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凱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粗體文字

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1936年8月29日—2018年8月25日)是美國政治家、共和黨重量級人物,現為亞利桑那州資深聯邦參議員,屬於黨內的「溫和派」,曾於2008年參選過美國總統。[1]   

麥凱恩生於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父親小約翰•席德尼•麥凱恩(John Sidney McCain Jr.)和祖父老約翰•席德尼•麥凱恩(John Sidney McCain Sr.)皆曾晉階至美國海軍上將,並共同成為編號DDG-56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約翰•席德尼•麥凱恩號」(USS John S. McCain)的冠名緣由。麥凱恩在維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德里亞聖公會中學和安那波利斯的美國海軍學院接受教育。他接着擔任海軍的飛行員,在越戰執行戰鬥任務,被俘並拘禁了長達五年半的時間,也使他成為全國知名人物。[2]   

獲釋回國後,麥凱恩在1982年當選亞利桑那州第一選區的聯邦眾議員,並在1986年當選該州聯邦參議員。他目前已經連任至第四屆參議員任期了。[3]

麥凱恩在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曾經角逐共和黨的提名,但被喬治•沃克•布什擊敗。2007年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並在初選中迅速擊敗黨內對手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最終在與民主黨的奧巴馬參議員的對決中落敗。[4]

生平簡介

1936年,麥凱恩出生在巴拿馬的一個美國海軍軍官家庭。1951年,他隨家人返回美國,進入私立學校讀書。追隨祖父與父親的腳步,麥凱恩進入了軍隊。他喜歡拳擊,在訓練中展現出了許多領導技能。1958年,他從海軍軍官學校畢業。

麥凱恩的戰鬥生涯始於1967年,那時他30歲。他在越南戰爭中擔任戰鬥機飛行員,在執行第23次轟炸任務時飛機被擊落。他受了很重的傷,被帶到臭名昭著的「河內希爾頓」監獄囚禁折磨。他在那裡待了將近六年的時間,期間有兩次單獨監禁。被釋後他作為英雄回到美國。

1981年,麥凱恩從海軍退役,開始了政治生涯。他花了四年時間為亞利桑那州地方政治服務,1986年成為州參議員。1992年,1998年和2004年選舉期間,他因多數人的支持再度當選參議員。在工作期間,他努力修復與越南的關係。

2000年,麥凱恩投身總統大選,角逐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雖贏得新罕布什爾州的勝利,但終究不敵小布什而敗北。2004年贏得民主黨提名的克里曾一度考慮邀請麥凱恩作為副總統候選人,以期整合中間派的選票,但他最終選擇了愛德華茲。

2008年,麥凱恩再度投入總統大選,這次他順利獲得共和黨提名,與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對決。他的競選口號是「國家優先」(Country First)。然而,由於經濟危機、伊拉克戰事和小布什個人聲譽的影響, 麥凱恩從一開始就處於劣勢。有美國新聞界教父之稱的David Broder, 把麥凱恩拒打種族牌,作為奧巴馬2008年勝選的三大因素之一。所以,奧巴馬能夠順利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總統,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和人民的支持以外,也要感謝麥凱恩這樣的把國家和社會整體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的正直的政治家。2017年7月25日,在動過腦部手術後僅兩周,他專程返回華盛頓,頂住共和黨內、特別是來自白宮的壓力,在7月28日凌晨時分,為保留奧巴馬健保投下關鍵一票,為他特立獨行的政治生涯劃下一個大寫的句號。

2018年8月25日,約翰•麥凱恩因腦腫瘤去世,享年81歲,葬禮於9月2日舉行。

早年生涯

麥凱恩生於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一個名為"Coco Solo"的美國海軍基地。儘管生於美國境外,他的雙親皆為美國公民、並且在出生時皆已取得公民籍,這代表麥凱恩仍有資格參選總統。 他的祖父曾在1945年二戰的沖繩島戰役中指揮海軍飛行隊。他的母親為蘿伯塔•萊特。麥凱恩就讀了位於亞歷山德里亞的聖公會中學並且於1954年畢業。在那年秋天,如同祖父和父親選擇的道路,麥凱恩進入了美國海軍學院就讀,並且在1958年畢業。在1965年,麥凱恩與一名來自費城的女模特兒卡羅•西普結婚,不過兩人後來在1980年4月2日離婚。

