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爾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爾達》,波蘭長篇小說。愛·奧熱什科娃(見「涅曼河畔」)創作於1872年。中譯本根據 ЭЛИЗА ОМЕШКО: СОЧИНЕНИЯ, ТОМL(ГОСЛИТИЗДАТ,МОСКВА,1953)Я.КРОТОВСКАЯ俄譯《MAPTA》轉譯,1959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金錫嘏譯。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馬爾達》是一部描寫一個婦女的悲慘命運的小說。書中充滿了反對資本主義的激烈的抗議,在國外曾獲得很高的聲譽。小說以波蘭當時的城市生活為背景。女主人公是馬爾達·斯維茨卡,出身於小貴族家庭。馬爾達曾有過自己歡樂的童年和少年。作為獨生女,曾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並給她以良好的教育和知識。但當馬爾達16歲的時候,天災人禍相繼而來。先是母親去世,父親破產。這使無憂無慮的姑娘第1次嘗到了人生的不幸。後來她雖然結婚成家,但不久父親和丈夫又相繼去世。馬爾達不僅失去了幸福和家庭,而且也喪失了一切生活資料。馬爾達悲痛欲絕,生活困苦,只好變賣家具什物,以償付丈夫病喪時所欠債務。窮困潦倒的生活逼迫得她走投無路,只得外出謀生。她以為自己自幼學過繪畫,會彈鋼琴,能說法語,便可靠正當的勞動收入來養活自己的女兒。但結果與自己的願望相反,教法文,因語法知識差難以勝任,只好主動辭退;在一家雜誌做插圖工作,因臨摹技巧不熟練而未被錄用;搞翻譯也經常是譯稿被退。她還曾到綢布店、珠寶店等地方去碰過運氣,但由於社會上舊的習慣勢力對婦女參加工作設置重重障礙,使她的努力都最終化為泡影。後來,種種不幸接踵而來:房主催繳房租;女兒因饑寒交迫而生病。馬爾達身無分文,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在飢餓的逼迫下,他最後只得去行竊,遭到警察的追捕,最後死在馬車輪下。這位心地善良的母親就是如此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馬爾達雖然不是一個勞動婦女,但她的悲慘遭遇在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社會卻有着一定的典型意義。作品通過女主人公的悲慘命運,向不合理的社會提出了控訴。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馬爾達 相關視頻

【波蘭歷史】波蘭民族和國家的起源:皮雅斯特王朝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是哪部嗎?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