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州檔案館
![]() |
黃南州檔案館(青海省黃南州檔案局館)成立於,是集中統一保管黃南州直屬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檔案資料的國家綜合性檔案館,是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晉升為省一級檔案館。2003年3月成立現行文件查閱服務中心。2003年被評為示範檔案館。
地址
黃南州檔案館位於同仁縣隆務鎮夏瓊路16號。
機構簡介
黃南州檔案館總建築面積255平方米,檔案館庫房設在州委辦公樓一樓,建築面積123平方米,現有館藏檔案資料36654卷(冊),館藏檔案資料的歷史跨度70餘年。保存有照片、名人檔案,本地特色的地質、礦藏檔案,文書檔案,會計檔案,科技檔案及資料等。還有少量的民國檔案[1]。館藏檔案以紙質為主,還包括錄音、照片、光盤等載體的檔案。
近幾年,黃南州檔案館積極參與編史修志工作,先後編輯出版了《黃南州志》、《中共黃南黨史大事記》、《黃南州組織史資料》等多部史料書籍。檔案人員還分別擔任了《澤庫縣誌》、《黃南年鑑》的主編、副主編。編制了一整套新的檢索工具,有《檔案案卷目錄》、《檔案全引目錄》以及分類目錄等,在提供利用工作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黃南州檔案館在館藏歷史照片檔案中,為歷次州慶活動舉辦州情教育展覽,重大紀念活動,法制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提供了服務,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應;館藏檔案為解決個人工齡計算、工資待遇、遺屬生活費發放等問題,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相關資訊
國際檔案日|青海省黃南州一批珍貴檔案見證崢嶸發展史
6月9日,系第15個「國際檔案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紅色檔案宣講活動8日在黃南州尖扎縣啟動,展出了一批不同時期的《黨章》《憲法》[2]以及印章、像章、地圖、照片、選票、糧票、紀念章等珍貴檔案。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上述活動以「走進黃南紅色檔案資源的保護利用」為主線,通過組織參觀上百件紅色檔案展覽,瀏覽反映黃南建政以來發展歷程的圖片,贈送《風帆高揚》口述檔案資料,觀看《忠魂頌歌》《穿越火線》《今昔之感》等三部口述檔案短片,參與檔案知識搶答,舉行紅色文藝演出等,全方位闡釋檔案作為重要信息資源和獨特文化遺產的深刻內涵。
據悉,上述展陳的檔案中,包括抗美援朝老兵梁洪泉捐贈給當地檔案部門的多件珍貴的檔案。梁洪泉也為《忠魂頌歌》的主人公。
青海省黃南州委常委、秘書長何杰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旨在倡導挖掘好、利用好身邊紅色資源,用鮮活的檔案去鼓舞人、教育人、引領人,教育引導民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汲取前行的力量。
何杰表示,要記錄好、留存好、保管好、利用好黃南檔案資源,並要以紅色檔案載體唱響時代之歌。
參考文獻
- 移至 ↑ 檔案知識 | 民國檔案修復的技術和方法,搜狐,2022-09-11
- 移至 ↑ 法律法規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文),搜狐,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