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顧渚貢茶院遺址

顧渚貢茶院遺址及摩崖位於浙江省長興縣水口鄉顧渚村、金山村,現存多位唐宋時期官員、學者的題名。顧渚山特產紫筍茶[1],在唐代被列為貢品,專設貢茶院。袁高杜牧顏真卿等著名大家在此地任地方官時都曾督辦貢茶。2006年5月25日,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顧渚山摩崖題記今存主要有唐開元四年(839年)湖州刺史楊漢公題名、南宋紹興七年(1138年)龍圖閣學士汪藻題名、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韓允寅題名、唐會昌三年(843年)湖州刺史袁高題名、唐貞元八年(792年)湖州軍事刺史於岫題名、唐大中五年(851年)湖州刺史杜牧題名等。

目錄

基本內容

顧渚貢茶院位於浙江省長興縣顧渚山側的虎頭岩。始建於唐大曆五年。它是督造唐代貢茶顧渚紫筍茶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有史可稽的中國歷史上首座茶葉加工工場[2]。產於長興顧渚山的紫筍茶,是唐代貢茶。唐大曆五年,始貢五百串;至會昌中(841-846年),歲貢增至一萬八千四百斤。製作貢茶時,由「刺史主之,觀察使總之」。據宋嘉泰《吳興志》引《統記》載:「長興有貢茶院,在虎頭岩後,曰顧渚。石斫射而左懸臼,或耕為園,或伐為炭,惟官山獨深秀。歸於顧渚源建草舍三十餘間,自大曆五年至貞元十六年於此造茶,急程遞進,取清明到京」。又說:「袁高、於、李吉甫各有述。至貞元十七年(801年),刺吏李詞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移武康吉禪額置焉,以東廊三十間為貢茶院,兩行置茶碓,又焙百餘所,工匠千餘人,引顧渚泉亘其間,烹蒸滌濯皆用之,非此水不能制也」。到了元代,貢茶院改為磨茶院,院址移至水口。如今,顧渚貢茶院雖廢圮,但院址遺蹟依然可辨。現其旁立碑,以告後人。 2006年05月25日,顧渚貢茶院遺址及摩崖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視頻

顧渚貢茶院遺址相關視頻

中國茗茶顧渚紫筍產區
「顧渚紫筍茶」紀錄片

參考文獻