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班挑女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班挑女婿》是一則民間故事。民間故事其特徵之一為時代久遠,往往伴隨着人類的成長曆程而經久不衰[1]。口頭傳播,民間故事大都以口頭形式傳播。

正文

傳說魯班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名叫莊姜。莊姜長到十五歲,出落得象朵桃花。裁縫刺繡,樣樣精通;吟詩作賦,無一不曉。魯班夫婦視如掌上明珠,想挑個合適的徒弟做女婿。

魯班有三個徒弟:一個叫虎英,一個叫靈澤,還有一個叫泰山。

慕名拜魯班學藝的人很多,魯班對徒弟要求很嚴。頭一乍練基本功,春季里每人必須砍伐九百九十九裸大樹,夏季必須削好九百九十九根車軸,秋季里必須鋸成九百九十九塊木板,冬季里必須鑿出九百九十九塊石頭。有些人受不了這個苦,溜回去了,有些人沒完成交給的活兒,被辭退了。大浪淘金,所以只剩下三個人。

招誰為婿呢?魯班心裡雖然有了譜,但沒最後拿定主意。跟女兒一商量,莊姜說:「誰的手藝超過了父親,俺便嫁他。」魯班想,能趕上我的手藝就不錯了,那一個超得過?但轉念一想,女兒的話也有道理,於是決定考一下三個徒弟。

魯班已經傳了四種絕技:一是蓋房,無論樓台亭榭,還是殿堂閣室,都千雕萬刻,形態各異。二是造車,木人木馬,自動行走。三是制鳥,栩栩如生,會振翅而飛。四是雕石,禽蟲花卉,五彩繽紛。

魯班把三個徒弟叫到堂前,限他們各自仿照「四絕」,分別用一天一夜造件東西,並讓莊姜監工。

第五天清晨,魯班親自驗收。

虎英造的房子模型是一座涼亭,雖然跟魯班所傳一模一樣,但樣式非常簡單。制的木馬車,雖能自動行走,但象只烏龜在爬。造的木鳥,飛到一房高,再也上不去了。石頭上雕的圖案,是只縮脖子鼓眼睛的青蛙,似乎在向魯班示威。魯斑看後,搖了搖頭。

泰山制的四件,魯班一瞧便皺起了雙眉。房子模型雖然樣式華麗,但魯班所教沒這種樣式。下邊象樓,上邊象廟,似乎沒到頂。制出木馬車,雖然能疾飛,但木人的頭不會動,總朝一個方向發呆。木鳥雖會在半空里盤旋,但不時發出吱吱的怪叫。雕刻的圖案呢,青條石上並臥着一對鴛鴦。魯班不禁氣呼呼地瞪了泰山一眼。

靈澤造的房子是一座五花樓閣。走龍梁、飛蟲棟,十字樣架起,上鋪陰陽瓦,瓦縫參差。內有白玉柱,柱上龍飛鳳舞。四面各有三戶六窗,精緻玲瓏。這是魯班所傳最複雜、最精美的一種。另外三件也維妙維肖:木馬車粼粼而行,木鳥展翅高飛,青條石上一隻鸚鵡,羽毛飄飄欲動,嘴巴半啟半合,似乎在向魯班問安。魯班滿意地點了點頭。

魯班把虎英叫過來。一說道:「你空有氣力,心計不足,學一也無望,出師去吧!」又叫過泰山說道:「你無規無矩。想入非非,必將跌跤失足,難以成器。從今以後,望你隱姓埋名。休提出自班門,免得辱我聲譽!」

二人急忙跪下哀求。無奈魯班藝高武斷,還是毅然辭退了池們。

莊姜見兩位師兄要走,心中很難過。幫他們打好行李,送到南山路口還難捨難分。六目相對,往事歷歷浮上了心頭。

魯班的三個徒中,虎英為長,靈澤數二,泰山最小。泰山身體很瘦弱,一般的青年,象這個身架骨根木就不敢來。練基本功的時侯,泰山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盡,但總是咬着牙把活兒幹完。手和膝蓋常常磨破了皮,磨出了血,還不時劃個大口子。當莊姜問他:「累嗎?」他總是搖搖頭說:「不累。」莊姜為他包紮,問他:「疼嗎?」他也總是搖搖頭,笑笑說:「不疼。」有時泰山落在別人後面,莊姜悄悄過去幫他,又總被泰山婉言謝絕。

