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風害是農業氣候學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風害是一種農業氣象災害,是指大風對農業生產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危害。直接危害主要指造成土壤風蝕沙化、對作物的機械損傷和生理危害,同時也影響農事活動和破壞農業生產設施;間接危害是指傳播病蟲害和擴散污染物質等。對農業生產有害的風主要是颱風、季節性大風、地方性局地大風和海潮風等。

風速適度對改善農田環境條件起着重要作用。近地層熱量交換、農田蒸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氧氣等輸送過程隨着風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強。風可傳播植物花粉、種子,幫助植物授粉和繁殖。中國盛行季風,對作物生長有利。風對農業生產也會產生消極作用。它能傳播病原體,蔓延植物病害。高空風是粘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飛蝗等害蟲長距離遷飛的氣象條件。大風使葉片機械擦傷、作物倒伏、樹木斷折、落花落果而影響產量。大風還造成土壤風蝕、沙丘移動,毀壞農田。

在乾旱地區盲目墾荒,風將導致土地沙漠化。牧區的大風和暴風雪可吹散畜群,加重凍害。地方性風,如海上吹來的含鹽分較多的海潮風、高溫低濕的焚風和乾熱風,都嚴重影響果樹開花、坐果和穀類作物的灌漿。防禦風害的措施有:培育矮化、抗倒伏、耐摩擦的抗風品種,營造防風林,設置風障等。北方早春的大風,使樹木常發生風害,出現偏冠和偏心現象,偏冠會給樹木整形修剪帶來困難,影響樹木功能作用的發揮;偏心的樹易遭受凍害和日灼,影響樹木正常發育。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及其島嶼因受颱風影響,全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一般可達50天,有時甚至多達100天,作物生長期受颱風危害較多。內蒙古高原北部、青藏高原的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松遼平原,是主要土壤風蝕化區,全年8級以上的大風日數可達30天以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