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優質苜蓿栽培集成技術
高產優質苜蓿栽培集成技術寧夏通過實施奶牛-苜蓿行動計劃項目,集成示範推廣了品種良種化、激光儀土地平整、精量播種、水肥一體化、根瘤菌接種、雜草防除、病蟲害安全防控及適時機械收穫等集成技術,提高了苜蓿草[1]的產量和品質,達到了提質增效的目的。
目錄
一、技術名稱
高產優質苜蓿栽培集成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技術基本情況
寧夏通過實施奶牛-苜蓿行動計劃項目,集成示範推廣了品種良種化、激光儀土地平整、精量播種、水肥一體化、根瘤菌接種、雜草防除、病蟲害安全防控及適時機械收穫等集成技術,提高了苜蓿草的產量和品質,達到了提質增效的目的。
(二)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自2012實施奶牛-苜蓿行動計劃項目以來,寧夏已推廣優質苜蓿高產栽培集成技術種植面積達50萬畝以上。
(三)提質增效情況
使全區苜蓿產草量每畝平均提高10%以上,粗蛋白含量提高2個百分點,每畝增收150元。
三、技術要點
1.土地平整:通過激光平地、深耕、旋耕、耙耱、播前播後鎮壓等方法,使得土壤上實下虛,便於精量播種,追肥、收割等機械化作業。
2.精量播種:使用苜蓿專用精量播種機可提高播種質量。播種量淨種子1-1.2公斤/畝,包衣種子播種量=裸、淨種子播種量÷(1-包衣材料占包衣種子質量百分比);播種深度2-3厘米。苜蓿種子質量要求:發芽率85% 以上,淨度95% 以上。
3.高效配方施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制度,結合土壤養分盈缺程度和產量目標,確定施肥量。基肥在旋耕後播種前施用,追肥建議在春季返青前或末茬再生前開溝施肥或灌水前施肥。新建苜蓿地取10-20厘米土層土壤,老苜蓿地取20-40厘米、40-60厘米土層土壤,根據田塊大小對角線取10-20份土樣混合,測定土壤[2]有機質、鹼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及PH值。根據測土結果,按需配肥。
4.苜蓿根瘤菌接種:每公斤種子使用「多萌」根瘤菌劑8-12克,播種前將根瘤菌劑直接倒入播種機的種子箱內,與苜蓿種子完全攪拌均勻後播種,已經拌種的種子當天應該播完。
5.苜蓿雜草防除:一是播前封閉。在苜蓿播種前和雜草萌發前選用48%地樂胺乳油每畝150-200毫升,兌水30-40升噴灑,噴藥後立即混土3-5厘米,鎮壓效果更好。二是多年生雜草防除。多年生冰草、賴草較多的地塊,播種前用41%草甘膦水劑每畝300-500毫升;或選用74.7%農民樂水溶性粒劑每畝150-200毫升,莖葉噴霧。
6.苜蓿病蟲害安全防控:加強監測,灌區第二茬、第三茬和山區第二茬需重點防治。在害蟲達到防治指標(蚜蟲:株高小於25厘米,1000頭/百枝條;株高大於25厘米,2000頭/百枝條。薊馬:株高小於25厘米,200頭/百枝條;株高大於25厘米;560頭/百枝條) 時,採用毗蟲淋、苦參鹼等防治蚜蟲,藥液量60-90升/畝,安全間隔期10天;採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毒死蜱乳油防治薊馬,安全間隔期15-20天。灌區第四茬灌水前或山區第二茬株高l0厘米左右,重點預防苜蓿褐班病和葉斑病,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藥液量60升/畝。若距適宜收割期不足兩周的,及時收割即可。
7.苜蓿適時收穫:每茬現蕾末期至初花期開始收割。灌區:採用具備壓扁功能的割草機刈割,割茬高度5-8厘米,割後2-24小時進行散草攤曬;當苜蓿草含水量在30%左右開始攏草;在打捆當天清晨使用攏草機進行單面翻草作業、當苜蓿草水分達到20%,在凌晨打捆。南部山區:採用小型自走式苜蓿壓扁收割機或側掛式5圓盤帶壓扁收割機、側掛式4圓盤收割機,割茬高度3-5厘米,打捆機用作業寬度1.4-2.1米中置打捆機打捆。
8.高產優質苜蓿生產、加工、收儲流程(見附件)
四、適宜區域
北方苜蓿種植區均適宜此集成種植技術。
五、注意事項
各地應根據本地的氣候、土壤、灌溉等條件,因地制宜的調整種植技術,使生產成效利益最大化,不能生搬硬套。
參考文獻
- ↑ 吃苜蓿有哪些好處?幾種做法養生又健康,搜狐,2022-04-03
- ↑ 關於土壤那些事,您知道多少?,搜狐,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