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鴨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鴨肪
圖片來源

中文學名:鴨肪

別 稱:鶩肪、鴨脂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雁形目

科:鴨科

屬:鴨屬

種:家鴨

鴨肪,別名:鶩肪鴨脂

為鴨科動物家鴨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採收和儲藏:宰殺後剖腹取脂肪,熬油,放涼。[1]

形態特徵

家鴨,家禽。嘴長而扁平,頸長,體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鴨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殼、黑褐等不同。公鴨頸部多黑色而有金綠色光澤,且叫聲嘶啞。腳矮,前3趾有蹼,後1趾略小。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鴨喜合群,膽怯。無飛翔力,善游泳。主食穀類、蔬菜、魚蟲等。

資源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飼養,定型的3個類型為北京鴨、金定鴨(卵用麻鴨)、高腳鴨(卵肉兼用型)。

性狀

性狀鑑別,本品在30℃左右呈淡黃色液體,隨溫度降低而漸變稠至凝固,呈淡黃色固體。質較細膩,有特殊的鴨油香氣。

性味

味甘;性平[2]

歸經

脾經[3]

鴨肪的功效與作用

消瘰散結;利水消腫。主瘰癧;水腫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塗敷。

附方

①治瘰癧汁出不止:鴨脂調半夏末敷之。(《永類鈐方》)

②治蚯吲瘺:鴨脂三兩,胡粉二兩,巴豆(去殼,細研,去油盡)半兩。上三味,先鎔脂, 入二味末調如膏。每日三、五度,塗瘡上。(《聖濟總錄》鴨脂膏)

各家論述

《別錄》:主風(風一作氣)虛寒熱,水腫。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鴨肪 ,寶芝林中藥網
  2. 鴨肪 ,中醫館
  3. 鴨肪 ,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