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鱷魚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鱷魚龜(鱷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世界最大的淡水龜之一、有淡水動物王者之稱,分為兩大種類,俗稱大鱷與小鱷,大鱷又名真鱷龜(產自北美洲美國東南部),小鱷又名擬鱷龜、有四個亞種,分別是北美,佛州,南美,中美。常見的有北美和佛州,其中佛州因一些人為原因價格較貴。因體型大且攻擊性強,除了短吻鱷較少有天敵。曾由於人類的獵殺失去棲息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成易危物種[1]

分布範圍

它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美國南部、中部地區和中美洲,以美國東南部為盛。Miami是鱷龜的重要原產區。鱷龜在美國因分布的地區不同,有「南龜」和「北龜」之稱,其體色分為「黃背」和「黑背」2種,黃背鱷龜耐高溫,黑背鱷龜耐低溫。中國主要從Florida引進,品種除很少量的大鱷龜外,絕大部分為小鱷龜,分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海南廣東廣西湖南山東四川[2]

生活習性

鱷龜是食肉動物,也會吃腐食。其食性廣而雜,小魚小龍蝦,各種貝類及各種水果蔬菜等都是其獵食的對象,野外個體還會捕食蛇類,鳥類。

在美國密歇根州,幼龜甚至會吃植物。它們一般會在缺乏食物的情況下或是夏天才會如此。當它們成熟時,它們會變成雜食性,對魚類的數量並不構成威脅。漁民盛讚它們捕魚的能力(用舌頭引誘獵物)。小魚往往是幼龜的食物來源。它們差不多任何東西也會吃下。它們主要是吃魚類及死魚、無脊椎動物、腐肉及兩棲動物,也會吃蛇或其他龜,亦會吃鳥。飼養下的大鱷龜會吃任何肉類,包括牛肉、雞肉及豬肉[3],但要先引誘大鱷龜「開食」。成年的大鱷龜也曾獵食細小的鱷魚。


外形特徵

鱷龜長相酷似鱷魚,集龜和鱷魚於一體,故稱鱷龜。其頭部較粗大,不能完全縮入殼內,脖短而粗壯,領背長有褐色肉刺,眼細小,嘴巴上下頜較小,吻尖,尾巴尖而長,兩邊具棱,棱上長有肉突刺,尾背前邊三分之二處有一條鱗皮狀隆起棱背,並呈鋸齒口狀,背殼很薄,上皮以棕褐色為主,偶爾棕黃色,背部具有三條模糊棱,並有放射狀斑紋,後緣呈齒狀,腹部白色,偶有小黑斑點,幼時黑色,四肢粗壯,肌肉發達,爪子尖而有力,善於爬行[4]

鱷龜背甲最長可達70CM以上,在人工飼養下正常生長停止在40CM左右。體重:80KG以上,曾有達200KG的記錄。它保持了原始龜的特徵,嘴巴、背甲盾片、紅舌都異常奇特,頭和頸上有許多肉突,龜殼長而厚,背上有3條凸起的縱走稜脊,盾片呈棕褐色,13塊盾片就像13座小山連綿起伏,呈縱橫3行排列,背甲的邊緣有許多像鋸齒狀的突起,使它們的外觀像是穿上裝甲的恐龍。他們與擬鱷龜不同,龜殼上有三行棘。它們呈實灰色、褐色、金黃色、黑色或橄欖綠色(很多時都有一層藻類覆蓋)。眼睛周圍有散開的黃色斑紋,長在口的兩側,小而有神,且有星星狀的肉質「睫毛」。真鱷龜的舌上長有一個鮮紅色且分叉的蠕蟲狀的肉突,通過中間的圓形肌肉與舌頭相連。兩端能夠自由伸縮活動,舌頭形狀像蠕蟲,用來誘食魚類。它們會安靜的趴伏在水中不動,張開嘴耐心等待獵物。它們的舌頭會模仿蠕蟲的動作,吸引獵物游到它們的口中。當獵物進到口中,它們就會急速合口,完成埋伏。它的尾巴又細又長堅硬得像鋼鞭一般,與其它龜不同的是它的頭和腳不能縮入殼內。

保護級別

由於過度捕捉和販賣,正瀕臨滅絕。世界野生生物聯盟報告顯示:在瀕於絕種的世界珍稀生物排名中,大鱷龜名列第六位(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一、黑犀牛,二、大熊貓,三、東南亞虎,四、大鱷魚,五、金璽草,六、大鱷龜,七、玳瑁海龜,八、大葉桃花心木,九、綠頰鸚鵡,十、馬可鯊)。北美大鱷龜早已成為世界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紅皮書名錄中的重要成員之一[5]

視頻

鱷魚龜 相關視頻

鱷魚龜
鱷魚龜的速度有多快?一條活泥鰍放下去,瞬間消失不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