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鹿死誰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鹿死誰手
lù sǐ shuí shǒu

近義詞決一雌雄 明爭暗鬥 龍爭虎鬥

反義詞和平共處 和衷共濟

出 處 :《晉書

體 裁成語

屬 於 :中性詞

鹿死誰手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拼音為lù sǐ shuí shǒu,意思是原比喻不知政權會落在誰的手裡。現在也泛指在競賽中不知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出自《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石勒載記下》。

原文

《晉書·石勒載記》: 勒因饗高句麗、宇文屋孤使,酒酣,謂徐光曰:「朕方自古開基何等主也?」對曰:「陛下神武籌略邁於高皇,雄藝卓犖超絕魏祖,自三王已來無可比也,其軒轅之亞乎!」勒笑曰:「人豈不自知,卿言亦以太過。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朕當在二劉之間耳,軒轅豈所擬乎!」其群臣皆頓首稱萬歲。[1]

譯文

有一天,他設宴招待高麗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會兒說:「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高祖,卓越的本領又賽過魏太祖,從三王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帝第二吧!」石勒聽後笑着說:「人怎麼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說的也太過分了。我如果遇見漢高祖劉邦,一定做他的部下,聽從他的命令,只是和韓信彭越爭個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劉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決雌雄,較量高下,未知『鹿死誰手』?」

典故

東晉末期,中國北方出現了五個強盛的少數民族,先後建立了十六個國家,這種情況在歷史上被稱為「五胡十六國」,他們入侵華夏大地,幾乎將漢人滅族,史稱「五胡亂華夏」。十六國的國主各有一番經歷,都不是輕輕鬆鬆就開創了基業。其中經歷最為奇特的,當數後趙國主石勒。他是由奴隸變成皇帝的中國第一人。

石勒字世龍,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他身體強壯,膽子很大,從小就對騎馬射箭感興趣。他屬於少數民族,在二十多歲時就被晉朝官吏掠賣到山東當了奴隸。後來,他與汲桑等人起來造反,聚集了一伙人。汲桑死後,石勒帶領手下人投奔了匈奴人劉淵。劉淵認為石勒才能出眾,就封他為將軍。

石勒壯健有膽力,雄武好騎射,喜歡儒家文化。跟隨流民帥汲桑,投靠成都王司馬穎部將公師藩。八王之亂後,投靠漢光文帝劉淵。重用名臣張賓,以襄國為根據地,消滅王彌、幽州王浚、并州劉琨、冀州邵續、遼西段匹磾的割據勢力,占據幽并冀州之地。靳准發動平陽政變後,正式與劉曜決裂。光初二年(319年),自稱趙王,定都襄國,西取關中,東擒苟晞和曹嶷,滅亡前趙,南掠晉土,北侵代國,令後趙成為北方最強的國家,實行多項措施,推動了文教和經濟的發展。

一天,高麗使臣來到後趙朝賀,石勒設宴歡迎。在宴會上,石勒想到自己創下這麼大的基業,連外國也承認,非常高興,於是乘着酒興向大臣徐光問道:「我的功勞與歷史上哪個君王能夠相提並論?」徐光是臣子,就趁機恭維他,說道:「陛下又有智又有勇,君王中的漢高祖、人臣中的曹操都比不上您。自古以來的帝王,哪個能和您相提並論呢!」

石勒明知這是誇大之詞,就笑笑說道:「你的話太誇張了。一個人要緊的是有自知之明。我如果遇到漢高祖劉邦,一定不會和他作對,而是心甘情願地做他的部下,為他效力,和韓信、彭越一樣建立功勳。我如果遇到漢光武帝劉秀,則會與他爭個高低,看看誰的本事強,可就不知道鹿死誰手,天下被哪個得到了。」

後趙的臣子聽到石勒的這番話,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的君主既不自傲,又有遠大的志向。

視頻

鹿死誰手

參考資料

  1. 石勒載記(6),三秋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