在莊姜的眼裡,三個師兄都不錯。虎英憨厚正宜,不會拐彎轉角,藏藏掖掖,但不如靈澤乖巧。靈澤雖熱能言善辯,但莊姜總感到他不如虎英忠誠,缺少泰山那種銳氣。靈澤卻嫉妒上了泰山,一見莊姜跟泰山接近,心裡就如灸似烤。心想自己來這裡受苦受累、拚死拚活,還不是為娶個好媳婦?怎能眼睜睜讓莊姜落在別人手中?因此,靈澤除了加倍學習手藝,還經常向魯班獻殷勤,尋機會說師兄師弟的壞話。什麼「虎英笨頭笨腦,難以成器」啦,「泰山好高鶩遠,遲早得走邪道兒」啦,一股勁兒往魯班耳里灌。

莊姜為了找到意中人,她平時也注意跟三個師兄接觸,有時還暗中出個題目。

一次,莊姜去院中晾衣服,聽見幾個人在樹蔭下談天說地,就走過去問道:「你們談天說地,可知道是誰開天闢地才生出了萬物?是誰發明房子人才有了住處?誰劃九州治服了洪水?誰曾煉五色石把蒼天補住?」

虎英想了半天,憋的滿頭大汗,說:「不知道怎麼有了萬物,也不知人們怎麼才有了住處。俺扛術頭行,說這個不行。」靈澤沖他笑了笑說:「連這都不知道?是玉皇爺開天辭地才生出了萬物,咱師父發明房子,人們才有了住處,老龍王劃九州治服了洪水,太上老君煉五色石把蒼天補住。」泰山在一旁不做聲。

莊姜一努嘴說:「你說呢?」

泰山說:「是盤古開天闢地才生出了萬物,有巢氏發明房子人們才有了住處,禹王爺劃九州治服了洪水,女媧娘娘曾煉五色石把天補住。俺說的不知對不對?」

莊姜一笑說:「誰知對不對!」轉身走了。

還有一次,莊姜拿了塊白絹,說她要在上面繡四樣東西。一是,一是,一是精靈,一是鳥。用四句話說出,每句頭一個字聯起來,倒着讀恰是女媧娘娘補天時天傾地覆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東南」,要三個人猜。

虎英搔了半天頭皮,吭吭哧哧地說:「南,南山上的大樹;東,東海的流水;北,北山上的老虎;西,西山溝里的鬼。」笑的莊姜前仰後合。虎英說:「以後俺再也不猜了,還不如搬石頭好受哩!」

靈澤說:「俺猜着了,一定是:南極老壽星的仙鶴,東海龍王爺的兵,北山密林的老人參,西天王母的蟠桃樹繡在正當中。對不對?」

莊姜盯他一眼,轉向了泰山。泰山說:「是不是要繡南山坡上的青松,東海深處的蛟龍,北山澗里的靈芝,西山頂上的彩鳳?」莊姜驚喜地差點兒跳起來,嘴裡卻故作鎮定地說:「不對,不對,誰說的也不對。」後米繡成了,就是泰山說的四樣東西。

接連幾次之後,三個人的位置在莊姜心中起了交化,漸漸地,姑娘眼裡只剩下一個人。

魯班的四種絕技,泰山因為心地聰明,又肯下功夫,早已心領神會了。只是不願炫耀和顯示自己,平時沒表露出來。考試的時侯,如果仿照師父所傳去做,他滿有把握奪魁。但他不願循規蹈矩,想標新立異。那座房子造型按計劃還有兩層,因天亮了,沒有造完。木馬車上的人頭不會動,也是故意設汁的,想用來辨別方向。木鳥,他想製成會飛又會叫的。三於青條石上臥的一對鴛鴦,是照莊姜的意思雕刻的,怎能告訴師父呢?結果,魯班爺只喜歡能說會道、善於守譜之人。加上素常靈澤讒言吹風,魯班心中早有成見,所以對泰山和虎英說出了絕情話。

