博物館,北牆是博物館館賦,與序廳前言相呼應,簡潔明了地介紹了博物館的意義及黃河的形成。博物館瀏覽重點要看兩個「3」:以黃河流域和河套灌區水利建設衍生的文化界定展覽的內容,突出「三大主題」(黃河水利文化是華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河套水利文化是河套文化的核心,「總干」精神是河套人民精神家園的核心);按歷史順序編排布設三大板塊(輝煌燦爛的黃河水利文化」板塊,從黃河形成至清朝末期;「開拓進取的河套灌區」板塊,從秦漢至建國初期;「薪火傳承的河套水利事業」板塊,從建國初期至今)。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通過展台、觸屏電腦以及學術報告大廳對黃河水利文化的發展成就和精神財富進行集中展示。共展出文物790件,古籍文獻水利100多套,還有大量的文字資料、圖表和不可移動文物影像資料。
「輝煌燦爛的黃河水利文化」板塊以黃河發育、形成及河事水利為主線,充分展示水利技術進步、建設發展、管理經驗和文化創新,同時對衍生的文學、藝術、宗教、哲學[2]及其他各業的發展繁榮進行概括性的反映。
「開拓進取的河套灌區」板塊以黃河流域灌溉面積最大的河套灌區為對象,通過對其悠久的演變歷史、傳奇的開發模式,獨特的水利技術和成熟的管理經驗的展示,總結黃河水利文化發展繁榮的普遍規律。
「薪火傳承的河套水利事業」板塊以新中國成立後河套灌區人民在水利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精神財富為重點,展示和剖析「總干」精神的形成歷程、豐富內涵、時代意義,集中展現黃河水利文化精神動力的無窮魅力。
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聘請中國水利史學會會長譚徐明、蘭州大學副校長潘保田、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王建平、自治區水利廳原水科院院長陳耳東和自治區政協農牧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銀星為博物館研究員。迄今,已完成「黃河形成與演化」新課題研究。五個深課題:「黃河流域姓氏族徽初探」、「元、明時期黃河流域水利管理機構沿革」、「黃河流域蒙古民族風俗禮儀」、「河套北假地區開發歷史演化」、「河套灌區發展規劃的科學精神」列入計劃。
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自開放以來,日均遊客接待300人,節假日日均接待遊客量1000人以上。從開館至今先後接待過省部級領導、廳局級領導約500人。接待了蒙古國、西班牙、拉美8國等國際代表團。黃河水利文化博物館為全國中小學生節水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基地,開放以來7000多名中小學生先後接受了節水科技培訓。
開放時間
9:00——16:30,每周二閉館。博物館的講解員可用蒙、漢、英三種語言講解,9點30分和15點30分各安排兩場義務講解,其他時間為有償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