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子仁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麻子仁丸

組成

麻子仁杏仁芍藥大黃炒枳實炙厚朴[1]

麻子仁丸
原圖鏈接 

功能

潤腸通便,和裏回津[2]


主治

趺陽脈(及足背動脈的脈博,為胃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因胃氣強,約束其脾,不化津液,故大便難)。

臨床經驗

常習便秘、老人便秘、萎縮腎、夜尿、痔核等。

說明

所謂脾約之證,即胃強脾弱。因胃中邪熱盛而腸乾枯。故大便堅而糞粒小,有如羊屎;並因脾弱受約束,不化津液,水獨下行,故尿利頻數;見之於脈,則為浮而濇。此大便難、小便數、脈浮濇等三者,為本證最重要的主徵。本症患者大多為老人、及體質虛弱者。並大多體液缺少,皮膚呈現乾燥。方中大黃、枳實、厚朴等三味,即小承氣湯,瀉下通便;麻子仁與杏仁,多脂粘滑,功能潤腸;亦即瀉下藥與潤腸藥並用,再加芍藥以養陰和裏,使瀉而不峻,潤而不膩,為緩下之良劑。

臨床加減

一、痔瘡便秘: 加黃連、升麻、桃仁、當歸。 二、大便難者: 加當歸、芒硝。 三、燥熱傷津: 加栝蔞仁、柏子仁。 四、痔瘡出血: 加地榆、槐花。

禁忌

腸胃消化力薄,大便虛秘者,婦女懷孕者。

參考來源

  1. 清朝.汪訒庵. 湯頭歌訣處方箋. 武陵出版社: 林聰富. 民國79年1月 : 109–110頁 (繁體中文). 麻子仁丸 
  2. 科達製藥公司編輯小組. 常用方劑選輯. 科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陳裕昌 . 民國85年7月 : 116頁 (繁體中文). 麻子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