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麵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麵窩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麵窩[1] [2],是湖北省武漢的地方性小吃之一。

簡介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地方小吃,一般武漢人喜歡早上吃麵窩,酥脆的口感讓人吃了之後回味無窮,而且面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多吃麵窩對人體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麵窩,是一種炸制而成的麵食,外觀焦黃;俯視呈環狀,側視呈凹狀,四周厚而中間有一窩洞,故而武漢人稱它為麵窩[3]

炸時用的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將混合米漿舀入面窩勺,在中間一刮,撒上芝麻,然後下鍋,下凹處因麵漿多,所以肥厚,中央因為鐵勺中央凸起而沒有沾漿,故形成一個空洞,炸成後像個圓圈和美國人喜歡吃的甜甜圈有些形似。成品呈焦黃色,撕開後,面窩內部為白色。

苕面窩

武漢人稱甜薯為苕,將甜薯切成小丁然後裹漿放入制面窩的鐵勺中油炸成型後起鍋,成品即是苕面窩

苕面窩,是武漢地方性小吃之一,跟武漢另一種小吃麵窩差不多,不同的是把紅薯(武漢稱)加入到面窩中,它也屬於面窩的一種,也是一種可口的油炸小吃。

炸時用的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將那種混合漿舀入面窩勺,在中間一刮,然後下鍋,下凹處因麵漿多,所以肥厚,炸成後像個圓圈圈。

特色是色澤金黃,呈圓窩式,中間薄焦酥,邊圈厚柔軟,味正,含有蔥、姜、芝麻香,香甜爽口。

製作方法

麵窩原料

做法(一)

1.準備好大米,洗凈、浸泡6小時。

2.準備好黃豆,洗凈,提前浸泡透,大米和黃豆倒入攪拌機,加入適量(沒過食材)冷水,攪拌成混合黃豆米漿。

3.攪拌好的黃豆米漿倒入微波飯煲中。

4.準備好生薑香蔥。洗凈、切細粒備用。

5.生薑粒倒入米漿中,加入適量鹽。

6.加入香蔥,拌勻成濃稠適度的黃豆米漿,鍋中油熱,放入面窩勺,燒熱,倒掉面窩勺中的熱油,撒入適量芝麻粒。

7.淋入適量豆米漿(中間凸起出不要有麵漿)。

8.將面窩勺放入滾油中,大火炸制。

9.面窩表面金黃。

10.面窩底部受熱後,開始脫離面窩勺。

11.將面窩翻一面煎炸,順勢舀兩勺米漿倒入面窩勺,放入油鍋中,並將鍋中炸好的面窩夾出瀝油。

12.炸好的面窩,里酥外嫩,香酥可口。

做法(二)

1.紅薯去皮切成八九毫米見方的小丁塊。

2.加麵粉,蔥花,胡椒,雞精,鹽。

3.慢慢點清水攪拌成糊,水太多的話掛不成糊,少了也均不開,所以水一定要慢慢加。

4.平底鍋下油燒溫熱後下料用筷子抺勻攤平。油要沒過材料。

5.中小火煎透,大火收至焦黃即可。

參考資料

  1. 面窩的做法和配方 武漢特色小吃在家做,每日頭條,2015-12-14
  2. 麵窩,下廚房
  3. 面窩-形似麵包圈的湖北風味小吃. [201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