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領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領蝴蝶魚(紅尾珠蝶)Chaetodon collare分布廣泛,從波斯灣和馬爾代夫到日本,包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阿拉伯半島和阿曼灣,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群島,馬來西亞,菲律賓,索馬里,斯里蘭卡,泰國,我國周邊海域包括海南、香港台灣也有分布。

棲息區域

棲息於潟湖和外海的珊瑚礁,通常活動在3-15米水深的淺海,以石珊瑚和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食物短缺時也會啃食藻類。成魚通常成對或集群活動,幼魚獨游,會進入河口區域。[1]

特徵

體寬闊側扁,嘴略微突出深褐色帶有密集排列的棕黃色斑點,面部有黑白交替的條紋,種加詞collare和正式名領蝴蝶魚即來源於面部與身體交界處的白條紋形似衣領。背鰭與臀鰭末端圓滑,整體近橢圓形,背鰭外邊緣有藍色和橙紅色的細紋,幼魚尾鰭透明,隨着成長從尾柄處逐漸變成橙紅色,末端有黑色條紋。背鰭硬棘12枚,軟條25-28枚;胸鰭圓形透明,鰭條14-15枚;腹鰭黑色;臀鰭硬棘3枚,軟條20-22枚。側線鱗片37-40枚。外觀上與西太平洋出產的網紋蝴蝶魚Chaetodon reticulatus十分相似,區別在於網紋蝴蝶魚的尾巴不是橙紅色,且身體前部有寬闊的灰色帶。

水族養殖

在剛引入水族箱時,它們往往需要幾天的時間來適應人工環境,而它們接受替代食物的意願個體差異較大,通常8厘米左右的幼魚比較容易開口,雖然它們的自然食譜以石珊瑚為主,但是據說接受替代食物的領蝴蝶魚可以混養在珊瑚缸中,偶爾會騷擾石珊瑚但並不會大量消耗,在魚缸里會以魚肉蝦肉為主。需要水質良好的水族箱來維持它們健康,因為蝴蝶魚十分容易感染各類疾病,同時領蝴蝶魚不能耐受很多藥物治療或者比重變化,因此飼養它們需要嚴格的檢疫並且控制其他引入物,即便治療也需要嚴密控制劑量並且持續觀察,通常圈養壽命為5-7年,照顧得好的話可以存活10年。

飼養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60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22-28℃

性情:溫和

食物:肉食,以珊瑚為主,也捕食鹵蟲、磷蝦、糠蝦和浮游動物。

最大體長:20厘米

生活水深:1-20米

IUCN評級:LC 低危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北至巴基斯坦,東至巴厘島,南至馬爾代夫安達曼海。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