要分手了,泰山說:「我絕不半途而廢,手藝超不過師父,一輩子不來見你。」虎英說:「俺也要隱姓埋名,到深山密林繼續練習,一定不給師父丟臉。」莊姜說:「相信你們會成功的。」她深情地盯着泰山說:「我一定等到那一天。」虎英走遠了,莊姜又追上泰山,悄悄贈送他一件東西,說:「俺爹還藏着一手沒傳。明年三月初三,你要到趙州去學。」

回到家中,魯班要莊姜跟靈澤成親。莊姜不同意,說靈澤的手藝還沒學全,非要魯班再傳造橋。魯班說:「自古為師者必留一技,造橋是班門十世單傳,豈能相授?」莊姜一撇嘴,撒嬌地說:「那麼俺就一輩子不嫁!」魯班無奈,只好答應。

來年閏八月。老皇曆規定,正月不做工,二月不動土。一直到了三月三,魯班才帶上靈澤到了趙州。怕人學藝,他們白天休息,晚上幹活。為在有生之年把手藝傳下去,魯班是真心實意地教。他告訴靈澤,聲譽是手藝人的命根子,不動手便罷,動手就要精益求精、一絲不苟。

為了把橋選好,魯班采長虹之勢魄,取龜背之堅實,搜腸刮肚,耗盡了心血。並且對徒弟說只要照他的要求去干,橋造好後能引來各路神仙。述能承擔得起太陽、月亮和四大名山的重壓,任憑風吹雨打,歷經千秋萬代。

靈澤雖然如饑似渴地學,但並不老老實實地干。他想,自己無論如何是超不過師父的。只有讓師父把這座橋造環了,以後自己再造一座堅實的,人們就會說我的手藝超過了師父,莊姜也就沒說的了。所以,夯實的時候,魯班要他夯九十九下,他就夯八十一下;打基的時候,魯班要他砌六十六塊石頭,他就把間隙放大,砌五十五塊。魯班對他絕對相信,始終沒有發現。奔波千里來偷學藝的泰山卻看個一清二楚。

六月初九,鼓打三更,橋修好了。張果老倒騎毛驢,驢搭一里裝着太陽、月亮;灶王爺推上獨輪車,車上裝着四大名山,從橋上走過。由於靈澤偷工減料,橋身搖晃起來。多虧泰山暗中用力托住,才倖免倒塌。

趙州橋峻工以後,按照莊姜要求,靈澤還得到渾河上再造一座橋。也是用九十九個夜晚,最後一晚雞鳴時由莊姜親自驗工,並應允驗工合格之後成親。由於到了雨季,渾河上游來了洪水,直到九月九才開始動工。想到橋修好後,莊姜即可到手,靈澤格外賣力。到了第九十九天半夜,莊姜站在渾河東南的山上一看,眼見橋就要修好了,便急中生智學起公雞打鳴來。四外的公雞也都跟着她叫。靈澤以為期限到了,只好停工。結果那座橋沒修完,後來好長時間還存留着。渾河東南那座山,至今還叫雞鳴山。

橋沒修好,莊姜依然不嫁。任憑靈澤跑斷了腿,母親磨破了嘴,魯班發夠了脾氣,她是穩如泰山。靈澤急紅了眼,就打起壞主意,趁莊姜上山摘花時,把她劫到木馬車上逃走了。

魯班夫人得知以後,哭天撞地,鬧個不停,埋怨魯班不識好歹,收了這麼個狼心狗肺的東西。逼着魯班把女兒找回來,並說如果百日之內找不回來,自己不投河便上吊。

魯班只好坐上木馬車去找。走了九十九個白天和夜晚,轉了八十八個村莊和城市,也沒見到女兒的影子。一路上見賣木器的不少,但象樣子的不多,掛的招牌不是「魯班親授」,就是「魯班真傳」。一追問,有的確實跟他伐過兩天木頭,有的連徒孫的邊兒都不沾。魯班很傷心,想到自己嘔心瀝血,傳藝招婿,不但藝沒傳好,婿沒招成,倒把女兒賠上了。如今去向不明,死活不知。眼看百日將到,又掛念着家中老伴,便匆匆忙忙又往回趕。