軍事生涯

在從安那波利斯畢業後,麥凱恩先後前往位於佛羅里達州彭薩克拉以及德州的柯柏斯克里斯提(Corpus Christi)的海軍飛行基地接受訓練,在柯柏斯克里斯提的一次練習飛行中麥凱恩的飛機發生意外墜落至柯柏斯克里斯提灣,但麥凱恩僥倖逃生只受到了輕傷。最後他終於畢業,並且進入海軍的輕型攻擊部隊。

越戰煉獄

麥凱恩出身軍人世家,他的祖輩參加過美國歷史上自印第安人戰爭、獨立革命到越戰以來的每一次戰爭,祖父和父親還是美國唯一的父子海軍四星上將。麥凱恩出生在巴拿馬運河區的美軍基地里,成年之前基本上是在各處的海軍基地中度過的。[5]

爺爺是海軍上將,爸爸是海軍上將,自己怎能不努力做將軍?然而,年輕時的麥凱恩並不是勤學上進的青年。他在海軍學院成績平平,常常酗酒、鬥毆、泡妞,在近900名畢業生中,他以倒數第五的成績畢業,未能進入駕駛戰鬥機的精英飛行員團隊。在一次飛行訓練中,他駕駛單座「空中掠奪者」攻擊機墜入得克薩斯的科珀斯克里斯蒂灣,幸虧及時彈出座艙脫險。一年後他在歐洲駕駛飛機割斷了電線,造成西班牙南部停電。[6]

1967年7月29日,在越南參戰的超級航母「福萊斯特」號飛行甲板上,麥凱恩又一次僥倖逃過一起重大爆炸事故,但在救助其他飛行員時被彈片擊傷。3個月後,麥凱恩受命駕駛攻擊機轟炸布滿防空火力的河內發電廠,飛機被蘇制防空導彈擊中。他從飛機中彈射出時折斷了雙臂和一條腿,落入市內的白竹湖中被俘。後來他被帶到美軍戲稱為「河內希爾頓」的戰俘營中。由於麥凱恩拒絕提供越方想要的情報,審訊中他經常被拷打至昏迷。這時麥凱恩也由籍籍無名的飛行員一下登上了美國報紙的頭條。[7]

當越方得知麥凱恩的父親是海軍上將後開始給他治療,但手術失誤造成他永久性殘疾。他的體重驟減23公斤,頭髮全白,一度奄奄一息,被獄友認為活不過一周。此時麥凱恩的父親被任命為美軍越南戰區總司令,作為宣傳攻勢的一部分,越方提出可以釋放麥凱恩。儘管飽受折磨,但他不願讓獄友感到絕望,也不願父親背負輿論壓力,麥凱恩選擇遵守美軍有關應按被俘時間先後獲釋的條例,拒絕出獄。為此他吃了更多苦頭,曾企圖自殺,但被看守發現。最終他在一份反美自白書上簽字。直到1973年3月《巴黎和平協議》簽署的兩個月後,他才隨美國其他戰俘一起獲釋。[8]

最正直的愛國者

麥凱恩並不完美。他脾氣暴躁,經常發火;在國會說話刻薄,時不時會罵人。但麥凱恩和一般政客不同的是,他從不避諱自己身上的缺陷和曾犯下的錯誤,而是努力用行動去彌補這些缺憾。麥凱恩承認在海軍的頭幾年,自己好賭、好美色,沒有認真學習,飛行成績未達標,沒有被分配到精英分隊。他還曾捲入政治資金醜聞「基廷五人案」,受到國會調查,這件事成為他政治生涯最不光彩的經歷。但恰恰也是此案刺激了麥凱恩,讓他在之後的幾十年投身競選資金監管改革領域,成為他正直品格的典範。[9]

「基廷五人案」發生在1980年代,加州一家名為「林肯儲貸協會」的金融機構從1983年麥凱恩第一次當選眾議員開始就多次為他籌集競選資金。後來,「林肯儲貸協會」因高危投資活動面臨調查,協會主席查爾斯• 基廷(Charles Keating)找到麥凱恩和另外四個同樣接受過捐款的參議員,要求他們向監管機構施壓,阻撓政府接管林肯儲貸協會的可能。在被稱為「基廷五人」的五個參議員中,麥凱恩是最猶豫的一個。他拒絕去舊金山和監管機構見面,被基廷形容為「膽小如鼠」。不過,最終這五人確實對監管人員形成了一定壓力。1989年,這一事件遭到曝光,參議院道德委員會最終雖判定麥凱恩並未做出不當行為,但批評他在此事中「缺乏判斷力」。[10]

