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
圖片來自itsfun

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或作「花不香,鳥不鳴,男無義,女無情」為近代中國大陸流傳、描述臺灣的一句諺語,二戰後被剛到臺灣的散文作家引用,創作改寫為「清朝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甲午戰爭後寫在奏摺裡安慰慈禧太后的」,並刊登至中華日報副刊。之後被廣泛受到引用,包括論文、政治人物言論、教學教材,以及電影文案等。

背景

清朝時期

1683年,康熙時命施琅出兵臺灣,擊敗明鄭後,清朝官方曾對臺灣棄留進行辯論,反對者提出:「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足共守。日費天府金錢而無益,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矣」等對台灣的負面評價。康熙帝本人起初也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1]。於此同時,支持「留台」的施琅在《恭陳台灣棄留疏》中說台灣「……備見野沃土膏,物產利薄,耕桑並耦,魚鹽滋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茲則木棉盛出,經織不乏。且舟帆四達,絲縷踵至,飭禁雖嚴,終難杜絕。實肥饒之區,險阻之域……」,他的意見後來獲得康熙皇帝和清朝政府採納,將台灣收歸版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