離家不遠了,魯班正無精打采地伏在車上打磕睡,忽然傳來了一陣清脆悅耳的樂聲。睜眼一着,只見後面追來一輛車。駕車的棗紅馬,猶如一團炭火,四蹄生風,轉眼到了跟前。魯班這才看清楚,那馬原來也是木頭制的。奇怪的是車停了,樂聲也停了。再看車上,前邊呆立一個木人,中間似有一團雲霧籠罩着數重樓閣。後邊坐着一個小伙子。

魯班頓時消除了睡意,停車問道:「此系何車?」小

伙子下來說:「這叫四寶車。木馬拉車,自動行走,這是一寶;車前木人,身轉頭不轉,永朝正南,迷路時以辨方向,這是二寶;車廂里有石磨,車行十里磨麵一筐,這是三寶。還有--」小伙子指着雲纏霧繞的樓閣讓魯班看。

魯班湊過去,眯起老花眼仔細一瞅,認出那是一座精美的園林造型。只見中央一座逐層縮小、六層加疊的樓閣,層層都有負棟之柱,架梁之櫞。內中雕梁畫壁,尖耳的八角檐,如同禽鳥在仰首啄物。檐牙上各有一掛金鈴,與青松楊柳的枝葉相映生輝。

「這是第四寶,」小伙子說,「車走鈴響,能發五音。

魯班看了又看,不禁驚得呆了,周圍還有一匝土紅色的牆圍,牆上有四個金環鋪首的水墨色小門,門內一條水波蕩漾的銀白色小河,河上四座凌空架起的石藍色小橋,其中一座與趙州橋無異,另有一座分明是完了工的雞鳴山邊渾水橋。

「咦?」魯班一怔。心想這橋乃班門絕技,我僅傳靈澤,此處又現,莫非靈澤這個畜生跟我買弄嗎?」於是問道:「不知此物出自何人之手?」

小伙子告訴他:「這是俺家主人造的。」

魯班又問:「你家主人可叫靈澤?」

小伙子驚奇地說:「什麼靈澤?我家主人名叫東嶽。」

「東嶽?」魯班仔細想了想,頭搖了搖,又點了點,一伸拇指說道:「東嶽可謂天下奇才!只恨未曾相識。但不知師承河人?」

小伙了告訴說:「沒有門派。」但停了停又說:「背地裡也有人說,他拜過師父,那個師父總認為他成不了器,硬是瞎着倆眼把他辭掉了。不知是真是假。」

「嗚呼!」魯斑長嘆一聲說道,「天下竟有此庸師,良莠不分,埋沒人才,豈不令世上為徒者寒心?可惜未拜在我的門下。」說罷嘆了口氣。心想自己哪有福氣收這麼個徒弟,若有這麼個好徒弟,還不至於落到如此地步哩!於是岔開話題問小伙於道:「不知你此行欲向何方?」

小伙子見這個老頭兒刨根問底,羅嗦起來沒完,便不耐煩地說:「木匠大師魯班的女兒,是當今獨一無二的美人兒。俺家主人久慕其名,特意讓俺前往求婚。」說罷上車要走。魯班一聽這話,象兜頭潑了瓢冷水,心披鈎子抓住一般,登時老淚縱橫,渾身顫抖,一跤跌在了路旁。小伙子急忙扶起,擂胸捶背,半天才緩過氣來,說:「我就是魯班啊!」把遭遇一說,小伙子深表同情,便把他扶上車,送回了家中。

