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丁路德的門徒培育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馬丁路德的門徒培育班》,副標題:再思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洗禮與聖餐,作者: 提摩太.溫格爾 (Timothy J. Wengert),譯者: 張洵宜,出版: 校園書房出版社,初版: 2017-08-01,頁數: 288,尺寸: 14.8 x 21cm,系列: 門徒培育SP讀經系列,ISBN: 9789861985602。

聖餐禮(又稱擘餅、愛筵、主的晚餐等等)就是耶穌[1]親自設立的一件表明主的生命常與信徒同在的聖事。根據多處新約聖經[2]記載,我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內容簡介

※受洗班、主日學、家庭祭壇、門徒培育課程,最佳讀物與教材!

※塑造信仰的核心動力,從最根本的「門徒培育」做起!

五百年前,馬丁路德提出的九十五條論綱掀起了宗教改革運動;直到十多年後,宗教改革的腳步踏穩了,他繼續關心基督教會內最基本的信徒教育。成熟的信仰,有賴家庭和教會的共同培育,因此,路德承繼天主教「信仰問答」的傳統,撰寫他自己版本的「信仰問答」,藉由簡短的問答方式,將基督信仰中最基礎的內容,包括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洗禮與聖餐,作精簡扼要的說明,提供給父母和教會使用。說穿了,路德早就開始寫作「門徒培育」的教材!

然而,時過境遷,五百年前的「門徒培育」教材在現代教會中卻淪為呆板的背誦和抽問,甚至根本消失不見。本書作者溫格爾教授一生經歷了與信仰問答的「愛恨情仇」,直到他終於發掘其奧妙之處,便以教導和傳遞信仰問答的價值為己任。在本書中,他以歷史學者的眼光,對比信仰問答在今昔的重要性;以神學家的洞見,指出信仰問答與時俱進、永不落後的時代性;以基督徒的生命,見證了信仰問答所指向的那位恩典的上帝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許多教會都以「門徒培育」的方式牧養信徒,教導一切關於信仰的基本知識。邀請您翻開本書,一同來認識路德如何結合聖道與聖禮,藉由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洗禮與聖餐等主題,展現歷久彌新的信仰力道。

作者簡介

提摩太•溫格爾(Timothy J. Wengert)

提摩太•溫格爾教授是美國費城信義宗神學院榮譽教授,專長教會歷史。一九八九至二○一三年在該校任教。

溫格爾教授自言,他與信仰問答之間充滿了「愛恨情仇」:中學時期的他,在信義宗教會和學校學習信仰問答,卻流於死記背誦,對其意涵一知半解;直到後來他有幸取得十六世紀版本的路德信仰問答,才領略其奧妙,不僅在牧會時用來教導及宣講,後來又在神學院授課,講授如何改良傳統使用信仰問答的方式,致力於發揚路德信仰問答的珍貴價值。

溫格爾教授在宗教改革領域有許多著作,與柯樂伯(Robert Kolb)教授合編新版的《協同書》,裡面收錄的《小問答》就是他所翻譯的,他的《小問答》譯本在美國福音信義會也廣泛被使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