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西熱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麥西熱甫又稱麥西來甫,是維吾爾族的一種含舞蹈的一系列傳統表演藝術。麥西熱甫源自阿拉伯語,維吾爾語意為「聚會、場所」,是古代維吾爾族先民祭祀、祈福、慶典活動的遺存和發展。

2010年11月15日,經正在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麥西熱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意即麥西熱甫的存續狀況受到威脅,需制訂專門計劃進行急需保護.

特徵

中亞撥弦樂器熱瓦甫,多用於演奏麥西熱甫(圖為阿富汗熱瓦甫,熱瓦甫流行於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以及阿富汗人民間) 不同的麥西熱甫,有不同文化功能區別,其前綴詞因而不同,如,闊克(青春姑娘)麥西熱甫、托依(婚禮)麥西熱甫、開依提(懲誡)麥西熱甫等等;根據生產生活和傳統節日需要,通常麥西熱甫在室外場院舉辦,參加者有由現場群眾推選的「依給提比西」(司儀)、巡視官、執行官、法官、執行人、及民間藝人,有組織有程序地進行。一大特點是沒有觀眾和演員的區別,每個人都是參與者。

完整的麥西熱甫包含一系列傳統表演藝術,如戲劇、音樂、舞蹈、口頭文學、民間藝術、雜技、飲食文化和遊戲。麥西熱甫活動中的最綜合的藝術形式是維吾爾木卡姆,它融合了歌唱、舞蹈和娛樂。依靠技藝精湛的表演者和熟知內涵的司儀,麥西熱甫的傳承也賴於廣大維吾爾民眾的參與者。

各種麥西熱甫活動不一定要演唱木卡姆,以『摘遍』的方式挑出片斷,但對於木卡姆而言,麥西熱甫是最主要表現場合;換句話說,維吾爾族文化中,麥西熱甫是典型的民間文化空間,像個大容器裝盛維吾爾歌舞藝術、是「綠洲生活的『經典時刻』,是族群『見面』和『通過』的文化之門...是綠洲上的『歡樂頌』和『狂歡節』,是綠洲上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

麥西熱甫唱詞多短小,節奏歡快,舞蹈隨鼓點趨熱烈。麥西熱甫充分反映維吾爾族積極、向上、樂觀、幽默的天性。麥西熱甫可能源於鄂爾渾回鶻汗國時期的某種儀式(公元9世紀回鶻人從漠北西遷至綠洲農耕定居),包括勝利慶祝、物品交換、歌舞娛樂、戰爭動員、政治結盟、祭拜天地祖先等系列活動納到草原上的盛大聚會。麥西熱甫也無時間限制,刀郎維吾爾人的麥西熱甫以「有數百人參與其中,並且經常可持續一整晚」而著名[2]

視頻

麥西熱甫 相關視頻

舞蹈麥西熱甫
吐魯番karhuja麥西熱甫

參考文獻

  1.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麥西熱甫,華夏經緯網,2016-06-07
  2. 維吾爾刀郎麥西熱甫,凱發k娛樂備用網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