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般》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

原文

郁離子之市,見壞宅而哭之慟。或曰:「是猶可葺與?」郁離子曰:「有魯般、王爾則可也,而今亡矣夫,誰與謀之?吾聞宅壞而棟不撓者可葺,今其棟與梁皆朽且折矣,舉之則覆,不可觸已,不如姑仍之,則甍桷之未解者猶有所附,以待能者。苟振而摧之,將歸咎於葺者,弗可當也。況葺宅必新其材,間其蠹腐,其外完而中潰者悉屏之,不束椽以為楹,不斫柱以為椽。其取材也,惟其良,不問其所產。楓、柟、松、栝、杉、櫧、柞、檀無所不收,大者為棟為梁,小者為杙為栭,曲者為枅,直者為楹,長者為榱,短者為梲,非空中而液身者,無所不用。今醫閭之大木竭矣,規矩無恆,工失其度,斧鋸刀鑿,不知所裁,桂、樟、柟、櫨,剪為樵薪,雖有魯般、王爾不能輒施其巧,而況於無之乎?吾何為而不悲也?」

譯文

郁離子走到鬧市,看見一座房屋壞了,就哭得很傷心。有人問:「這個樣子還可以修整嗎?」郁離子回答說:「如果有魯般,王爾那樣的能工巧匠就可以修了,但他們都早已死了,誰能修整呢?我聽說房屋壞了而棟樑不彎曲的還可以修復,如今棟樑都快要朽斷了,一動它就會塌下來,不可觸動了,不如暫且保持原狀,那樣屋脊上的方木椽子未開的地方還有所倚附,而等待能修的工匠。現在如果振動並摧毀了它,將歸罪於修繕者,承擔不起啊!況且修理房屋必須改用新材料,間隔開那些被蛀腐的部分,那些外表完好而內里潰壞的應全部廢除,不能捆起椽子當楹柱使用,也不能砍了柱子當椽子用。選取材料,只要是質地良好的,不管它是哪裡產的。楓、楠、松、橋、櫧、柞、檀,無所不取,大的材料做棟樑,小的材料做小木樁,或者做斗拱,彎的做柱上的橫木,直的做楹柱,長的做屋椽,短的做樑上的短柱,只要不是空心並爛了身淌水的,都有可用之處。如今修造里巷大門的大樹全用盡了,方正無常,工匠失去了他的尺度(標準),使用、鋸、刀、鑿,不知怎麼栽截木料,把桂、樟、楠、櫨等上好木料,截成劈柴用,這樣即使有魯般、王爾這樣的工匠,也難以施展他們的技巧,而何況又沒有他們呢?這叫我怎能不感到悲傷呢?

寓意

國無棟樑,大宅將傾。要使房屋堅固,用才需具匠心。「工匠」們必須善於識材、合理用材,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則故事揭示了統治者行將崩潰的政治局面,那搖搖欲墜的「壞宅」,正是統治者即將垮台的形象寫照。作者以木材喻人才,提出用賢使能要據其才之大小,量才使用。倘若「焚琴煮鶴」,亂用人材,國無棟樑,工匠們又失去了法度,大宅將傾,即使「魯般、王爾」再現,也無濟於事

作者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似《莊子》的語言風格,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

視頻

魯般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