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岡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黃岡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黃岡市文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由黃岡市各文藝家協會、各縣市區文聯和產(行)業系統文聯(文協)組成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文藝家及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黃岡市文聯下屬有作協、美協、書協、音協、舞協、民協和攝影協7家協會[1] 組組,水力、電力、郵電三家企業文協,《鄂東文學》編輯部、《東坡赤壁詩詞》編輯部和黃岡市書畫院。

文聯概況

黃岡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最初成立於1952年,全稱為黃岡地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由當時的團地委書記梅白同志兼任。1988年黃岡市文聯實際上是恢復成立,仍沿襲黃岡地區文聯的名稱,由當時的地委宣傳部副部長丁永淮同志兼任文聯主席,由龔伯送、黃才欽先後擔任常務副主席,章華榮、熊文祥、查竹生任兼職副主席,胡耀武任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吳建忠任副秘書長。1996年5月地改市,黃岡地區文聯更名為黃岡市文聯。1997年8月,熊文祥同志擔任文聯主席。1999年元月黃岡市文聯召開建市的首屆文代會,對原文聯班子實行換屆選舉,選舉熊文祥為市文聯主席,黃才欽、胡耀武為常務副主席,章華榮、王浩洪、陳幼林為兼職副主席。

內設機構

文聯機關內設辦公室和文藝部兩個科室,共有幹部10人(退休1人);文聯辦公地點在黃州體育路13號。黃岡市共有國家級各文藝家協會會員[2]39人,省級各文藝家協會會員426人,本市文藝家協會會員共計795人,東坡赤壁詩社社員1500餘人。

黃岡市文聯自恢復成立以來,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成立之初,市文聯沒有辦公地點、辦公用品、幹部住房和交通工具,靠租用市文化局一間辦公室和一桌兩椅辦公,行政編制也只有2人。通過十多年的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組織人力物力,編輯出版了辭書《鄂東文藝家詞典》、《當代詩詞家大詞典》、《中國當代電影經營管理者英才集》、《黃岡同鄉通訊錄》(為市政府「一字工程」)和長篇報告文學《純粹的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爭取財政和社會的支持,改變了文聯一窮二白的面貌。黃岡市文聯已擁有1200m2的辦公兼住宅大樓,擁有一台桑塔納轎車和比較現代的辦公設施,行政編制由原來的2人增加到8人,財政撥款由原來的1萬多元增加到13萬元,固定資產近90萬元。

黃岡市文聯近幾年來始終圍繞出作品、出人才開展業務建設。在小說創作上,推出了小說作家劉醒龍、何存中、丁永淮、熊文祥、周濯街、吳洪激、楊行恭、程小成、繆益鵬、袁行先、鄭能新、游江干、江清明、羅茂林等人,其中劉醒龍獲魯迅文學獎,何存中、周濯街獲湖北省文聯文藝明星獎。在詩歌、散文創作上,推出了熊明修、向武華、耕夫、李磊、王樂元、許小武、丁淑萍、周火烈等人,其中熊明修、向武華、李磊、許小武的詩歌和周火烈的散文在全省影響較大,並多次在全國獲獎。在戲劇創作上,推出了熊文祥、王春泉等人,其中熊文祥的戲劇創作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並多次獲獎。在美術創作上,推出了王開元、劉應宗、王金石、謝伯齊、劉清世、馮松濤、楊明等人,其中王開元的版畫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和全省美展,是全省優秀青年版畫家。在音樂創作上,推出了邱克、許明、胡耀武等人,其中胡耀武的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在文學評論上,推出了丁永淮、沈嘉達、夏元明、王浩洪、陳明剛等人,其中丁永淮是全省着名詩評家。

文學藝術家的知名度是由各自的作品奠定的。這些年來,黃岡市創作的優秀作品有劉醒龍的中篇小說《村支書》、《鳳凰琴》,何存中的中篇小說《畫眉深淺》、《正果》,周濯街的長篇小說《造字之神——創頡》,吳洪激的長篇小說《五祖傳燈錄》,熊文祥的長篇小說《蒲松齡傳奇》,繆益鵬的短篇小說《六月六》,程小成的中篇小說《書記要來》,袁先行的短篇小說《背影》,鄭能新的小小說《一斤茶葉》,羅茂林的小小說《六那個燦爛的下午》,熊明修的詩集《犁耙飄香》,熊文祥的戲劇《趙英娘》、《魂斷深宮》、《思情記》,胡耀武的音樂作品《小窗小屋》、《攙着媽媽回家》,丁永淮的文學評論着作《賀敬之詩歌論》、《詩之論》,王開元的版畫作品《無聲的夕陽》、《列陣》、《黑地》、《田園之七》,王金石的巨畫《鄂東將軍圖》,汪彥淮的攝影作品《光與影》、《視點》。

視頻

黃岡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相關視頻

「歡聚吧 第一百個春天」中國文聯原創歌曲演唱會
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17春節大聯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