麥凱恩不願過多提及「基廷五人案」。他曾說過:「我依然認為我在那些會面中沒有做什麼錯事。但我的確不應該參與那次會面。」他認為捲入「基廷五人案」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錯誤。但他也從這件事中看到了競選資金監管漏洞所導致的危害。為了治理政治獻金泛濫,他開始為競選資金監管問題奔走。在麥凱恩的推動下,200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兩黨競選改革法》,規定個人向政黨全國委員會捐款不得超過2.85萬美元,向州一級政黨委員會捐款不得超過1萬美元,並禁止兩黨收取「軟錢」( 硬錢是直接為競選服務的資金,接受監管;軟錢是支持者自願提供的黨建費用,不受監管)。[11]

他還是個直言不諱的人,2008年參加競選時,他的競選巴士就被稱為「直言快巴」(Straight Talk Express)。麥凱恩曾多次擊2008年大選時擊敗自己的對手奧巴馬,稱他的外交政策太糟糕,更在媒體採訪中表示:「我一直都是對的,他(奧巴馬)一直都是錯的。」但他對於對手的批評從來只限於政策上的分歧,不會上升到個人層面。2008年的競選集會上,一名麥凱恩的支持者表示奧巴馬是阿拉伯人,麥凱恩當場打斷了她,並說道:「不,女士。 他是一個體面的、顧家的男人,我們只是在一些問題上有分歧。」在敗給了奧巴馬後,麥凱恩有風度地承認落敗,也沒有因為私人情感不分是非地阻撓民主黨的政策。他在敗選後參加深夜脫口秀《今夜秀》(Tonight Show)時,更拿這件事來開玩笑,說自己「 睡得像個嬰兒般:睡兩個鐘頭,然後起床哭一下,然後又睡兩個鐘頭。」在最後的告別信中,麥凱恩寫道:「十年前共同競選時,敗給你(奧巴馬)是我的榮幸。我想用大選當晚感受到的對美國人強大的信念與你告別」。[12]

他的這種豁達和風度也體現在戰後對越南的態度。在經歷多年的折磨後,麥凱恩沒有帶着一顆仇恨之心,而是對飽受戰亂之苦的越南人更加抱以同情。麥凱恩一直致力於改善美國和越南間的關係。他通過人道主義活動,如消除戰爭遺留的爆炸物、搜尋失蹤人員、協助殘疾人等推動越美關係正常化。1994年,美國參議院批准了麥凱恩和參議員約翰•克里提出的決議,呼籲結束對越南的經濟制裁。在麥凱恩病逝後的第二天,越南官方通訊社《越南共產黨中央機關報》刊登了越南駐美大使何金玉的採訪,何金玉高度讚揚麥凱恩對美越關係做出的貢獻。[13]

「他為人幽默,但也會暴怒,他曾口出惡言,但也具有政治家的風範。他勇敢而誠實。他是個愛國者。」聯邦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這樣悼念麥凱恩。麥凱恩也因此被《金融時報》形容為美國政壇過去半個世紀最具鮮明個性的政治家。有人把麥凱恩視為國會的象徵,稱他忠於國家,而非黨派利益,是忠實的權力制衡者,更是正直的愛國者。[14]

視頻

  • 美國鷹派鬥士-約翰麥凱恩

參考文獻

  1. [1]約翰.麥凱恩.豆瓣電影.
  2. [2]約翰.麥凱恩.豆瓣電影.
  3. [3]約翰.麥凱恩.豆瓣電影.
  4. [4]約翰.麥凱恩.豆瓣電影.
  5. [5]美國政壇「獨行客」約翰•麥凱恩 .
  6. [6]美國政壇「獨行客」約翰•麥凱恩 .
  7. [7]美國政壇「獨行客」約翰•麥凱恩 .
  8. [8]美國政壇「獨行客」約翰•麥凱恩 .
  9. [9]正直者不死 約翰•麥凱恩 .
  10. [10]正直者不死 約翰•麥凱恩 .
  11. [11]正直者不死 約翰•麥凱恩 .
  12. [12]正直者不死 約翰•麥凱恩 .
  13. [13]正直者不死 約翰•麥凱恩 .
  14. [14]正直者不死 約翰•麥凱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