再說莊姜,被靈澤劫到木馬車上以後,翻過了重重高山,跨過了條條大河。

這天,到了一座密林跟前,見四外無人,靈澤停住車子,對莊姜說道:「幾年來,為你,吃苦賣力,受盡了罪,如今學藝已學,咱就在這安家度日,豈不勝似神仙!」

他威逼莊姜和他成親,莊姜不從,靈澤便去近處折樹枝,喝聲:「今天你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朝着莊姜手上、腳上痛打起來。

莊姜要一邊高呼「救命」,一邊憤怒的罵道:「任你打,任你狂,烏鴉休想配鳳凰!南山的虎,北山的狼,早知道你是黑心腸!」

聽到呼聲,密林中奔出來一水人,靈澤一見,嚇得三魂丟了兩魂,急忙駕起木馬車逃走了,莊姜也丟下不要了。

密林中出來的不是別人,原來是魯班的大徒弟虎英。他自從離開師傅以後,自知學藝不精,一真隱居在這裡苦練。方才正在伐木,聽到呼救聲,趕到這甩。

虎英問明原委後,就背上師妹,跋山涉水,把莊姜送回了師父家中。

靈澤逃出不遠,倉惶中木馬車翻落到了山溝里,壓斷了他的右臂。從此以後,他藏在山裡不敢出來,一輩子不沒娶上媳婦,後人管他藏身的那座山叫叫光棍山。

魯班被小伙子送到家中。一看女兒來了,旁邊還站着虎頭虎腦的虎英,自然轉悲為喜。魂魄稍定,對夫人說:「今天咱們是因禍得福,雙喜臨門。虎英送回了女兒,我也找到了佳婿。」

虎英以為師父要將莊姜許配給自己,急忙分辨道:「俺笨,笨手笨腳的,可配不上師妹!」

魯班夫人從旁插言說:「休要推託,奄早就看你忠厚老實,不似靈澤華而不實!」

魯班瞪了他們一眼,把莊姜拉到四寶車前,發自肺腑地說道:「此物藝精形巧,為東嶽所造。該人技藝在我之上,勝靈澤十分,虎英百倍。至於泰山,更是望塵莫及了。今日特來求親,不知你意下如何?」

面對玲瓏精緻的四寶車,莊姜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從那樓閣造型,她判斷了十有八九,禁不住百感交集,酸甜苦辣一齊湧上心頭。

這時,趕車的小伙子又遞過來一件東西,說是東嶽再三叮囑讓親手送給她的。莊姜打開一看,原來是她贈給泰山的青松靈芝絹繡。上面新添了一首詩:「南山路口知心話,東海流水情誼深,北山靈芝壓群芳,西山石爛不變心。」每句開頭一字聯起來,倒讀恰是「西北東南」。莊姜心頭一熱,眼中滾出了幸福的淚花。

成親那天,虎英和小伙子護送着莊姜,一輛輛木馬車拉着嫁妝,一隻只木鳥空中飛翔,四寶車五音齊奏,熱鬧非凡。到了新郎家中,迎面出來一個英俊的後生。舉止穩重有度,談吐端莊大方。從那黝黑的面龐上兩眼閃射過來的銳氣,虎英不禁欣喜若狂,他認出正是自己的師弟泰山。寒暄之後才知泰山東嶽本是一人。共敘往事,無限感慨,舊誼新情,倍加親熱。洞房之夜,莊姜問起別後情形。泰山說:「正月里鬧元宵,俺在家中制木鳥,木鳥上了天,會飛又會叫。三月里三月三,俺學藝到了趙州橋邊。九十九夜沒合眼,九月又到了雞嗚山。後來的事甭細說,你已見過四寶車。春夏秋冬把藝鑽,盼你一直到今天!」

第二天,虎英伴小兩口回門。魯班一看新婿原來是被他辭掉的泰山,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及至聽了前因後果,不禁深感愧意,仰天長嘆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據說,「有眼不識泰山」的俗話即由此而來。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局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它們往往包含着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2]中華文化歷史久遠,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2000年以上。華夏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演繹出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一個個叱咤風雲的人物,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中華文化就是我們生命之源。

視頻

魯班挑女婿 相關視頻

民間文學概論第6期:神話
魯班誕魯班介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